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秦亡新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部分(第1页)

守城骑兵从梦中醒来,各抱鞍具向城下奔去……

李信率队跑至河边,数狱卒早已牵马等候。李信谢过吴青,见###及众军士皆已上马,便也翻身上鞍,冒雨率队催马而去。

吴青照应着狱卒们,旋即便已消失在雨夜中。他们刚走,城里的追兵,也已经冲出来了……

话说李信率队不断催马赶路,怎奈雨夜路滑,速度无法加快;随后追兵,虽不断以腿磕击马腹,也只能叫苦不迭地在泥水中蹒跚前进。

一夜风雨终于过去,当曙光初现,万物复苏之后。李信已率队奔至一小山梁上,而后面的追兵也快赶上来了。

李信勒马止步,巡视了一下疲惫异常的军士,下令道:“###率七人在此阻击追兵,前面两人跟我走。”

“副帅放心,”###坚定地抱拳执军礼道:“只要末将一息尚存,决不放过一名追兵!”其余军士也决然地抱拳道:“只要咱们不死,决不放过一名追兵!”

李信再次深情地望了一眼###和跟随自己多年的军士。他知道在此阻击数倍于已的追兵,他们生还的机会十分渺茫!耳听着他们坚如钢铁般的诤诤誓言,心内一酸眼泪立时涌出眼帘……置此生离死别的关头,顾不上再以职级之分,来显示自己与军士们的差异,于是也抱拳为礼,对留守阻击敌追兵的军士道了一声:“请诸位保重!”便含泪转身,率二名随行军士鞭马而去。

叛军追兵发现前有骑兵阻击但人数不多,便散开队形,在一名偏将号令下,吼叫着向###及其部属猛扑过来。

转瞬间,双方将士各持军刀立时凶狠地恶斗起来,每砍一刀都会发出令人心惊胆颤的“嗨!嗨!”声,随之立即响起两刀相碰的铿锵声,及中刀勇士的惨叫声……片刻后已将数名阻击骑兵斩于马下的叛军,在偏将率领下开始合力围攻###。###虽已多处负伤,仍死战不退。当他将第三个叛军砍落马下,自己也再次中刀,从马上栽了下去。

叛军偏将策马巡视,见地上再无活人,挥手下令:“回营!”言毕两腿一磕,率军士欢呼着鞭马而去。

恶战结束后,山梁上除留下十余具尸体外,又恢复了先前的空旷和死一样的沉寂。

突然,###的腿抽动了一下,吓得停在灌木枝上的小鸟,猛地张开翅膀“扑!”的一声向远方飞去。紧接着###又动了一下身躯,口中模糊地喊了一个“水!”字,原来他并没有死!

远方小道上,蓦然出现一队身着便装催马赶路的人影。及至来到近前,才看清领头的骑手乃是吴青。得知樊于期的追兵与李信留下的阻击骑兵,在名唤清泉岗的小山梁上恶战后,他带着部属策马由小路赶来,想看看是否还有受伤的人。从平叛大军入城以来,他不但结识了李信,更从李信口中知道了秦王嬴政和吕不韦是什么样的人。他敬佩李信,也敬佩李信手下的部属。夜间送走李信及其部属后,他一直担心他们会被樊于期的叛兵追上,因人少而吃大亏。当探事的亲信将樊于期的追兵已经回城,李信留下阻击的七名军士全部阵亡的消息向他禀明之后,便立时召唤部属策马向清泉岗赶来,心想即便找不到受伤的也要将他们的遗体择地安葬后,才能以臣子之忠上对秦王,更能以友人之诚面对李信。

吴青勒马止步,粗略一看分布于小丘上的十余具尸体,及被践踏得倒伏在地的许多灌木,和马蹄刨开的处处新泥,战斗的惨烈已不难想见。正在此时,他突然听到了一声微弱的、似乎是有人要“水”的声音,惊愕地再仔细一听,一个无力地拖着长音的“水!”字,终于从微风中清楚地传了过来,就在“还有人活着!”的念头刚一萌生的同时,他已策马向传来声音的地方走去,当看清躺在地上,无力地呼唤着要“水!”之人是###时,惊喜地大呼大叫一声:“###!”立即翻身下马,扑到了###身边。

随行而来的狱卒弟兄们也听到了唤“水!”的声音,见吴青翻身下马,便全都围了过去。

###终于获救了……

祈年宫正殿中,尽显朝气的嬴政高踞王座,面色却是异乎寻常的冷凛和严峻。排列殿中的百官也尽皆面现惶恐之色,谁也不敢吱声。

原来,自李信回到咸阳,将吴青多抄的那份《讨贼檄文》呈交嬴政之后,嬴政对前线情势突变,嬴蟜身陷危城……尚未考虑出一个解决方略之际,言词歹毒的《讨贼檄文》一夜之间,竟势如洪水泛滥般地在咸阳传开了。

面对影响如此巨大的突发事变,嬴政强忍内心的痛苦,按往常凡有急难之事,均独坐书房,苦苦思索的习惯。当即把自己关在书房中,愁苦地咬紧牙关,把“檄文”的内容看了一遍又一遍,也未想出一个妥当的好主意来……

第二天辰时过后,紫娟王后从草树密茂葱茏、鲜花姹紫嫣红的御花园中散步回宫,以为嬴政尚未退朝,便召来赵高,关切地问道:“大王今日与众臣商议何事,怎么还没退朝?”对于紫娟王后“蜇人”之厉害,赵高早已多次领教。往常对紫娟所问,他总是能以简捷的语言,把问题说得十分清楚,每见紫娟王后高兴时,他还会充分发挥其特长,趁机说上几句插科打诨的笑话,想让紫娟王后对他有一个更好的印象。而此时却异乎寻常地迟疑了一会,才嗫嚅着道:“据小人所知,樊于期在上党挟持蟜帅叛乱,樊于期还写了一份《讨贼檄文》,把大王和吕不韦骂了一顿,如今咸阳城里已无人不知此事,大王也正为此事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苦思解决的办法呢。”

紫娟一听,立时板脸问道:“你为什么不早说?!”赵高吓得颤抖着躬身应了一句:“大王说他一定要自己想法解决,不许小人告诉王后……”话未说完,嬴政轻快地已经来到了他们的面前,盯着赵高道:“本王饿了,让你传膳,你却跑到后宫来了,你来干什么?”

“赵高见大王又在闭门苦思,怕大王累坏了身子,来请臣妾去陪陪大王,怎么样,想通了吗?”

赵高乖巧地见紫娟王后已为他打了圆场,机灵地点头着“顺竿”而上道:“小人见大王苦思,怕累坏了身子特来向王后禀报,现在王后也还未用膳呢,小人这就去传……”说罢再一躬身,转眼间没了踪影……

“臣妾见大王满面春风,如何解决上党之危想必已成竹在胸。大王所思何计能让臣妾知道吗?”赵高走后,紫娟盯着嬴政笑问了一句。

“平息樊于期叛乱本来不难,难的是本王要一劳永逸地澄清其在‘檄文’中的狂吠之词”。从身边取出“檄文”抄件:“爱妃请看!”

紫娟接过“檄文”抄件,花容失色地看了一会,晃脑着勉强地笑道:“此事连绵多年,臣妾猜想大王一定已想好了一个一劳永逸之策了……”脸上虽有笑意,心里却为嬴政所承受的压力之大,既深感敬佩,又极同情!直到现在她才知道,嬴政将自己关在书房苦思应对之策的决心和毅力是何等地巨大!想到这里不由深情地喊了一声“大王!”紧接着盈眶的热泪便激动的涌出眼帘,在俊俏的面颊上流淌了下来。

嬴政感动地伸手将紫娟拥在怀中,动情地道:“此事千古之后一定也还会有人嚼舌,但此时不能回避,与其躲躲闪闪,不如趁此来个明明白白……”见紫娟深情地颔首赞同,怒已上容地咬牙再道:“樊于期本王饶不了他,本王要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乘用膳之机,嬴政将如何解决樊于期要挟嬴蟜反叛的办法,向紫娟做了说明,紫娟见嬴政不仅将计划已订得极为大气,而且无隙可击,深感今日的嬴政已非五年前的嬴政,她欣慰地赞同之后。嬴政加冕前对上党地区的又一次用兵,就即将开始了!

话说嬴政高踞王座按已想好的方略,强压心中的怒火,拿着李信带来的那份《讨贼檄文》的抄件,默然片刻对众臣道:“樊于期自恃功高,心怀不满,本王早有耳闻。本王原想平叛之后对其予以奖掖,以安其心。不料他却迫不急待地乘机叛乱,妄图以一篇《讨贼檄文》使秦国大乱,天下英雄非他莫属!”思忖片刻,一字一句地朗声问道:“以樊于期为鉴,有谁还认为自己功高而大秦薄己者,请尽快让本王知晓!……最好现在就说,以免将来遗恨终身……都没有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