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秦亡新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部分(第1页)

吕不韦用拐杖挑动了一下火中的板简,脸也不转地道了一句:“别人都怕惹火烧身,比兔子跑得还快!可你倒好,自个儿跑上门来,找火烧身不是?”

李斯来到吕不韦身边,深情地单膝跪地,拱手揖拜道:“李斯幸得恩相提携,方有今日之殊荣……”

吕不韦转过身来,动情地望着热泪盈眶的李斯,颔首着道:“难得你在老夫落难之时,还来看我。说吧,有什么事?”

李斯刚起身站定,一老仆“嘣!”的一声,又往火里扔下一捆板简。火光中,吕不韦貌如仙翁般地盯着在火堆中熊熊燃烧的板简,脸上全是一派充满了痛苦的无奈之态。

李斯抬手指着火堆,无限惋惜的凄声道:“恩相不日即将离京,李斯专为《吕氏春秋》而来,不想恩相却把它烧了!”然而就在这转瞬间,吕不韦却脸色坚毅,目光矍铄地转脸盯着李斯,斩钉截铁地道了一声:“我只把板简烧了!”

李斯闻言一颤,他惊讶地抬头,见脸上布满皱纹的吕不韦,目光里所闪现的,仍然与当年他决定编撰《吕氏春秋》时一样,那是一种只有对自己所要进行的事业,充满必胜信念,并能坚持到底的人,才可能具有的睿智目光啊!李斯正讶然间,吕不韦已转脸过去,声腔也随即变了……

吕不韦望着在火堆中,被燃烧得扭曲变形,并不时爆响着轻微响声的板简,自嘲地晃脑笑道:“都说我吕不韦机灵诡诈。谁知道我吕不韦成事心切,反而一错再错!”指着火堆中的板简残片,对李斯再道:“这些板简原想挂于市集,悬金求‘错’,幸好此事未办,否则大王会更加生气!”

“恩相悬金求错,意在使《吕氏春秋》尽善尽美,大王怎么会生气呢?”李斯不解地盯着吕不韦问。

“老夫原想为大王编一部王者之书,让大王沿袭老夫的教导,作一个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有道明君,后来才知是老夫错了……”

“恩相历时十余年,方编成此旷世巨著。请恩相保重方好,万勿自责!”

“保重方好,万勿自责!”吕不韦轻叹一声,思忖着道:“大王坚毅刚烈,更有紫娟王后倾力帮助,其才干已非昔日可比,岂容老夫再说三道四,指手划脚……当年编撰《吕氏春秋》是老夫自作多情了!”晃脑着自嘲地咧嘴一笑,算是作结。

李斯肃然地“不”了一声:“恩相大作气势恢宏,《吕氏春秋》必将流传千古,为华夏增辉!”担心地盯着吕不韦:“小样竹简,恩相准备如何处置?……”

吕不韦心有不甘地,叹息道:“小样么……”

李斯不待吕不韦说完,情极恳切地抱拳稽首道:“《吕氏春秋》既是恩相多年心血结晶,更是有益华夏,利于后世的专著。李斯斗胆恳请恩想将《吕氏春秋》小样,交李斯保存,待时机成熟,李斯定将重聘匠人,刻书百部,使其得以流传千古……”不待李斯说完,吕不韦已弃去拐杖,猛然向李斯跪拜道:“有斯卿处置《吕氏春秋》,吕不韦死也瞑目了……”显然让李斯保存并处置自己多年的心血结晶,是吕不韦认为最为可靠的人了。

李斯没料到吕不韦会以如此大礼,向自己参拜,急忙上前搀扶道:“恩相请起,折煞李斯了!”

吕不韦站起身来,见板简已快烧尽,仆人们都围着火堆翻烧其残骸,不时弄得火星乱蹿,烟尘飞扬;便邀李斯道:“走吧,咱们屋里去。”说罢转身,由李斯陪同着向书房走去。

书房中,待仆人献茶退出后。李斯盯着身心舒畅了许多的吕不韦问道:“恩相何日返乡,李斯好派车相送……”

吕不韦啜茶一口,置杯于案后,坦然地回应道:“由你处置《吕氏春秋》,老夫已百无牵挂。返乡么……快啦,就在这两三天吧。”他把“返乡”二字说得很慢,李斯似乎听出了什么,却又回味不出所含蕴意为何?便拱手建议道:“恩相可多住些日子,此事由在下去向大王求情……”

不料吕不韦却淡然一笑,轻“哼!”一声道:“你去向大王求情!这几天别人不去添乱,也够他受了,他毕竟才二十二岁呀!”盯着李斯默然半晌,似有重大疑难不好启齿……李斯看在眼中,揣度着问道:“恩相您还有什么事?”

“我准备后天回家,但不是去翟阳……”

李斯似乎猜到了什么,不由紧张地问:“……恩相要去哪儿?”

“去与吕旺作伴……”吕不韦脱口而出,显然他已作好准备了。

李斯一听被吓得立时瞪圆了双眼,直直地盯着吕不韦问道:“……恩相,您这是……”

“当年从熊掌坡回来,我就决定死后一定要与吕旺作伴!我这条命是他拼死换来的。在阳世来不及报答他,我要到阴间去报答他!”默然片刻,凄声再道:“上路的酒已经准备好啦,是赵高送来的。大秦的军国大事,王室的芝麻绿豆,我知道得太多……即便大王不杀我,宗庙长老能饶我吗?”

“恩相您可得想开点……”李斯泪流满面地劝解道:“这事还是由在下去求大王吧……”

“不必啦!”吕不韦反倒平静地对李斯道:“我这一辈子,官商两界都经历过,而且还活得不错,没什么想不开的……”轻叹一声,晃脑着再道:“嫪毐的祸我闯大了,这是罪有应得啊!”

“嫪毐是嫪毐,恩相是恩相……”

“不,我吕不韦与嫪毐是一根线上的两个蜢蚱。后天早上你派几个人来,棺材是现成的,让他们送我上山……”沉吟片刻,吕不韦思忖着再道:“有你去当然更好,不过……你千万别来,隔我远点好……以免别人说你出身吕不韦名下,是吕不韦的门生故吏,影响你的前程……老夫看出大王已离不开你啦,不过你也得小心谨慎,既要有勇又要有谋,你好自为之吧!”站起身来打开窗户,只见一束晨晖随即射入室内。吕不韦举起双臂,舒展地伸了伸腰道:“嫪毐叛乱,太后出走,我担心大王顶不住宗庙长老的指责,还要处罚更多的人!”李斯骇然地盯着吕不韦的后背,用心谛听并体味着即将离世的吕不韦,话语中仍充满了对嬴政的关爱,泪水又盈眶而出,静静地在面颊上流淌着。

吕不韦转过身来:“怎么又哭了?该上朝了吧。”

李斯点头着,重重地“嗯!”了一声,想到就此一别,将是永诀,便扑过去,双膝一软跪在吕不韦面前,悲恸地痛哭起来……

吕不韦也仰首向天,内心一阵酸痛。泪水也不觉地从清癯而多皱的脸上流了下来……

三日后,李斯手扶由几个仆人拉牵的灵车,向山上走去……灵车上除有些许自制的白花和幡旗,放置于棺木上或插于四周外,别无它物。就这样李斯遵照吕不韦的吩咐,冷冷清清地将吕不韦的灵柩送到了坟山上。尽管起灵时“相府”周围也挤满了吊唁的人群。他们都知道吕不韦入秦以来,可谓忠心耿耿,贡献极大。但因牵连到嫪毐叛乱,谁也不敢有过多作为,只能肃立路边,眼含热泪地看着李斯及吕府上几个不愿离去的家仆,身穿孝衣,头戴孝饰地拉着极其简陋的灵车,向城外走去。

列位看官:关于传奇商人吕不韦的出现,既是战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没有他就不可能有秦王嬴政,中国的历史就将要随之改写!尽管战国时期形成的诸侯纷争,或迟或早都会结束,但谁来统一?什么时候统一?统一之后对华夏文明的贡献是否会有嬴政那么巨大?这些都是问题。

吕不韦不仅是一位机敏的商人,更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