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带着粮油店穿越到六零年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卖狍子(第1页)

柱子打了一只大狍子,全家舍不得吃,决定去公社把它卖了,换钱给顾轻尘买药。

顾锦书也顺便坐了个便宜驴车要去公社看看。

颠簸了大半天,终于到了。

这里真是称得上穷乡僻壤。

走了30里山路,把毛驴都跑冒汗了。

路过了三个屯子,也快到中午了,才到了公社。

顾锦书下了毛驴车,感觉身体都快冻麻了。

其实,所谓公社就跟乡镇规模差不多。

顾锦书左右看了看,公社正街的道路两旁有一些砖瓦房。

的确是比屯子的泥土草房强多了,但是一栋小楼都没有。

公路也是用石子铺成的,不像屯子都是泥土道。

大伯把毛驴车赶到了供销社门口。

公社虽然属于乡镇规模,但是这里毕竟是偏远的山区。

成立乡镇的时间没有那么久远,居住的人口也没有那么多。

更没有专门收购皮毛野物的店铺。

所以供销社不仅仅是出售日常的生活用品,还代收一些皮毛山货等特产。

供销社的营业员出来看了看车上的猎物,毛重定价给五分钱一斤。

然后拿出一杆50斤的大秤,把秤钩挂在狍子身上的绳子上。

大伯用力的抬起秤头的拎手,狍子就被抬起来,四脚离地了

营业员在那里扒拉着秤砣,眼看着秤砣超出了50斤的星标。

秤砣都到顶头了,秤杆的顶端还高高的,不肯落下来。

50斤!营业员一口定音。

柱子道:“是不是应该换一个的大秤称啊?

这个称好像有点小啊!换一个100斤的再称称吧!”

销售员冷着脸说道:“这秤准着呢。

正常都是估堆儿的,我给你称重,有一斤算一斤你还不知足。

不行你爱上哪卖上哪卖去,我这还不收了,说着拿起秤要回去。

大伯急忙追过去,笑脸用本地的方言说道:“我兄弟他不懂行,你给的不少了,他不明白事儿,你别跟他一样的”。

营业员气呼呼的进了店里,大伯也紧忙尾随了进去。

柱子站在外面不进去,连要买一些东西,都不在他家买了。

他知道被人家吃了秤,他心里不舒服。

顾锦书想了想,马上癫癫儿跟了进去。

她要看看在这个年代,供销社里的物品,都有什么品类和款式规格。

进到供销社后,她马上快速的扫视了一圈。

这里的产品还算齐全,但是要是比起现代来,连个小卖部的规格都称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