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穿:狐媚子的独宠日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7章 失望的四爷(第1页)

“回十三爷,这其中有缘故。”田文镜抹了抹嘴,面上恼怒不已:“听百姓说,这些各地的狗官,每年到了秋汛,估摸着要决堤之前,纷纷派兵、衙役,挨家挨户的上门,让老百姓都弃了一应家当,躲进山里避免洪水。等水退了,才重新下山。”

“嘶~”

在座的众人都是些聪明人,也都能从田文镜话里想到这几省的百姓事后会如何悲惨。

田地被水淹,人却没事,官府就有文章做。

打着受灾的幌子向朝廷要钱,将无数空头死亡的百姓连带受灾的都敲骨吸髓,再从朝廷要了治河经费,如此三头吃干抹净。

只留下,无依无靠的百姓,望田兴叹。

胤祥瞪大了眼睛,狠狠一拍桌:“怪不得,常日在尚书房总听闻这儿受灾,那儿受灾,我还想这天下是不是太脆弱了,动不动三灾六难的,原来多半都是人祸!”

说完尤自不解气,咬牙问道:“四哥,你说底下发生的这些,皇阿玛都知道吗?”

他的性子本就嫉恶如仇,咋然听见此等骇人听闻的,一时三观俱碎,再联想书上曾说“某年大灾,千里无鸡鸣,易子而食。”,心下不由大寒。

这灾,真是天灾吗?

四爷沉默不语。

抬起清冷的眉眼,看向远处街道熙熙攘攘的来往百姓,一种莫名情绪缓缓流淌。

“四哥?”

收回神,四爷手指点着桌面,淡淡道:“不要揣测皇阿玛,他老人家又不是神,如何会知这些?且这些都不是咱们眼下该管的,也管不了,最主要的是治河。”

他心里何尝不愤怒,又怎么不想提起刀剑将这些贪官污吏杀个精光。

他脑子很清醒,也很冷静。

知晓自己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来做青天大老爷,查案的。

但他却将这些深深记在心里。

两位阿哥说起皇上,田文镜、年羹尧不敢随意插嘴。

相视一眼,端起茶喝了起来。

十三阿哥也冷静了,知道方才有些失言,只是转不过弯来,就独自生着闷气。

气氛沉凝间,田文镜忽然想起了什么,笑道:“主子,奴才此趟倒发现了个少年,这孩子别看他年纪小,还挺聪慧机灵的,奴才一路还多赖他才探听了许多消息。”

四爷抿了口茶,不在意道:“是什么少年让你田文镜也称赞,现在何处,叫进来瞧瞧。”

田文镜应了,起身推门朝外叫道:“李卫,进来,我们爷想见见你。”

“哎,这就来了。”

外头一个听着很活泼的声音应了。

接着一个身穿粗布麻衣,长相清秀,看着不过十四五的少年探头探脑的进了门。

少年进门后,眼睛直溜溜的转着,不等人说便“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磕头说着俏皮话儿:“奴才李卫给各位爷问安了,奴才不懂礼仪,笨口拙舌的也不知道怎么请安,只祝几位爷今后高官厚禄不断,儿子个个考状元,生下的女儿个个都得诰命。”

“哈哈…”

“…”

他这一话一出,屋里众人都逗的哈哈大笑,十三阿哥胤祥捧着小腹,直拍桌子,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四…哥你听听,这小子说…咱们以后的儿子是状元…女儿是诰命”

田文镜等人本想呵斥李卫不懂规矩,见两位阿哥不讨厌,也就没开口,跟着笑了。

“有趣…”

四爷也被逗的莞尔,解下腰间的折扇,拿在手里轻抚,道:“你叫李卫吧?抬起头来。”

李卫闻言,嘿嘿笑着摸了摸后脑,抬起来头。

他的脸看着很是狡猾机灵,又带着少年特有的朝气蓬勃。

四爷看着倒颇觉合了眼缘,问他多大,家住何方,家里有什么人,为何沦落至此。

李卫回说自己今年十五,家住江苏丰县,家里原也算有些余粮,只因不喜欢读书,想着出来闯荡,和同乡走散了,被一伙花子拐走,辛好被田文镜所救。

四爷轻点首,嘱咐他还是要读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