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之万万想不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致敬(第1页)

十篇优秀佳作已经被最后挑出来,国子监祭酒一一念出作品的作者和作者的户籍属地。

这个时候的考试都是需要写名字和户籍属地,夏儿写的还是潮州府。

林夏儿,潮州人士。

现场哗然。

哪里来的?

随着十篇佳作被张贴上了告示榜,台上的宋文轩邀请前十的人上台。

夏儿这一会还是很淡定的,现代参加过的各种考试,各种面试和公开课练习不是白练的。

心理素质这一块还是拿捏的死死的。

在一群风度翩翩学子中,突兀得立着一个扎着两个花蕾的漂漂亮亮小姑娘,这画面实在让现场没选上的学子们难受啊。

已经有不少人在告示榜前要找找这个姑娘写的是啥文,凭啥排前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妙哉!林夏儿小友,你祖父是谁,你这文中崔姓友人是谁啊?”来自笑眯眯的国子监祭酒宋文轩。

夏儿看着眼前的大爷,哦,这就是小书呆的爷爷吧?“爷爷好,我祖父叫林玉堂,崔伯伯是祖父的故友,我也不认识呀。”

“哦?林玉堂?”宋文轩一下想不出文人圈中好像并没有这个名号。

旁边京城崇文书院的夫子问道:“林玉堂莫不是国公府世子?”

“正是,我的曾祖父是已故的老国公林振邦,我祖父林玉堂也已去世,我们一家上京路过江城,这篇游记是我登黄鹤楼想念爷爷所作。”夏儿大大方方地回答。

然而听到如此回答的夫子们却不淡定了。议论纷纷,本来只是以为是一个普通的人思念故人的文,却没曾想是老国公流落在外的骨肉所作。

“快把林夏儿的文章再拿上来看看。”宋文轩道。

马上便有官兵指挥着围观告示榜的学子们散开,小心地撕下了夏儿的文上台。

台下也是议论纷纷,这首诗真的太霸气,现场也有其他诗作,但对比夏儿这个确实完全没看头了。

诗确实惊为天人,很多人在吃惊之余,其实并不承认是夏儿所作,认为是夏儿不知道从哪得到的这首诗,是不是找了枪手?

但这首诗又完全贴合此游记,可以说本来是一篇尚可的游记,有了这祖父友人的一首诗得到了升华。

宋文轩又把夏儿的游记仔细地看了一遍,边看边点头,道:“夏儿小友,我还有一问。你这些圈圈点点,是为了断句吗?”

夏儿点点头,“是的,我不会断句,我和哥哥写信麻烦。便自创了这种小点。爷爷您看。这个带个尾巴的,便是话还没说完。这种画个圈的代表一句话已经完毕。这个像个耳朵就是问号,不懂就问洗耳恭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