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部分(第1页)

短的刹车距离。到了快速过弯一关,林鹏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和超常的技巧,直接进行切线杀弯。美到万劫不复的过弯路线震惊全场,体委和军区领导拍案叫绝!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新兵黑马(2)

李中正和丁建军一扫之前获胜后的喜悦表情,两眼冒火地看着林鹏,恨不能将其生吞活剥。

三日后,最终决议传达下来:林鹏保送瑞典深造。李中正和丁建军择优录取一个,考虑到李中正以往的胜出次数多于丁建军,所以最后确定的人选是林鹏和李中正!

出发去瑞典的前一天晚上,丁建军找到林鹏,恶狠狠地说道:“臭小子,这次你把我挤下来,我绝不会放过你!走着瞧好了!”

林鹏回敬道:“我凭实力说话,谁叫你连李中正都赢不了?不行就靠边站。”

在飞往瑞典的飞机上,林鹏见到了“提拔”自己的那位体委官员。林鹏感激地说道:“首长,多谢您给我这次机会。”

“其实这次举荐你的是你的班长段凯。”这位领导微笑着说,“我们来之前就打听过了,军区里最好的车手不是李中正和丁建军,而是你们的班长段凯。他作为班长每次比武都要负责后勤工作,因此很少在众人面前崭露自己的实力。我们本想送一个名额给他,然后从李中正和丁建军两人中挑选一个。没想到他和我面谈时竟然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军区最快的车手不是他,是你林鹏!他要我想个合适的办法提你上来,于是就有了你造反一样的表演。效果不错,你果真像段凯所说天下无双,我们都很满意。”

“原来是他!”林鹏记起了自己和段凯的一些事:两人从小就是街坊邻居,相互之间坦诚相待,知根知底,入伍后连当兵都当到了一起。

林鹏暗自感叹:全军区知道我林鹏真正实力的只有班长一人,走的时候竟然连声“谢谢”都没和他说。算了,只好等回来后再感谢他了。

异国扬威(1)

到达瑞典的赛车基地,顺利完成官方手续后,体委官员全体回京,连一个翻译也没有留下。对此,官方的解释是:经费有限,故不能留翻译在此常驻。基地方面将联合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为你们寻找志愿翻译员,请少安勿躁。

最后,不忘勉励一句:望你们二人刻苦努力,早日为国争光!

“搞什么鬼?把我们扔在这冰天雪地的鬼地方却连个会说外文的翻译都不留!让我们怎么学啊?!”李中正大为恼火地抱怨。

林鹏默不作声,他不想发这些没用的牢骚。

开课的第一天,基地通过中国大使馆向全瑞典的中国留学生发出号召,志愿为两名中国车手当翻译。至于会不会有人响应,没人能够保证。

林鹏已经做好了长期没有翻译的思想准备,他打算用感觉来学习。

在理论课上,年近六旬的Michael教官熟练地用英、法两语为数十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讲授课程。林鹏什么都听不懂,只好仔细记录下了Michael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每一个字母。

理论总要结合实际,理论课后,几位教官决定对这群菜鸟新生进行一次实践性的摸底考核。

Michael老师带领新生来到基地最大的教练场上,另一位年轻的教官开来一部1971年的日产240Z拉力赛车为大家做示范。

示范开始前又是一通林鹏听不懂的讲话,李中正趁机问林鹏:“他开的是什么车?看起来好漂亮!”

林鹏不假思索地说道:“240Z,升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马力150匹,最大扭矩21kgm。这车快着呢,一般人开不了。”

李中正听到林鹏如此细致而专业的回答大为惊奇:“你怎么知道这些?”

林鹏轻描淡写地回答:“我每个月都找朋友从香港带汽车杂志过来,从杂志上看到的。”

年轻的教官已经说完了,灵巧地钻进240Z准备出发,起步时卖弄似的做了一个原地掉头的动作,博得一众学员鼓掌叫好。

林鹏对此不屑一顾:“小伎俩罢了,哼!”

李中正讽刺林鹏:“你小子这么狂,教官的动作也敢不以为然,说成小伎俩?”

林鹏嘲笑似的说道:“240Z是后驱跑车,起步时扭住方向盘,然后大油门弹离合器起步,只要后轮打滑起来,谁都能做出刚才那个原地掉头的动作来,值得大惊小怪吗?”

李中正不服,可又找不出反驳的理由,一人生起闷气,不再与林鹏搭腔。两人专心致志地观察教练如何开着240Z撒野。

一圈快要跑完了,其他学员都看得津津有味,唯独林鹏没什么兴致:咳,我以为他多大腕呢,还原地甩尾,过弯技术也不过如此,待会儿我上场说不定比他还快呢!你们这群菜鸟学员就等着看我表演吧!

青年时期的林鹏心高气傲,完全不把这位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教练当回事。

这时,高潮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