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凤命宠妃跋扈嚣张独得帝心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4章 俪珠偶遇王氏(第1页)

卢常在松了一口气:“僖妃娘娘不怪臣妾等人愚笨便好。”

俪珠客观中立地评价了一句:“其实有很多时候真作假是真亦假,假作真时假成真,一个假的东西,若是信以为真的人太多,有时候也会变成真的,真要论起来,你这个成语其实用得并无谬误之处。”

好比一个错别字,如果人人都把它读错,过不了多久,这个错别的读音甚至会替代原本的读音。

譬如“一骑红尘妃子笑”之中的骑字。

在俪珠前世小得时候,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属于多音字。

但等她长大之后,这个字就变得只有一个读音,成了单音字。

原因是因为读错的人太多,所以为了迎合那些读错音的人,把原本正确的读音修改掉了。

柔常在同样打圆场道:“主子娘娘言之有理,其实这在传着传着出现谬误的古话实在是太多了,有时说着说着就说顺口了,一般人也没那个功夫去分辨什么真假对错,若非主子娘娘和熹妃娘娘这般学究天人,学富五车的存在,谁能分得清楚?”

俪珠夸道:“你们也不必自谦,你们各有好处,本宫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上回你们给本宫送了好几个绣技精湛的荷包,本宫就很喜欢,直接挂在了床头。”

兰常在欣喜不已:“一点子微末伎俩罢了,能得主子娘娘一句夸奖,实在是臣妾等人的福分。”

俪珠面对自己人,颇为和善:“男耕女织,本来就是世间大多数寻常男女的日常,只可惜本宫的女红不佳,但是本宫最喜欢的就是女红出色之人,你们若是得空,记得再给本宫与僖妃绣几枚五彩凤凰的荷包,本宫与僖妃都很喜欢。”

两名贵人,两名常在齐齐领命:“臣妾遵旨。”

之后几人又聊了一句,偶然间发现王氏也来到了御花园。

王氏蹲安一礼:“参见主子娘娘!参见僖妃娘娘!主子娘娘凤体金安,僖妃娘娘玉体金安。”

俪珠抬手虚扶:“免礼。”

王氏起身之后,再次屈膝一礼:“见过两位贵人,两位常在。”

柔贵人、兰贵人、姬常在和卢常在面露笑容:“王格格多礼了。”

若是太子的正妃或是侧室过来,柔贵人、兰贵人、卢常在和姬常在自然是不敢受礼的。

因为太子的后宫与帝王的后宫同样等级分明。

历朝历代的太子正妃的地位低于皇后,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到了清朝,因为皇贵妃的地位被抬得很高,相当于皇帝的平妻,并且可以跟皇后一样身穿明黄朝服,号称副后。

但太子妃只能身穿杏黄朝服,待遇方面明显比不过皇贵妃,而且能成为皇贵妃的,无一例外都有两把刷子,因此太子妃的地位也是低于皇贵妃的。

而且光是从阿哥公主对皇贵妃的称呼,就能看出皇贵妃的地位特殊,因为除了皇后以外,皇贵妃也是可以被称作皇额娘的。

这也是一般不会让皇后和皇贵妃同时出现的缘故之一,毕竟两个皇额娘,这要是在正式场合,阿哥公主一起叫出来真的很尴尬。

至于贵妃,单论地位与太子正妃相当,不过太子正妃终究矮了贵妃一辈,所以太子正妃见到贵妃也要行礼。

而妃子和嫔主论起地位是要低于太子正妃的,不过因为大清重视孝道的缘故,有着庶母这个身份加持,太子正妃面对妃子和嫔主需要口头问好,四妃和六嫔则需要还礼。

再往下的贵人、常在和答应见到太子正妃,就得先给太子正妃行礼,太子正妃甚至不用还礼。

而太子的侧室,得给嫔位以上的高位嫔妃行礼。

因为在清朝,嫔位以上属于帝王的侧室。

帝王的侧室自然高于太子的侧室,而且又是长辈,太子侧室行礼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