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带着粮油店穿越到六零年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7章 大地干旱了(第1页)

老农民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含辛茹苦种出来的庄稼,得失与否确是老天爷说了算的。

这不,顾锦书一家以及村民们辛苦种出来的庄稼苗,先是经历了春天的寒流在五月节当天下起了雪。

现在老天爷又吝啬了起来,下了几场小雨就只是湿了薄薄的地皮,然后就在迟迟的不肯下雨了。

中午吃完饭,午睡休息了一会又准备下地了,顾锦书从空间里拿出来防晒帽,家里人每个人带一个,她选的防晒帽也都是仿的草帽的样子,并不太显眼引人注意。

由于全家人都下地干活,也都是挺累的,做饭的活基本上都是好爹包了。

好爹昨晚贪黑剁了肉馅,早上一大早就蒸了一锅大包子,吃完剩下的好爹就都带上了,准备到地里干活累的时候垫吧一口,肚子饱了干活也有劲。

顾锦书又跑到园子里栽了些黄瓜,村子里其他人家的黄瓜秧刚刚爬腕子,她们家的黄瓜已经吃了几天了,这可羡煞了村里的不少人。

在地头歇气的时候,妈妈就让吴婶子过来吃黄瓜,吴婶子边咔咔的吃着边说道:“你们家都能吃黄瓜了,我们家的园子旱的都裂口子了,我和你二哥一天天的净是在干活累得要死也没空。

我那个公公一天就知道偷鸡蛋吃,在不就是到处的逛达,一点也不帮我们侍弄侍弄园子,一天还骂不得说不得,嗨!谁让人家是爹呢!”

好爹和妈妈也是没法接话,家务事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又能够说的清呢,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吴家婶子又说道:“张书记说了,马上又要抗旱了,我看今年这园子是没时间伺候了。”

顾锦书一听也着急了起来,她家的园子也旱了,她还指着园子里多出些青菜收到空间里准备过冬呢,不行,她要想办法浇园子了。

干完活回到了家她就与好爹说了,好爹也赞同:“大队的活要是想干事干不完的。

明天我就跟村上请假,浇咱家的园子和口粮田吧,一天就知道挣工分,自家的地都旱了不长也是不行的。”

到了第二天早上好爹就去村上跟书记请了假,然后骑着那台经过改装的三轮车去井里打水准备浇地了。

顾锦书看着改装换面的三轮车,除了车轮车轴是铁的,就连车座子都被好爹卸了下来做了个木头的。

没办法大跃进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上面都号召老百姓们上交铁器呢。

还好在张书记的庇护下,说这台三轮车以后会给村上用,这车好歹算是保了下来。

空间里的铁桶更是不敢拿出来了,但是她当时存的1000斤豆油,其中有两桶100斤装的商用油都是大型的有放油孔的塑料桶。

顾锦书就把豆油一点点的放进了铁桶里,然后把塑料桶腾了出来让好爹刷干净了,大油桶变成了大水桶,然后在车厢上搪了两块木头长条板。

把塑料桶放在了三轮车上正正好好,桶下面还有开关还能放水,倒是省了不少的力气。

好爹和黑妞大姐在井边打水,她和妈妈就用木头桶接水把黄瓜秧,柿子秧,辣椒秧,蒜苗等都浇了个遍。

一家四口用半天就把菜园子浇完了,好爹就在桶的放水孔上接了水管子,庄稼苗长的不太高,三轮车还能直接推到地里。

好爹在前边推车,妈妈和大姐就每人扶着一根水管直接把水浇到了庄稼的根部,就这样下午全家就又浇了下边的口粮田。

口粮田一共有十亩地,面积太大了真的是不好浇,但是看着“嗷嗷待哺”的庄稼苗,再累也得干啊!

一家人累的汗流浃背,好歹一天也能交出二亩地,被浇灌的苞米和谷子得到了滋养很快就伸展出了肢体,不再蔫蔫的一副无力的样子了。

家里的地还没有浇完呢,张书记就已经找村民们要全民抗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