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学兵二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部分(第1页)

他俩赶快傻呵呵地假装臣服,一们劲赞叹:“美!”“确实美!”“咱这眼浊……”哄得刘大胡子心花怒放。

“你俩猜,我给儿子起了个什么名字?”

刘大胡子又聊起了儿子。仍是不等他俩开口,就自己揭开了谜底。

“叫刘通。嘿嘿!刘通。这名字怎么样?听起来响亮吧?哈哈!”

说着,又拿出儿子的照片,让他俩看。照片上是个虎头虎脑的可爱小男孩,着实令人喜欢。他俩赶快奉承夸赞了一番。可他俩的主要兴趣,还是想弄明白他为什么不愿穿军装。

“穿军装?嘁!我干嘛穿军装?部队几次动员我入伍,可我就是不入。我要是穿上了军装,还能留胡子吗?嘁!”

说着,再次用手捋了捋他的大胡子。

营卫生队的李军医也是北京人。却是那种说起话来有点装腔作势的北京人。常撇着一口京腔,把那些来看病的小战士,唬的一楞一楞的。

严克勤选清一色的白蜡木,给李军医做了个精致的小药匣。水磨砂纸将质地细密的白蜡木,磨出玉一般的光泽,然后再打上蜡。李军医爱不释手,整天摆放在他的医桌上。他俩和李军医,也成了好朋友。

一天,他俩正坐在营卫生所,与李军医闲聊。一名战士进来看病。李军医让他坐下,问:“你怎么啦?哪儿不舒服?”

“老子的脑壳筋儿###疼。”

这是一位四川籍新兵,带着川兵惯用的口头语,每句话里少不了“老子”和“###”。李军医却故意装听不懂。

“你是说,你爸爸的头,筋,还有###疼?那你跑来干什么?”

“不是不是”,这位战士连忙解释,“我是说”,他怕李军医听不懂,还特意比划着,用手指着自己的前胸,“老子……”

“放肆!你给谁当老子?给我站起来,立正!”

吓得这位颦眉皱脸的新兵,一下子站了起来,诚恐诚惶的,不知如何是好。

“好好说,你到底怎么啦?”

“我……我,我的脑壳,筋儿筋儿的鸡……”他马上意识到了,赶快把这“###”咽了回去,又重新说:“我这脑壳,筋儿筋儿地蹦着疼。”

“是满脑袋疼?还是两边疼?”

“是……是脑壳两边疼……”

“好了,让我看看。”说着,就伸手把他的脑袋胡乱拨弄了几下,看了看,写了个处方,“去,让王医助给你取药。”

末了还不忘再训斥一句“毛病!”

逗得他俩“吃吃”直笑。

技术测绘班的林班长,是位六九年入伍的成都兵。

林班长曾去学兵二连当过班长,所以彼此都认识。

学兵们普遍对林班长印象很好。那些农村入伍来的战士,在学兵二连当班长时,只知机械地奉行“新兵训练”以“训”为主的古训,对学兵也是一概的“训”,学兵们对此极为反感。林班长则不同,他毕竟是城市来的学生,和学兵的心灵是沟通的。尽管训练时也严格要求,却绝不刻意伤害学兵的尊严和感情。

林班长高高的个子,一表人材。平时喜穿一套洗得发白的军装,使军帽上的红五星和衣领上的红领章更加耀眼。再配上那挺拔的身姿,据说连师部文工团的女演员们,见了他都要驻足引颈,注目良久。

林班长的性格,也一如他的外表,有点亭亭玉立,不蔓不枝的味道。这性格其实很不适合“以服从为天职”军旅氛围。所以,他与顶头上司谭技术员的关系,总是很别扭。

谭技术员是广东人,精瘦干练的小个子。据说他妻子也是位军人技术员,在北京工程兵某部修地铁,一年难得见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