足迹
医匡九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部分(第1页)

明末清初的江南大儒陆世仪在他的《复社纪略》中说,复社领袖张溥等人痛感“世教衰,士子不通经术,但剽耳绘目,几幸戈获于有司,登明堂不能致君,长郡邑不知泽民”,所以联络四方人士,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故而取名“复社”。

复社在明末能量极大,他们的领袖张浦的影响力甚至大到可以决定科举考试高中进士的名单,有着“布衣宰相”之称,也算是闻所未闻了。

张力记得自己初中语文里学过一篇文言文,叫做《五人墓碑记》,便是这复社领袖张浦写的……

见柳姑娘有些踌躇,张力开口问道:“不知柳姑娘说的这复社大会又是怎么回事?”

柳姑娘整了整头发,有些神往地道:“复社每年都要召开复社大会,品论诗词,砥砺文章,每每便有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张力微微一笑:“哦?”

柳姑娘点点头:“原本复社大会都是在江南召开,不过今年复社士子在科场上大获丰收,便将复社大会定在京师召开……”

张力明白了,这复社在江南影响极大,不过在北方声名便要弱上几分。今年复社众人科举考得好,便在北京城召开复社大会,以扩大影响。

张力脑海中浮现出后世高考张榜以后,每每便有学校租几辆大客车,车身上挂着横幅,红底黑字写着“本校某某高考喜获全省第一,一本上线多少多少人……”等等,那车子在城里来回游街,数日不停。

大概也就这么个意思!

柳姑娘忽然面露得色,自豪地道:“我从十一岁开始,每年便要给复社大会捧场,已经有三年了哩!”

张力微微一笑,心道:原来这小妮子十四岁,哈哈!

张力内心邪恶地开始换算起来:古人年纪算的是虚岁,十四岁便等于后世的十三周岁。今年是崇祯四年,也就是公元一六三一年,三年前么,那柳姑娘便是出生于一六一八年了。

等等,出生于一六一八年,姓柳?!

张力猛地一惊,不可思议地看着柳姑娘!

柳姑娘浑然不觉,接着道:“我金陵城中的姐姐们与今科榜眼吴伟业相熟,我也曾见过他几面,真真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才……”

张力脱口而出道:“吴伟业?!”

“是啊,他可是今科的榜眼呢!哼,朝中有j佞小人,非议他有舞弊之嫌。主考大人不得不将其会元原卷呈请御览,结果当今天子在卷子上批了“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个字,物议立刻平息,吴伟业的名声也在京师中一夜鹊起!”

张力点点头,暗自琢磨起来。

这吴伟业,可是大名人啊!

后世那首流传千古的《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便是吴伟业所作,写的便是大汉j吴三桂为了陈圆圆投降满清鞑子之事。

第六十一章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张力微微一皱眉,想起了吴伟业后来的经历,面露鄙色:这厮后来竟然做了鞑子朝的国子监祭酒,真真是数典忘祖之辈!

虽然事后吴伟业很快便以“丁忧”的理由辞了官,并且为这做鞑子官儿的事终身抱憾,写了不少悔恨的诗词,表达出自己乃是被迫出仕之意……

不过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事情上,原本也不必苛求。【全文字阅读】

但在这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吴伟业既然“一失足”,居然想用“千古恨”来掩饰,却为我张力所不齿!

一时间,张力的思绪飞得有点远了……

“你……你在听我说吗?”

看着张力那思绪万千的模样,柳姑娘隐隐露出一丝不满:吴伟业可是今科榜眼啊,文才冠绝天下!他,他竟然无动于衷,居然想别的事儿去了?……

张力回过神来,淡淡地道:“柳姑娘说吴伟业嘛,我听见了。”

“你,你……”柳姑娘一时气紧,急得说不出话来。

片刻之后,柳姑娘一脸恼色地道:“人家好心想要救你,你却这样……”

张力微微一笑,道:“好啦,柳姑娘,在下错了还不行么?你可别生气,须知女孩子常常生气的话,脸上便要长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