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乡村首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部分(第1页)

见张文林笑着点了点头,胡德平心里陡然一动,果然是这样,都说张文林是莽汉,这可不是莽汉想得出来的办法,能想出这个办法的人要是还是莽汉子的话,那到底谁才是糊涂蛋。

这可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这马上就开春了,时间可不等人,到时候白鹤村一开春就要忙着大棚蔬菜的育种,压根就懒得理会这码子事,反正耽误的又不是白鹤村的时间。

现在白鹤村一个劲儿地在抬高自己,并村?可以啊,白鹤村不反对,但是也不会主动并村,愿不愿意并是你们的事情,但是怎么并是我们的事情,便显得很平静,似乎并不并村都无所谓。

另一边又一个劲儿地对外公开白鹤村最新的改革方案和发展规划,更卯着劲儿地在暗地里放出风声说村里人出于保护自己的利益不愿意并,明面上却又截然相反地公开发布了并村后的红利怎么分配的问题。

红利诱人嘛?发展前景诱人嘛?不用说,那是肯定诱人的,但是人家愣是不给你台阶下,甚至连句话都没有,你要并嘛?不要人家也不稀罕,要并那就把面子扔在地下踩几遍在厚着脸皮去。

并还是不并,就在一念之间。

胡德平揣测了一下,衡量了其中的利弊,这才发现这个办法竟然很难找出破绽,因为现在白鹤新村的发展那是显而易见的,现在还没开春可以说是最好的加入时间,一旦开春了等来年再讨论,条件恐怕会更多。

为什么?

因为现在白鹤村的规划已经对外公开了,所有人都看得到,97年白鹤新村的改革目标是实现人均收入过万,过半大队实现社区改造,全部人口清查透明并且重新按照整体规划划分宅基地。

年中将会由白湖湾房产公司(原白湖湾建筑公司)跟各家各户签订合同,在进行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盖新房子,原有的房子将会按照折旧算入新房子中。

新房子采取村里付一半,个人付一半的方式从白湖湾房产公司拿到产权证明。最早的房型全部采用西式小别墅加院子的风格,整体规划,平均造价在三到四万左右,具体的布局由各家自选。

个人支付的一半分三年的期限,无息偿还,村委支付的那一半将用白鹤村的土地使用权进行支付。也就是说,张晨是在用自家的钱造房子买白鹤村的土地支持白鹤村发展,顺便打响白湖湾房产公司的名声。

随着白鹤村的快速发展,白湖湾房产公司得到应有的回报那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些土地卖给他总比被卖给那些无良的房地产商要好,虽然都是搞房地产,但是张晨相信自己有前世的阅历肯定不会做房霸。

如此优越的条件,即使是胡德平都心动,何况经济状况比之现在的白鹤村还要差一些的其他几个村,想到这,胡德平心里的压力陡然就消失了。

第二天.

坝头乡果然召集了塔前、李湾、毛领和刘杨四个村的村委书记和村长开了个会,会上具体说了什么并不清楚。但是当天下午,这四个村就分别召开了村委会,各个大队的队长开完会后急匆匆的回到各个大队,开始一家家地做起动员工作。

http:。qidian。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134章 谁偷了钱

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离开学就不用扳着指头数了。

正月十六。

张晨是直接从百城回坝头中学报名的,压根就没回过家。这一连十几天的功夫,他都呆在百城白湖湾的门店里,正月十五这天一二三楼的白湖湾连锁超市总算是开业了。

虽然黄复兴一再要求要搞个盛大的开业仪式,但是张晨愣是没答应,还说了一大通理由。

而且更离谱的是还定下来一个规矩,以后白湖湾旗下所有的超市、餐厅开业,都不会搞开业典礼,除了地区性的旗舰店和总店开业以外。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张晨会有这种决定,但是黄复兴也不是死板的人,搞不搞开业仪式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只是黄秋心里很不是滋味,看着张晨的目光里都带着一丝厌恶。

白湖湾连锁超市的开业跟白湖湾餐厅如出一辙,都显得很突兀但是又像是水到渠成,百城人很惊喜地发现“白湖湾”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三个字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就渗透进了他们的生活,吃的,穿的,用的—几乎无所不包。

超市在中国出生得比较晚,应该是属于舶来品,但是不得不说这个东西的魅力在没有互联网络和淘宝的年代,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能够鲸吞掉大部分零售市{无}{错}小说 m。{'quledu}场。

张晨见识过在互联网诞生初期之前超市的扩张程度,也见识过互联网时代超市的急剧萎缩和转型,所以他并不会为超市在百城获得成功而沾沾自喜,反而最看重的是“白湖湾商业广场”的经营模式。

现在的百城还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是张晨却在慢慢地尝试,一旦时机成熟,白湖湾的扩张将会无人可挡,现在所需要的就是经验的累积、人才的累积,最重要的是,他需要资金,大量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