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眼球为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部分(第1页)

发展前景:应用日趋多元化,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与电视形成竞合

关系

CNNIC的报告指出,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已走向多元化。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整个社会的运行都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打上互联网的烙印,互联网已经从单一的行业互联网发展为深入我国各行各业的社会大众的互联网。

在网络应用上,此次报告显示,人们的上网用途进一步多元化发展,不论是在关注的信息内容还是在使用功能上,涉及范围都更深更广。用户关注的信息也不再是单一的新闻,用户在网上经常查询的信息中,教育信息占,汽车信息占;求职招聘信息占。在互联网服务业务方面,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网上银行、在线交易、网络广告、网络新闻、网络游戏等服务业仍然快速地发展着。其中,电子邮箱仍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互联网应用业务之一,收费和免费邮箱用户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分别为和。

报告同时也显示,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性也越来越强,互联网应用业务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前景广阔,无论是纯网上应用服务业务还是网下与传统商业的产业链互动,都有很大的需求。

笔者之所以用这么多的篇幅来介绍中国网络产业的情况,是因为中国的网络市场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与电视业竞争与融合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从网民数量和质量来看,已接近一个亿,其中30岁以下的网民占了近70%,大专以上文化的网民比例为。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电视观众60%为初中文化以下,大学以上文化的观众为。

从网民上网时间和地点来看,家庭是网民上网的主要地点,占67%;网民上网的顶峰时段为晚上8点,日均上网时间为113分钟。以上信息对电视业非常重要,中国网民上网时间已接近电视日均收视时间179分钟,而网民主要上网地点和高峰时段与电视的黄金收视时间、地点一致。

从广告竞争来看,网络广告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电视广告的增速,显而易见,用不了几年,我国网络广告市场当会形成相当的规模。

从宽带用户来看,近几年都是在成倍地增长,2004年已达4280万户。随着宽带的普及,宽带网络会成为广播电视内容传输的另一重要通道,中国的电视传播格局将会重新洗牌。

总之,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空间无需讨论,传媒业、电视业与网络业的激烈竞争也不可避免,除了迎接竞争以外,我们还应考虑合作与双赢。无论是在广告运作,内容提供,传输通道等等方面,也许强强联手是最佳的利益选择。

。 想看书来

六大媒体广告竞争(1)

在分析了中国六类媒介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后,接下来我们要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就六类媒介广告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对比。在六类媒体中,除了网络以外,其他五类媒体的主要收入都来自于广告。因此,无论中国广告市场增长的速度有多快,对每一类媒体来说,你收入的增加,就是其他媒介广告份额的减少。

六类媒体2003年广告分布:

广告收入对比:电视排名第一,报纸比电视仅差12亿元

2003年,六类媒体中,广告收入排名第一的是电视,为亿元;报纸紧随其后,为亿;报业与电视业的广告收入2003年仅相差亿元。而2002年,报业广告收入比电视要少亿元。

户外广告我们过去不太关注,猛然一算账,却发现它已有120亿的巨大收入,而且增长势头强劲。

广播和杂志广告收入都在25亿上下,网络广告只有亿。

2003年六类媒体广告收入排序如下:

电视广告收入亿元,占

报纸广告收入亿元,占

户外媒体广告收入120亿元,占

广播广告收入亿元,占

期刊广告收入亿元,占

网络媒体广告收入亿元,占1%

广告增长率对比:互联网达,杂志为,电视业排名

最后,仅为

对六类媒介广告增长率的对比,主要是为了了解各类媒介广告收入的增减趋势。2003年,六类媒体中,增幅最大的首推互联网,为,期刊广告的增幅也达到了。所有的信息都告诉我们,在今后的几年内,这两类媒体的广告收入还会有良好表现。

报纸广告的增幅为,排名第三。

户外广告的增长率为,排名第四。

以上四类媒体2003年的广告增幅都超过了全国广告的平均增幅。

2003年,虽然收入仍然在六类媒体中保持第一,但电视广告增长率却排名第六,只有。这一信息预示着什么变化趋势,我们不得而知,但起码不是利好消息。

2003年六类媒体广告增长率对比:

网络媒体广告增幅(2002年为)

期刊广告增幅(2002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