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梦回大清之恍然如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部分(第1页)

“是,四阿哥,奴婢告退。”直觉总是在警告我,要离这个喜怒无常的家伙远点,自从上次得罪了他之后,他就没给过我好脸色,此时不闪,更待何时。

“听说今天皇阿玛准许你去游西湖了?”我刚刚走了一步,他却偏偏又开口了。

“是。”我只好停下来答应了一声。

“看来,”他说着,有意无意地看了看池水里飘荡的红线,“你去月老祠了?”

“咦?四阿哥怎么知道?”我也顺着他的目光看了看池水里的红线才做恍然大悟状的说:“四阿哥也去过?”

“求了什么?”他不理我的问题,继续发问。

废话,我在心里说,月老祠不求姻缘难道问前程?不过他这么一问,我倒不好说自己问姻缘了,索性就说:“前程。”

“哦?这倒新鲜了,不过放在你身上,也算恰当。”他挑了挑眉,凉凉地说。

“恰当就恰当,怎么是放在我身上才恰当呢?”心想着不知道他去月老祠会是个怎样的情形,会求到怎样的一支姻缘签,竟没发觉他话里有话。

一群侍卫恰在此时走过,见了他在,齐都停下。“给四阿哥请安!”声音整齐划一,打断了我们原本的对话。

“都起吧。”正想等这些人走了再问,他却丢下这样三个字,径自去了。

不好跟在后面追问,只得闷闷地回到自己的住处,换了衣裳,便到康熙跟前服侍,其实今天我不该当这个差使,不过早晨走的时候,李德全却特特地嘱咐我回来之后,一定要到御前去,说也许皇上会问我些什么。

果然,进了书房,康熙正在看一本什么书,见了我进来,待到请安完毕,便让我讲讲自己在路上看到的情形。我就说嘛,原来合着我出去一趟,也不是白玩的。

好在路上所见的,都是丰衣足食的安定景象,原想回上几句就行了,没想到康熙却非常有兴趣,我只好稍稍添点油加点糖,说得也算有声有色,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说起眼见的盛世繁荣,康熙果然龙颜大悦。

也不知是康熙今天心情不错,还是我说的话正合了他老人家的心意,总之是任我大说特说,竟然没有叫停。中途,李德全进来了两次,见康熙面露笑容听我描绘西湖游人百态,犹豫了片刻才凑过去轻声说了什么,当时我正说得绘声绘色,也没留意听,康熙似乎也是,只是挥了挥手。

这一说,就持续到了将近二更天,窗外打更的声音提醒我,该结束了。

正好省去月老祠的一段,我赶紧打住:“皇上,请恕奴婢一时忘形,天不早了,您是不是该歇了?”一想到自己刚刚的口没遮拦,我还真是自己吓自己一跳,清朝是个典型祸从口出的时代,我怎么就管不住自己这张嘴,竟然还能说得这么起劲,疯了,一定是疯了。

康熙却似猛地一愣,有点恍惚地瞧了瞧我,不知怎的,我就觉得,康熙虽然整晚听我说话,但是,眼睛里看的却不是我,也不能说不是我,倒像是透过我,在看些别的什么东西,或者,别的什么人。

“嗯,天不早了,是该歇了。婉然,你说得不错,很鲜活,有好多年没有人在朕的面前这样说话了。”康熙想了想说。

“谢皇上夸奖,那奴婢这就叫李谙达进来。”我行了礼,慢慢退了出去,一出门,对李德全比了个手势,就准备回去,却没留神一回头就见到了太子那阴沉的脸,当然一起站在门口不远处的,还有四阿哥和十三阿哥。

我正纳闷这些人怎么来得这么齐,李德全却又从屋子里退了出来,先是给太子他们行礼,然后说:“皇上说了,今晚就不必进去请安了,请太子爷、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回去歇吧。”

我猛得想起,尽管是出巡,但是每天晚上,照例太子爷、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他们是都要来请安的,而且看时辰,早就过了,估计我讲得起劲的时候,李德全进来的两趟八成就是为这事。如此算来,太子他们岂不是在门口站了一个多时辰了,而且最后康熙还没见他们,完了,这次恐怕要记到我头上了。

九十五

果然,太子点了点头之后,转身走了,走之前那阴沉的脸和冷酷的目光,狠狠地关照了我一回。

尽管觉得手脚冰冷,不过我依然恭顺地低着头,李德全却在这时走了过来,手里拿了个缎子小盒,声音不大,却也足够让走了的和没走的人都听见:“万岁爷赏。”

我下跪谢恩,再起来时,院子里只有出出入入的侍卫了,想着刚刚太子的目光,只觉得毛骨悚然。出了院子,冷不妨一只大手伸了过来,在我惊恐的叫出声前,把我拖到了一旁。

这次南巡结束的很匆忙,大概是因为今年正好是康熙皇帝的五十大寿,三月里宫中乃至全国少不了大肆的庆祝活动,这个时候,身为主角的人自然应该老老实实地待在紫禁城里了。

杭州的早春,风景如画,不过我终究没有机会多看上几眼,重新登上御舟的时候,心情未免有些怅然,原来无论古今,随心所欲都只是一种奢望,不过最让我心情抑郁的还是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

那天我手里捧着康熙的赏赐,一出院子就被人捂住嘴拖到了一旁,虽然前后不过一两分钟的光景,但对一个看惯了警匪片的我而言,这一两分钟已经足以在我的脑海中演绎N多种超级恐怖的结局了,好在背后的人适时地松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