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孽海佛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部分(第1页)

马指挥道:“是。臣这就去办。”

太子道:“不是现在,是明天上午。”

马指挥怔了怔,旋即道:“是,臣明白。”

太子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也想到过贼党有劫法场的可能,所以,今天下午,特意去请了一位大高手来。”

马指挥道:“大高手?”

太子道:“不错,一个绝对比佟武更厉害,而且绝对比他更可信任的大高手。”

马指挥道:“臣实在想不出会是谁。”

太子道:“潭柘寺的九峰禅师。”

马指挥恍然道:“原来是他!臣怎么就没有想到他呢?”

*** *** ***

潭柘寺。

寺后,宝珠峰。

阿丑伏身在龙潭边的一块巨石后。

他已等了近半个时辰。

终于,寺里的最后一星灯光熄灭了。

他猫着腰,沿着碗蜒曲折的山道无声地急掠而下。

转眼间,他已看见那幢小屋。

小屋里没有灯光。

也不会有人。

自从小屋的主人去世后,这里已少有人来。只有九峰禅师时不时上这里小住一两天。

中年时的道衍初游潭柘山礼祖塔时,曾写下一首长诗,诗的结尾处写道:“何时乞地息余年,不学鸟巢居木杪。”

他助皇帝“靖难”功成,官封太子少师后,果然如诗中所言,建小屋于宝珠峰,潜心修行,一意探究佛法精义。

实际上,他在这幢为“清修”而建的小屋中,并未真正清静过一天。

为了保护他的安全,皇帝调遣了数干精锐的禁军,驻扎在山坡四周。皇帝本人也经常来探视,达官贵人、重臣显宦、名土高僧们自然也会奔马常至,经年不息。

到后来,道衍干脆搬进京城里的护国寺中去了。

他一走,这幢小屋立刻成了名副其实的“静室”

阿丑举掌一推,门应手而开。

虽说常年无人居住,屋子里却没有那种清冷陈腐的气息。

阿丑晃亮火摺子,走到擦洗得一尘不染的神案边,点亮了案上的一枝蜡烛。

烛光立即照亮一张脸。

一张双目低垂,带着慈和的微笑的脸。

阿丑怔怔地看着无言地凝视着他的佛像,双膝一曲,跪倒在蒲团上,用力磕了三个响头。

虽说他自幼在潭柘寺长大,但诚心诚意地向佛像磕头,这还是第一次。

他不是在祈求。而是在感谢。

感谢佛祖的慈悲和无边的法力。

——我有一个姐姐!还有一位舅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