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别跟孩子过不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2页)

“即使放暑假成天在家,儿子跟我之间每天的交流时间也不到半个小时!”“女儿每天除了上辅导班就是 自己上网跟同学聊天、打电话,根本不理睬父母,说多了还嫌烦!”显然,许多父母都非常希望和孩子交流沟 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但面对自己相处多年的孩子,却突然不知道如何表达才合适,于是总觉得是自己的 孩子不懂事,抱着这样的心理和自己的孩子交谈肯定不会是愉快的,这也就更加深了孩子的叛逆心理,他们总 觉得父母专制、唠叨、不了解自己,说什么都是白说。

其实,叛逆心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在14至18岁的孩子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个时期的孩 子对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心存对抗,他们内心也明白按照大人的意愿行为做事的合理性,但他们却有意违抗 父母的意志,只在乎和父母对抗时的快感,看见父母生气、伤心自己反倒高兴,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心中忧 虑,甚至束手无策。

我邻居有一个孩子叫小路,正在上初一的他非常喜欢摆弄计算机,父母则简单禁止他“玩电脑”,一味要 求他放学回家必须做多少作业、多少遍练习。这种严厉的管束引起了小路的不满,既然父母在家不让他做自己 想做的事情,他就有意不用功,让成绩一落千丈,明知这样做不对,小路依然我行我素,他甚至喜欢看到父母 不舒服、干着急的样子。

可见,叛逆心理在孩子的身上,表现得是最为集中的。比如表现在学习方面,若是父母把个人意愿强加给 孩子时,他们不仅不会按照父母的吩咐去做,还会采取报复手段,故意不学习。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新科技、新潮流不断涌现。作为父母应予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不能以一成不 变、简单粗暴干涉的方式来约束孩子。而应该在平时多留意社会的发展和孩子的想法,注意与孩子沟通,使孩 子的个人爱好与他长远的人生目标衔接上,从而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前不久,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苦恼地诉说,自己的孩子过了这个暑假就念初三了。不知怎么回事,假期里 ,她每天不是写作业就是自己闷头上网玩游戏、聊天,对家长不理不睬。最过分的是,前两天他和爱人想跟女 儿好好沟通一下,谁知没说几句话,女儿就顶撞说:“我就是不知好歹,不可理喻。”还在自己的房间门上用 电脑打了几个字“请勿打扰”贴在上面,气得自己无话可说。

其实,孩子之所以产生叛逆心理,第一是因为他们的心理随着这个年龄段自身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性征的 出现给他们的心态造成了冲击,他们面对自身的变化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浮躁心态和对抗情绪;第 二是由于青春期心理的特殊性,他们觉得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像个成年人,因此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常常呈现一 种幼稚的独立性,并未成熟的他们会处在反抗期内,不由自主地就像和父母对着干。

那么,面对叛逆心理特别严重的孩子,做父母的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呢?

首先要尽早了解孩子出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认识到他们出现的这些变化不是什么大问题,坦然地去 接受这种变化,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上和他们倾心交谈,通过对话达成共识;其次,要找出他们产生叛 逆心理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再次,在出现比较激烈的叛逆心理时,要学会心平气和地去开导他 们,也可以适当地请教心理专家,用理解的心态逐步解决问题。

对于那些特别难驾驭的孩子来说,也不要惊慌,更不要愁眉不展,而要关心他们,观察他们。他们感兴趣 的事情,你不妨试着去做,并逐渐跟他们交流经验,这种做法是先让他们跟你有共同语言,然后慢慢的引导他 们到你的轨道上来。凡事都要找到可以肯定的东西,即使他某件事很不对,也要先绕过此事,对他们的一些比 较好的事赞扬一番后,再绕到此时上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让他评说,只有从小事入手,才能深入浅出达到教 育的目的。

成长的烦恼无处诉说

青春期是每个人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的必经之路,在这个时期不论是生理、心理、体貌还是性格上都会有很 大的变化;这样也引发了不少问题。最常见的例如青春期的女生胸部发育很明显;有很多女孩子总会因为这个而 害羞;所以走路的时候都不能够做到抬头挺胸,久而久之,这些女生们就变得驼背起来。生理上的变化必然引发 一系列的心理反应,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下,他们又无法倾诉和交流,于是秘密产生了,孤独感也随之而来 。

去年夏天一个家长茫然地向我咨询:一向听话内向的儿子在暑假里特别热衷于外出向同学借书,在家里整 天沉默不语、精神恍惚,除了吃饭就是躲在房间里看书。几天前,趁着儿子不在家时,她偷偷地从他抽屉里, 看到一本人体结构的书和描写男女之间不健康的书,最令她难堪的是,床底下竟还有着忘了扔的卫生纸团。这 位家长感觉自己简直像被惊雷轰击了一样,不知如何是好。

对于这些情况,做父母的千万不要觉得如临大敌,也不要回避。青春期的孩子性意识开始觉醒,他们的好 奇心特别强烈。渴望了解性的有关知识。父母应有意识、有目的地看一些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的书,然后适时 、适度、适当地与孩子进行私底下交流,也可以谈一些自己身体状况发展的情况,帮助孩子了解身体结构、生 理卫生、心理需求,并引导他能正视自己,有些想法是正常的,要会克制和疏导自我,使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性 心理知识教育与心理发育同步进行。

当然,这种青春期的躁动还会使孩子的脾气变得很暴燥,我小时候就是这样,谁要是让我不满意,我就会 暴跳如雷,有时候甚至会摔东西。那时候父母对我这一瞬间的改变感到很惊讶!后来我变得不爱与人沟通,自 己有什么事都搁在心里,要么就是写在日记里。有一次妈妈看到我一连几天都不是很开心,脸色阴沉沉的,多 次问我也不说。就借着各种机会来开导我,给我讲道理,最后我想通了,把郁结在心里的烦恼说了出来,瞬间 觉得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轻松了不少,也感受到了那种一吐为快的滋味。所以,我想提醒各位家长应该 随时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变化,如果不及时纠正,也许就会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青春期是令人烦恼的过渡阶段。父母若指导不当,会严重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交 流。其实,孩子在这个年龄只是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已,并不像有些父母想的那样“不听话”。只要父母指 导得法,是完全可以顺利地度过这一成长阶段的。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心理上,女孩子比以前更害羞。男女孩 子开始以一种新奇的目光注意异性,开始注意打扮自己,开始在乎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形象,开始在乎异性的感 受。也开始了想入非非。

因此,他们逐渐变成了一个小大人,开始自傲,自我欣赏,再加上身体急剧变化的不适应,他们也就变得 越来越不听父母的话、老师的话了。其实,这时候的父母更要意识到,孩子是你一个很好的朋友。只是你要讲 究方式方法,在生活上把他们看做你的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他们,在心理上给他们发挥的空间,欣赏他 们,赞扬他们,鼓励他们,多说些肯定的话,加强它们的自信心,就可以使他们的孤独感逐渐减少,暴躁的情 绪也就很容易平静下来。

与孩子一起成长

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幅非常有意思的漫画,题目是《女儿的日记》。漫画上,一位想偷看女儿日记的母 亲,正趴在计算机键盘上敲敲打打想看女儿写在电脑里的日记。结果却很令母亲失望,她累得满头大汗,也没 有找到,父亲也在一边帮忙,还临阵磨枪地翻看着一本厚厚的电脑书,而他们的女儿则隐藏在房门后,得意洋 洋地看着父母的窘态。

一幅小小的漫画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飞速发展,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父母往往感到手足无措。过去, 父母还可以对孩子指指点点。还可以在孩子面前显露一下威风。但是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