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章 六十二章(第2页)

她看向手中的面脂暗自琢磨了起来。

还是要仔细看看效果才好外售。

但因现在家中其他人的手脚和脸都只是少许皲裂,只需抹个几日就能恢复,这不是她想要验证的效果。

毕竟寻常的面脂也是可以治皲裂的,她要的是比别人家面脂更显著的效果,不然如何能脱颖而出?

虞滢想起了昨日刚回来的何二郎,手脚面都皲裂厉害,他来尝试再也合适不过。

等今日她去玉县的时候,买一些面脂回来,让他同时用一用,再看看效果。

用了早食后,虞滢便与大兄大嫂一块去玉县。

让大兄大嫂一同前去,是因伏危与她的担忧,还有罗掌柜特意的提醒,所以让她警惕了起来。

便是知道可能会有麻烦,但日子还是要过的,总不能一直躲藏在家中,所以才会让大兄一同去玉县。

带着大嫂,也是为了避嫌。

他们离开后,宋三郎和何家都会帮衬一下家里。

在村口,陈大爷看到余娘子,笑道:“余娘子的药材都传到陈家村去了,都说余娘子能干得很呢。”

虞滢笑着回道:“若不是当初陈掌柜的提醒,我还不一定能做成这买卖。”

陈大爷虽然爱听这话,可还是听儿子说过前因后果的,所以知道儿子也不过顺口一提而已。

他笑道:“若是没有本事的的,就是已经牵好线的买卖都能搞砸了,我儿不过一句提醒的话,余娘子不仅做了一回买卖,还做成了第二回,那就说明余娘子是有真本事的。”

一路闲聊到了玉县,在城门口下了牛车。

因天气冷了,昼短夜长,天色黑得快,陈大爷也改了回去的时辰。

提前了一个时辰,未时初便回去。

虞滢来玉县不知多少回了,早已经摸清了杂货铺与卖胭脂的铺子。

她去了杂货铺询问过后,才知最便宜的面脂是五文钱,也是用竹罐装着的,只是竹罐比虞滢做的要小了一半,而且竹罐格外的粗糙,甚至有些扎手。

虞滢在伙计的目光之下,打开看了看,闻了闻。

白色的面脂,有猪油的味道。

这无疑就是什么都没有加的猪油膏。

这不过一两的猪油膏,成本不到两文钱。

杂货铺另一个面脂是十文钱,用的是小瓷罐装的,瓷罐虽然也不是很精致,但却让人感觉得出来这个比较贵。

虞滢以为这会比五文钱的要好,可打开一看就沉默了。

这还是猪油膏,不过是换了瓷罐而已。

……

虞滢没有买面脂,在伙计的白眼下,还是买了灯油和盐。

接着虞滢又去逛了几家胭脂铺子,买了三罐面脂。

普通猪油做的她没要,选的都不是最贵的那一款,而是中上的货。

除却胭脂铺子,医馆也是虞滢的目标。

因虞滢不方便进医馆,便托大兄分别去几家医馆买了用药材做的面脂。

没有买什么东西,可虞滢却花了两百文左右,仅仅面脂就花了近一百五十文。

药材的面脂卖得较贵,二十五到三十文的一瓷罐,都带着淡淡的草药清香。

而胭脂铺子的面脂则注重的是脂粉花香,卖得也不便宜,约莫十五到二十文左右。

虞滢没仔细研究,打算回去后再仔细地对比一下。

差不多时辰便也就去了城门口等陈大爷。

可等到陈大爷的时候,却见陈大爷的牛车上有个大件的家伙什,用布包裹着,隐约像是一个座椅。

陈大爷见了余娘子,道:“这是驿差送到吴记食肆的,说是给余娘子你的,这还有这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