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学兵二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1页)

夏季,河水暴涨时不能航行;冬季,枯水时难以航行。尤其遇到像长沙坝这样的浅石滩,无论顺流、还是逆流,都有非常大的危险。顺流而下的木排、竹排,常常因拐不过这个又急又弯的浅滩,而冲滩搁浅;溯江而上的船舶,则因要寻找水深的河道航行,只能循这道斜向的乱石滩,船头朝北,侧身向前。稍稍把握不住分寸,就会翻船。所以无论上行船还是下行船,到了这里,都会稍事休息。估计下行船的心态是:我总算过了这里,让我喘口气;而上行船的心态可能是:让我定定神,然后鼓足气,冲过这里。于是,这里成了一个天然码头。于是,团仓库就选在了这里。学兵二连与团仓库相邻。

团仓库和学兵二连的上方,散居着长沙坝的村民。绿荫掩映的村庄背后,仍是绵延耸立的高山。深秋的山景,美丽异常。枫叶红了、栎叶红了、柿树叶红了,村民们挂在大树之间的柿饼架,丈余见方,远看似巨型门帘,更是红的惹眼。传说这里就是《西游记》中,猪八戒嘴拱八百里烂柿山的地方。这里的百姓困苦异常,人均月有八斤口粮,就不再享受补助。食盐及照明用的煤油,定量供应。柿饼成了当地百姓的主要口粮。

翻过山脚,是比长沙坝稍大点的山湾,地名杨湾。杨湾深处的村子里,驻有团卫生队。营部及二营所辖的五个连,顺着那道山脚,沿山湾一溜摆开。紧邻二营,还驻有铁道部大桥局的一支工程队。二营的任务,是从伸向汉江的这个山脚下面,凿通一条隧道。大桥局的任务,是建一座连接这个隧道,跨向江对岸的大桥。

二营潘营长是个标准的山东大汉,肩宽背阔,人高马大。浓重的胶东口音,爽真直率。他几乎没有开场白,张口就切入主题。先是肯定了学兵二连的成绩。施工、训练,都进步不小。安全、也注意得不错,迄今没发生大的事故。但是建房速度太慢,要抓紧;有些学兵还有散漫习气,教育不能放松;冬训任务,仍应按计划进行。他先转头问王副连长:“冬训计划,你实施到哪一步了?”

“报告营长,常规训练,已经完成。下一步的计划重点,是训练紧急集合。再配合紧急集合,搞几次一级装备,二级装备,或是三级装备的紧急拉练。然后就是实弹射击。不知实弹射击的子弹,营长给我们准备了多少?”

王副连长不愧是军队干部,回答问题简明扼要、干脆利落。潘营长满意地点点头,说了句:“子弹不用你操心,管够。”

又把脸转向指导员。

“哦,”指导员顿了片刻,整理下思路。“关于政治思想工作方面,我近期是这样计划的:我准备发起一个戒烟倡议,并准备将此倡议推广到全线所有的学兵连。以此为契机,好好抓一抓我连部分学兵的散漫习气。再结合咱们部队开班务会,开民主会,促膝谈心,一帮一,结对子以及争创四好连队,五好战士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整体提高我连学兵们的思想觉悟。另外,还准备利用开展三评四讲活动,进行忆苦思甜、吃忆苦饭……”

潘营长是军事主官,政治思想工作不是他的强项。只是由于杨教导员还在四川成昆线上,难为潘营长既当爹,又当娘。此时见指导员滔滔不绝,忙点头打住:“好、好,就按你的计划办,我没意见。”

然后扭头盯住了连长。

连长则是张口就哭穷。

“营房迟迟建不起,我比谁都着急。可是没办法呀,营长。我的一排,跟着营部和十连打杂,而且都是固定工种。如二班、在营里开电锯;三班、跟着十连安装风管水管和通风管道;四班、抽去开空压机,还有两人在营部铁匠炉打钢钎。一班是木工班,更忙,做屋架、做门窗、解木板、还要做笼屉。而二排,基本上被仓库号定了,不是卸船,就是搬运。仅剩下三排,既要给我们盖房子,还要给仓库盖房子。团仓库又是一阵风,一阵雨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到了一船器材,大家只好丢下手头的活,去抢运器材。还要码放,盖篷布,搭临时遮雨棚。甚至木排,竹排搁浅了,也得我连下水去推……”

潘营长是个急性子,听不得诉苦、哭穷。一摆手,打断了连长的话头。

“你不要给我哭穷,你不要给我诉苦。谁的手头不紧?谁的任务不重?我二营说是五个连,可现在每个连的兵力仅过半数,其它的从成昆线上还没撤下来。就这么点兵力,既要修公路,又要打隧道。要架电话线,还要架高压线。还有,建码头,建采石场,同样的,还要建房子。战士,是我们部队的根本,是我们的阶级弟兄。眼看入冬了,我们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冰天雪地里住单帐篷吧?我……”

潘营长越说越激动。猛然间,他却刹住了。可能忽然想起了连长和指导员是地方干部,不能像对其它部下一样要求。他和缓了语气:“对不起,梁连长,一说起战士我就激动。我们当首长的,一定要懂得爱兵。知道吗?只有爱兵,部队才有战斗力。我理解你的困难。这样吧,我抽调一个排,把你的二排从仓库替出来。但我命令你,一个月之内,一定要让战士们住上房子,有决心没有?”

“有。”

连长也学着军队干部,挺起了胸脯。其实刚才他是有意耍滑头,想多获点支持。现在目的既已达到,又被潘营长的爱兵真情感染,不禁也很激动。

“好。以上事情就这么定了。下面,咱们再谈另一个问题,就是……”潘营长放慢了语调,观察他们反映似的吐出了四个字:

“粮食问题。”

连长刚松缓的心,立刻又紧绷起来。

“昨天,陈管理员向我报告说,这三个月来,共支援你们粮票一万五千多斤,可你们司务长说还不够吃,还要求支援。唉!”他叹了口气,似乎这个话题很吃力。“本来我不想谈这个问题,因为当时就是我命令全营,动员一切力量支援你连。学兵二连既然是我的部下,就是我的战士嘛!我不能让我的战士饿肚子呀!但是,我怎么也没想到,你们连,竟这么能吃。”

说着,他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

“这是陈管理员给我算的一笔帐。从粮食标准看,学兵每人每月45斤,战士也是45斤。伙食费,学兵每人每月15元,战士也是15元。除了食用油,战士每月比学兵多一斤外,没什么差别呀!为什么结果差别那么大?别的连,月月有节余;而你们连,却月月不够吃。并且三个月补助了一万五千多斤,仍是不够吃。你们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别说潘营长不可思议。连长、指导员和王副连长身在其中,工作、训练之余还经常探讨此事。但讨论来,研究去、仍是说不清,道不明。也正因为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心里就亏欠似的有些不安。但确实没人从中捣鬼。所以,连长只好硬着头皮回答:

“潘营长,不瞒您说,这也是我们目前最头疼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指导员和魏副连长就主抓这事,深入炊事班和各班、排调查了解,确实没有漏洞。甚至连续一个星期,魏副连长每次做饭前都亲自过秤,每到开饭时,我们几个都分别到各班、排转悠,也确实没有浪费。吃都吃不饱,哪还有浪费?为这事,我也请教过八连的郭连长,九连的秦连长还有六连的何连长,他们帮我分析的结果,可能是,学兵二连等于全是新兵。凡是刚入伍的新兵都特别能吃。而部队,每年只补充三分之一的新兵,有三分之二老兵肚里油水垫底,所以还能对付。假若一下子给他们连也全换成新兵,说不定也像学兵二连一样,被吃得一塌糊涂……”

这令人哭笑不得的分析,惹得潘营长急性子又上来了。他抖着手中的那张纸,打住了连长的话头。

“我的同志哥哟,叫我说你们什么好!就算你们的调查深入扎实,就算八连长,九连长帮你分析得合乎逻辑。可是,你也不想想,三个月超吃一万五千斤,是个什么概念?陈管理员替你们算了笔帐,等于每人每月超吃了三十多斤。你们地方干部,每月的定量也不过三十斤吧?就是说,你们学兵二连,一个人吃了两个人的口粮,还喊不够吃。你们超吃的这另一份口粮从哪里来?就来自目前兵力刚过半数的五个连啊!等于他们每个月要拿出自己三分之一的口粮来支援你们。你刚才不是说,部队每年只补充三分之一新兵吗?现在等于他们把新兵的全部口粮全支援了你们,而你们还喊吃不饱!照你们这样吃下去,吃垮的就不仅仅是学兵二连,而是我整个的二营!真是不算帐不知道,一算帐吓一跳。要不是陈管理员向我报告,我还真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部队不是被打垮的、拖垮的、累垮的,而是被吃垮的,简直成了笑话嘛!”

一番帐算得连长哑口无言。怪谁呢?只怪部下的肚皮,害得自己如今没面皮。但部下的肚皮又实在……他只好试探性地问:“潘营长,我听说打隧道,补助较高。能否派我连打隧道?”

“不行。”潘营长断然拒绝。“上级早有指示,宁可牺牲三名战士,不可牺牲一名学兵。学兵是陕西省革委会让铁道兵部队代为培养的孩子,我们要加倍爱护。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会派你们去最危险的地方。”

“那怎么办?你要是立刻停止支援,我可马上要抓瞎呀!”连长又是一副可怜相。“而且我还打电话问过一营和四营的学兵连,他们和我连的情况基本一样。除了三营的女学兵连,哪个不靠营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