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秦亡新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部分(第1页)

……”见群臣尽皆俯首肃立,谁也答不上来。思量着再道:“据本王所知,秦国特使至大梁前,从来无人敢如此说话,现在不仅大梁,方圆百里之内的人都知道了!如今李斯已在朝房等侯召见,你们说此事该怎么办?”见众臣仍然毫无声息地立在殿中,隐然怒道:“你们平常不是都能说会道的吗?怎么现在都哑巴啦!”

晋诚见殿中仍然无人说话,便出班秦道:“既然李斯已在朝房等候,臣请大王即时召见李斯,看他到底讲些什么?臣与各位同僚因事体复杂,都不知该怎样说才好……”

众臣见晋诚带头解难,都附议道:“大夫此言极是,臣等确实知之甚少,想说也说不好,因而不敢开口。”

“传秦使李斯上殿。”魏王终于转态,向殿外喊道。

“大王有令,传秦国特使李斯上殿!”一叠声传檄过后,李斯率侍僮掮珠宝箱,踏上玉阶进入到大殿中来了。

李斯立于殿中躬身一揖道:“秦国使臣李斯参见大王!”

魏王沉吟片刻,板脸问道:“秦使李斯,本国并无公子无忌晋为魏王之事,子楚捕风捉影,无事生非,岂不令本王好笑!”

魏王的否定早已在意料之中,应对之策也在离开咸阳前就制定完毕。既然魏王的态度与分析的一致,事情就好办了:“公子无忌前因窃符救赵,天下人均知其高义可嘉。”李斯不卑不亢,坦然应道:“今又统率五国联军大败蒙骜已威震天下。我主秦王虽败于公子无忌,却极钦佩公子无忌!前日欣闻公子无忌将晋为魏王,即派小臣前来祝贺!适才大王申明绝无此事,以李斯拙见此事决非空穴来风,更非我主秦王无事生非!如今天下诸侯只知有魏公子无忌,根本不将大王您放在眼中。公子无忌理应为王,大王不识时务,这才令人好笑!”说罢旁若无人地一阵“哈哈”大笑,根本不将魏王及魏国众臣放在眼中!

魏王高踞王座,气得手指李斯,瞪眼吼道:“你……大胆!”

丞相刘俊一看也太不象话。堂堂魏国君臣竟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秦使”三言两语便将魏王气得暴跳如雷,声不成语,便挺身而出道:“大胆李斯,你本出身溅民,随荀子学成之后,却不思为国效力,反而投奔秦国,为纣之鹰犬!今凭三寸不烂之舌,又来我魏国造遥惑众,惹事生非,如此以奶为娘助纣为虐之徒,实为世人所不耻!你快滚吧!”

早在来魏国之前,秦王子楚和吕不韦等重臣,即分析过李斯至大梁后,觐见魏王时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预见到身为王亲、文臣班首的刘俊,一定会以丞相之尊反击李斯,同时还制定了应对的策略。当然有了策略还需随机应变,才能百战不殆,这就要看李斯的了。此时只见他拱手向刘俊一揖道:“李斯察‘言’观色,想必您就是刘丞相了!您说我李斯有奶是娘,只说对了一半,岂不闻“凤凰择木而栖,麒麟登高而鸣”,李斯虽为上蔡布衣,投奔明主何罪之有!历代秦王之功绩先且不论,仅以当今秦王子楚而言,现今虽败于公子无忌,却十分敬佩无忌。如若不是有道之君,即便有‘奶’李斯也不会以他为‘娘’!更何况公子无忌如今威震华夏,手握重兵。李斯奉王命,前来为贵国祝贺新王无忌加冕之礼,以示秦魏交好。丞相不识时务,公子加冕之后,不知丞相当作何处?”仅此一句“公子加冕之后,不知丞相当作何处?”不但重锤似地击打在刘俊身上,更击打在众臣的心上……迫使他们说话办事,都不得不为将来留一条后路。

刘俊未想到李斯会以人所共知的公子无忌的实例来反击自己,一时间既不甘心殿中失却颜面,又搜肠刮肚也无以作答,只气得举手瞪眼,颤抖地指着李斯:“你……”双膝一软瘫倒在地上……

魏王一见立即站起身来,紧张地指点着吩咐内侍:“快……快……”

数内侍立即奔过去,边凄声呼喊:“丞相……”边把他向殿外抬去。

一阵骚乱过后,魏王思量再三,沉声呼唤道:“秦使李斯!”

李斯目光精灵地拱手一揖:“李斯在。”

魏王强压怒气,指点着斥责道:“你妖言惑众,论罪当斩,但本王念你是秦国使臣,先免你一死!”思量再三,高声断喝:“来人!”手指李斯,对应声入殿的四带刀侍卫道:“将秦使李斯及其随从逐出宫门,限令明日辰时之前赶出大梁……”

四带刀侍卫推搡着李斯:“快走!”

魏王猛地站起身来,制止着道了一个“慢!”字,气愤地盯着李斯:“回去告诉子楚,无忌为王之妖风从何而起,本王将查清真相诏告天下,以正视听!”

李斯在带刀侍卫吼叫:“快走!”声中,转身时随意地瞟视了晋诚一眼,见晋诚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知道只要有晋诚在,“妙计”必然可成,便坦然地向殿外走去。

魏王高踞王座,暗想着李斯的到来,不仅搅得大梁人心惶惶,更搅得朝中众臣也人心惶惶,片刻后心绪不宁地扫视着众臣道:“李斯妖言惑众,乱我人心,卿等有何高见,可使真相大白天下?”

晋诚见同僚无语,再次出班奏道:“臣以为李斯之言虽属空穴来风,大王也不得不防……”见魏王默然无语,知道这也是一个令其极为头痛的大事,便继续道:“公子无忌与大王虽有手足之情,但前有不尊王命,窃符之例,今又有大败秦军之功,不仅忠义之名已远播天下,威名更已远震天下,致使诸侯只知有魏公子,而不知有大王!如果公子无忌想为魏王,诸侯因惧其威而必然拥戴公子,大王岂不甚危!以臣观之,李斯此次来魏于我十分有利,其所言之事宁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无,大王三思!”

“以爱卿之见,此事如何处置为好?”魏王无奈地望着殿内群臣。见有人不断颔首,认同晋诚之言有理,便焦躁地盯着晋诚问道。

“公子无忌运筹帷幄,大败秦军,理应嘉奖。如今秦军已退回函谷关内,盟军正在补充粮草军需……,臣以为趁此罢战良机,大王可召公子回都城述职嘉奖,以利再战……”晋诚早有准备,场面上把话说得十分漂亮,骨子里的想法却密不透风,不露半点形迹。

晋诚此言一出,群臣心照不宣地看到了一条既可解除无忌兵权,又确保魏国安宁,魏王也一定能接受的妙计。纷纷附议道:“大夫言之有理。公子无忌大败秦军,理当嘉奖……”

魏王稍一琢磨,也觉得这是一条妙。计,只要无忌回到都城,以后就由不得他了,于是窃喜着对晋诚道:“晋诚领旨。”

晋诚出班,揖拜着道了声:“臣在。”

“替本王拟旨,速召盟军主帅公子无忌回大梁述职,接受嘉奖!”

晋诚敛目一怔,随即恭敬地道了一声:“臣遵旨。”行于文案前撸袖执笔,稍一斟酌,神色庄重地拟起了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