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见证亲历1-时代风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央前委的随行人员中很多人以为到了黄河边,对面就是山西,以为自己很快也要过黄河,战士中甚至有人怀疑走错路了。其实队伍已经分成三批,分头行动了。

黄土路上连续夜行军,这对于已经五十多岁,在延安住了13年没有长途步行过的毛泽东等人,体力上无疑是一个挑战。刘长明就说:“毛主席他们开始不能完全适应。但是毛主席心里很清楚,任何事情开始总是不习惯,走了两天就可以了。我们看着他总叉腰,后来随行人员,找了个棍子,叫毛主席拄着。哎,这个不错,能够减轻,拄一拄,走路顶一顶,还起点作用。”一路上,毛泽东就靠这根棍子减轻行军的劳累。

再说攻占延安后的胡宗南,正在欢度“蜜月”,却因为青化砭战役失利,被蒋介石逼上前线,指挥他的两支军队,一支向东面的绥德方向追击;一支向西北的安塞出发,寻找西北野战军的行踪,两支队伍像一把钳子包围着中央前委和西北野战军,而西北面马鸿逵的部队和他遥相呼应着。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撤离延安(5)

只有2万人的西北野战军将如何抵抗23万人马?

毛泽东率领的中央前委面对敌人的追击,到底如何应付?

厚不过黄土地弯不过陕北的川,

胡宗南他一心倒把延安犯。

兵分三路在枣林沟,

小河村开会倒把战略方针定。

小河遇险(1)

雨夜,山间小道,洪水,山梁,迷路,追兵就在眼前。

当七百多人遭遇八个旅的追兵,情形该是何等的紧张!

这一幕,就曾经发生在1947年6月9日的夜里。地点就在靖边县的小河村。

毛泽东率领的中央前委和数万追兵就在那夜,就在那里几乎相遇!

而且更让人揪心的是,这数万追兵并没有远去,还在附近搜寻。

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率领的中央前委,从延安撤离后,开始向延安东北方向转移,胡宗南占领延安后,虽然在青化砭损失了一个旅,但是仍然紧追不舍地跟了上来。

青阳岔镇为吸引敌人主力北上,毛泽东坚持不过黄河,和随行人员七百多人,沿着淮宁河向西一路走来。

(1) 向西、向西

1947年3月31日黄昏,中央前委和中央工委在田庄分手之后。中央前委转入隐蔽行军,行走在山沟之间。

4月5日,中央前委到达靖边县的青阳岔镇。说青阳岔是个镇,其实当时只有一条街,实际上是个大一点的村庄。毛泽东住下以后,便立即找村干部谈话,详细了解当地情况,对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状况、粮食储备问题都做了调查和研究。1947年4月10日,周恩来在山西安排好工作后也赶到青阳岔,也住在这个院子里面。

在青阳岔,高富有和毛泽东有过这样的一次对话。

高富有,时为中央警备团手枪连连长

毛泽东:你听战士们对撤退延安有什么反应,还有老百姓对撤退延安有什么反应?

高富有:老百姓说得更难听。

毛泽东:怎么难听?

高富有:我说真话?

毛泽东:你说过假话吗?

高富有:他骂人。

毛泽东:你说。

高富有:老百姓说,这个共产党,胡宗南进攻延安一枪不放。我们在延安养育了你们十年,吃了我们十年小米,我们还不如养条狗。养这些狗,坏人来了青阳岔镇毛泽东居住的窑洞还咬几口,结果共产党来了,一枪不放走了。

从老百姓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撤离延安的不理解。

毛泽东坚持消灭胡宗南再过黄河,可是越向西行,危险就真的逼近了!敌人正从山那边赶过来,双方距离只有一个山头!

情形紧急,中央前委必须立即转移。

追过来的是国民党29军刘戡的部队,在敌人赶到之前,中央前委翻过窑洞后面的山坡,前往靖边县的王家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