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靖康国殇纪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部分(第1页)

于种谔。种谔答应了,他随即以嵬夷山的名义诱降嵬名山。他说:“我愿意与你修好,已经为你准备了一只金盆,请你笑纳。”

也不管嵬名山愿不愿意,种谔就率军包围了嵬名山的大营。嵬名山不得已,带领一万多军民归顺宋朝。种谔未伤一兵一卒,仅用一只金盆做诱饵,就收复了陕北重镇绥州。这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很大,主张与西夏讲和的大骂种谔“妄开边衅”,主战的大赞“谋略开边”。

种世衡的第八子种谊曾率种家军一部,自兰州渡河孤军深入抗击西夏军,仗打得最漂亮,一举斩敌首六百,然后全身而退,利利索索得胜回朝,后升任西京洛阳使。后来,敌兵又犯边关,朝廷再次调种谊部迎战,他立即从洛阳起兵奔赴前线。当他来到洮州(今甘肃临潭县)敌军阵前时,天色微明,漫天大雾。部将建议雾气散尽后再进攻,种谊却说:“晨雾蔽野,数步不可辨物。吾军远来,敌军不知虚实,正可乘此一鼓而下也!”于是他走到阵前亲自击鼓,号令进攻,敌军果然撤退。再后来,西夏军一部又转袭延州(今陕西延安),朝廷急命种谊驰援。结果,他的部队还没有到达目的地,敌军听说是种家军前来迎战,不战而溃,呼啦啦后退了三十里。延州百姓纷纷夸赞种谊:“得谊,胜精兵二十万!”

史书记载:种谊###倜傥,雅量高致,喜读兵书,治军有方,一旦遇到敌军,只要他的命令一下,将士便冒死前进,每战必胜。是类似于《三国演义》中周瑜那样的人,“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种谊部在甘肃、陕北一带名气很大,战功卓著,为人称颂。

第 十 回 种师道起兵勤王命  姚平仲贪功败金营(3)

公元1081年秋,宋王朝集中五路兵马进攻西夏,这时种谔已为宋军大将。农历九月廿九日,他率兵出绥州进攻米脂,但初战不利,三日未下。西夏军又调动八万兵马前来驰援。敌众我寡,怎么办?种谔就在米脂城外无定河边埋下伏兵。敌至,四下里伏兵齐出,把西夏军截为两段,使之首尾不能相顾。结果,八万西夏军大败,米脂守将被俘。

捷报传出,朝野震动,种谔之威名迅速传遍全国。《水浒》中的诸位好汉一提到“老种经略相公”就要有十分尊敬的口气,就像国民党黄埔系军官听到校长蒋中正先生名讳立即打立正一样,足见种谔之威名。

这次胜利就是北宋有名的“米脂大捷”,是对外软弱的宋军数量不多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北宋军民的斗志。“米脂大捷”后,种谔奉命留守延州,从此固守陕北、抗击西夏,保边境安宁。延州百姓说:只要有“老种经略相公”在,我等无忧也!

公元1083年,“老种”种谔病死在军中,时年56岁。西夏军闻讯,觉得有便宜可占又鼓噪前来,西北形势顿时吃紧。不要紧,江山代有才人出,种谔儿侄辈的种师道、种师中、种朴等人已经成长起来,号称“小三种”,率领种家军浴血奋战。种世衡的孙子辈中,将星闪耀,其中以“小种”种师道最为有名。

在种谔指挥的“米脂大捷”战斗中,种师道立下了战功,先当了几年地方官。公元1094年宋哲宗亲政,加强了军事进攻,对西夏的态度强硬起来,更加重用种家军了。种师道在这一年被朝廷调回前线。公元1098年冬,种师道率部与西夏军激战,俘虏敌军3000人并牛、羊10万多只,喜气洋洋返回京师汴梁,献俘于宣德门,并向哲宗汇报战况。

此次胜利是宋军对西夏的作战中少见的进攻性胜利,夺取了战略要冲,军事形势发生变化,宋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西夏则被迫求和。

此后,种师道累迁至朝散郎,被擢升为朝奉大夫。徽宗继位以后,虽然本质上是一个窝囊废,但是对开疆拓土十分热衷,种师道并不主张随便开战。可是宦官太尉童贯想讨好皇上,命令内地各路弓箭手备战。徽宗虽然好大喜功,但对童贯不太放心,于是向种师道咨询。种师道还是主张稳妥行事。徽宗觉得种师道说话实在,于是特赐金带将军服。

童贯知道了很不高兴,做了太监的人基本上心理上会有些###,会像有些女人那样喜欢争风吃醋。皇帝却很高兴,认为种师道是国之栋梁,有他在就不怕无人领兵,于是频频提拔他。公元1115年夏,宋徽宗趁着西夏的盟友辽国正在和崛起的金国打得你死我活无暇西顾之机,命令西北前线的宋军进攻西夏。

种师道奉命统帅陕西、河东等七路兵马共10万大军奔赴东线战场,朝廷命令其10日内必须获胜。北宋大军对西夏军发起猛攻。可宋军一些将领懈怠,一员战将竟坐在胡床上督战,种师道立斩此人,陈尸于军帐前,诸将受到震慑,奋力拼杀,仅八天就击溃西夏军。徽宗得捷报后大喜,晋升种师道为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并赏赐了不少钱物。

公元1118年,种师道奉命重修被西夏毁坏的靖夏城(北宋在边境修造的城池的名称,都对西夏有挑衅意味,还有平夏、靖夏、定西、镇西等好几十个)。正当宋军进行修筑时,西夏大军突然来犯,并占据了葫芦河岸边的有利地形。种师道不慌不忙列阵于河滩,做出一副正面决战的架势,暗中派几支人马出横岭,绕到西夏军的背后,前后夹击。夏军大溃,宋军斩敌首五千,缴获骆驼、牛、马以万计。

第 十 回 种师道起兵勤王命  姚平仲贪功败金营(4)

种师道和他的种家军忠于宋廷,保家卫国,在接到朝廷的勤王诏书后,这时的种师道已经年近七十,本来已经退休在家,是中央政府在金人的进攻下紧急召用他,授以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等官职,令他火速前来勤王。

种师道临危受命,一边赶紧令他还在统兵的弟弟种师中马上带兵赶来,一边自己带了不多的兵马匆匆动身。路过时任武安军承宣使的姚平仲的防地,就带上姚平仲及其七千兵马,火速赶往京师。

走之前,种师道安排手下在西夏边界发布通告,警告西夏不要挑起事端,否则勤王归来肯定加倍奉还。“小种”的威望是靠打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在种师道勤王期间,西夏军队确实没有做出任何越境挑衅的行动。

种师道率西路军饥餐渴饮、日夜兼程往东进发,当行至老家西京洛阳时,他得知金兵已临汴梁城下。他的幕僚建议:“金兵来势凶猛,我部可暂驻汜水关(今巩义东),以保万全。”种师道一直在作战中坚持“兵者,诡道也”这一千古名训,注重发扬种家军各位先辈的优良传统,说:“若我军驻扎汜水,正###我军兵寡,此时只有勇往直前,让金兵难料虚实。再者,京城得知援兵将至,将会士气大振,我部岂能忧敌?!现在不但要继续进军,还要大造舆论,让敌人闻之丧胆!”

于是将士们沿途散发揭榜(传单),并把这些传单发到河北的金兵占领区,百姓纷纷相告:“种少保率西兵百万来!”大军直抵汴梁城西汴水南岸安营扎寨,紧挨着金兵的营寨,英雄气概可见一斑。宗望也甚为惶恐,见西路大军由名将种师道率领,如潮水一般涌来,赶紧北撤重新安营,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宋钦宗盼望援军就像“盼星星,盼月亮,只盼着深山出太阳”一样,见种家军的杰出代表“小种”前来救驾,如见了救星一般,赶紧犒劳将士,并立即召见种师道询问退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