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乡村首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0部分(第1页)

栋别墅里的六个保镖和新来的两个女保镖,现在已经有了十几个人。

其实张晨一直想给家里找一个管家,现在老张家的大小琐事都是老谭照应着。要不就是刘爱萍自己去安排,但是很多东西即使是刘爱萍自己也忙不过来,毕竟管理这么大一个家里的收支。杂事以及应付各种交际。

现在谭根生人在首都,他媳妇和孩子也跟了过去。谭老夫妻时不时也去首都转转,如果不是老谭一直放不下老张家的事。一家老小早就搬到首都去了。

张晨也不想因为老张家这是就把人拆散,但是管家这活还真不好干,国内要想找一个这样的人可能性不好,国外倒是有,但是懂中文还通中国习俗的那就就几乎是少之又少了。

这事也就这么一直放了下来。

不过前段时间张晨已经托人在国外物色一个专业管家了,首要的要求就是懂中文,还要了解国内习俗。

随便跟几人聊了一些简单的话题,张晨这才把话题转移到了专访的内容上面。

“周小姐,王先生,这次专访我也没准备什么,最近实在是太忙了,天天都上头条,原本这几天打算好好休息一下,没想到你们又要让我上头条,哈哈哈!”

说完几人都笑了起来。

张晨的话确实不假。

这整整的大半年,自从他在瑞士现身,一直到现在,几乎每隔几天便要上一次头条,总之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往他身上套。

上次有一家媒体的报纸,头条新闻的标题竟然是“怎么的夫妻生活才能生出张晨一样的儿子?”

当时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刘爱萍差点就要打电话让人到法院去告他们。

倒不仅仅是因为新闻的标题有些骇人听闻,而是里面的内容简直就是瞎编乱造,连一向对媒体持有纵容态度的刘爱萍都看不过去,虽然没有什么侮辱性的词句,但是你这联想得也太离谱了。

真不知道写这篇文章的记者脑洞是怎么开的。

“张先生能接受我们的采访真的非常感谢,来之前我们社长还亲自让我们给你带一件礼物。”

周晓琳说完就把随身带着的一个小包裹拿了出来,解开后张晨才看清楚里面是一座水晶的小雕塑。

倒不是张晨自己的雕塑,而是一个商业领袖杂志的商标雕塑,做得挺精巧的。

这位社长看来还是蛮有头脑的。

给张晨送了件小礼物,价值也不高,还给自己的杂志做了个广告,要知道这一次能够弄到张晨专访的机会对商业领袖杂志来说,可谓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机会。

作为目前国内最知名,甚至在国外都已经开始渐渐具备影响力的年轻企业家,张晨的商业地位可以说在未来的十年内,一定会成长为世界性的。

在这个时候能够做这个专访,可以说对杂志的宣传作用是极其巨大的。

“哈哈哈,代我谢谢你们社长,这么精巧的礼物我还是第一次收到。”

双方都客套完了,专访的过程自然很流畅。

其实周晓琳问的问题也不多,就那么十来个问题,而且问题显然是早就做过极为精心的设计

整个专访过程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恰恰是张晨不仅仅是陪几人多聊了一会儿,刘爱萍还把几人留下来在张家用了一次晚饭才告辞。(未完待续……)

407 意外的机遇

=====>;>;已经修改好!

十一月初。

刚刚处理完微星科技公司的新产品最终定型方案,张晨便紧接着飞回了沪城市。

倒不是他急着回去,尽管公司里重要的事情已经高了一段落,但是新产品的发布事关重大。

作为公司的总裁,张晨自然是时时刻刻在公司坐镇更好,只是现在舆论的压力和家庭内部的压力让他只能暂时回去做个交代。

自从开学之后一直到十一月初,他已经缺席了将近整整小半个学期的的课程,虽然学校知道他的特殊情况,但是作为一个学生的身份,总归是有不好的影响。

前一段时间国内一个很知名的教育杂志就已经公开刊登过指责这种情况的文章,而且这一次是直接公开了姓名。

文章认为张晨尽管是以企业家的身份同时兼具学生的身份,但是既然目前仍然在校园里,那么作为一个学生,即使做不到最基本的职责天天都坐在教室里,也应该在某些方面把影响减少的最低。

但是张晨的行为已经形成了不好的影响,现在社会上动不动就有家长当着老师的面说类似于“孩子稍微不用功怎么了,人张晨大学都不上一样能挣钱”之类的言论。

尽—无—错—小说 M。{qul}{edU}。管张晨无视了这种评论性的文章,但是事实上影响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就在文章披露之后不到两天的时间,不仅仅是沪城大学面澄清过一次,就连老张张文林都当面提出过要张晨立马回学校的问题。

最终还是挨不过他老子和老娘一天到晚都在耳边唠叨。

刚出航站楼。张晨和李大勇就看到百城酒店过来的开车师傅在机场外面等,黑色的加长奔驰轿车还是很醒目的。一出航站楼就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