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罗欣小小说集在镜子里旅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1页)

上午还艳阳高照,下午就天阴雪落,寒风凛冽。他太冷了,他得找户人家避寒,他步履艰辛地移动着,不知多久才到最近的一户人家,他“咚、咚、咚……”地敲门,开门的是个中年男人,陈子叶说明来意后,男人很爽快地答应了。热情地请他进屋坐,并沏来一杯茶。屋内还有一老人,花白的山羊胡须将整个下巴裹得严严实实,脸上的褶皱分外明显。

三人开始聊天,陈子叶说他是个收藏家,老人问,收什么?陈子叶说,国画。这时陈子叶注意到了挂在墙上的一幅画,一老翁倒坐驴身,怡然自得,驴眼炯炯有神,栩栩如生,这笔法、神韵,不正是齐白石老先生的风格吗?自然陈子叶对这幅画产生了兴趣,这难得一见的好画,陈子叶实在太想买下来了,可又怕老人不卖,于是假装闲聊间谈及这幅画,陈子叶说,这幅画笔墨、线条和整个画面统一、和谐,线条丰富和微妙,实乃画中只精品。老人喜逐颜开,笑容从眉脚洋溢开来。陈子叶又接着说,您这幅画能卖给我吗?老人默而不语良久,陈子叶心焦,以为老人不愿卖,正懊恼时,不料老人却颔首答应。陈子叶喜不自胜,接着说,太谢谢了!您要多少钱都可以?令陈子叶玩玩没想到的是,老人却说,不要钱,送给你。陈子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异地问,真的吗?我没听错吧!老人依旧点头。

打那回家后,陈子叶如获至宝,欣喜地邀请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前来观赏,友人们闻讯前来,陈子叶便小心翼翼地取出画,几位友人见画后惊叹不已,吴敬东说,这是齐白石的真迹呀!另几位也纷纷赞许,只有罗墨书瞪大眼凝视着画默默不语,而后脱口说,这是赝品,不是真迹。大家的目光霎时落在了罗墨书身上,满脸狐疑问为啥,罗墨书说,此画虽从形上仿得炉火纯青,可你们仔细观察驴眼,就可看出它眼珠处有一笔败笔,墨色过艳,齐白石老先生是绝不会犯这种错误的。经他这么一说,众人才恍然大悟,可还是不免惊叹于这画临仿之逼真。

一个月后,当陈子叶再次来到那个小山村找老人时,一件意外的事却使他不胜遗憾,老人去逝了!当老人的儿子取出几幅画,然后说爹去逝了,他让我把这个交给您时,陈子叶脑袋嗡地一声,两肩一震,忙问咋了。儿子喟然长叹,声音低沉地说,爹一生爱好书画,但从没得到别人肯定,那天你来后,爹很高兴,又接连创作了几幅画,就是这些,他以前都只是模仿一些大家的名画,这是他重隔几十年再次作自己的画,当年他受到打击后曾发誓从此不再做自己的画,仅模仿名家之画。

那天陈子叶遗憾而悲伤地带着画回家了,那几幅画分别是荷花、兰花和菊花。而后他决定将他私藏多年的收藏品办一次展会。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优秀的书画作品,当然也包括老人的那几幅关于花的画 ,这些画他从未给人看过。

展会那天来参观 的人络绎不绝,展厅内人满为患,人声鼎沸。其中有些是外行,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懂画的瞧见每幅画都连声称好,可有些专家瞧了半响后,随后找到了陈子叶,郑重其事地说,你收藏的都是仿品吧?而且还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仿画的手法还算比较高明,可难免还是有些不足,不过那几幅花画真可谓精品了,不知是谁画的?陈子叶大惊,过了好半天才醒过神来,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与那仿画者是同一人。专家怔怔地说,真的?没想到他的原创画造诣如此之高。自那后,这几幅花画举国闻名,老人也被人尊称为“花圣”。可惜他已不在人世了,但陈子叶懂得了一个道理,即使我们模仿前人的画一模一样了,但顶多也只能成为一个仿画者,但倘若我们不断创新,取得突破,开创自己的风格,那才会取得大的成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心病

黄梅县只有两家医院,人民医院与康复医院,虽都是国有企业,可不知怎的人民医院却怎么也斗不过康复医院,康复医院的口碑也比人民医院好,人们看病首先想到的也是康复医院,为此,人民医院已换过几代领导人,却都不见成效,而今,又从麻河镇人民医院调来一位新院长,新院长姓伍,黑脸膛秃顶,圆滚滚的眼珠赛铜铃。

伍院长刚上台,就在一次发言上气壮山河的宣布,一定会全心全意地发展人民医院,争取将人民医院办成县内最好的医院。声音响彻会议室,坚定的决心为他赢得了暴雨雷鸣般的掌声,大伙对这位新院长充满了期待。

仅仅两个月,在伍院长的领导下,医院的盈利额就有了明显的上升,医院正在逐渐发展壮大。这天,伍院长正在家中整理材料,忽地听见敲门声,他只好放下材料起身去开门。

门外是一位陌生男子,约莫四五十来岁,胖墩墩的身段,赛意大利栗树。他手提一黑塑料袋,满脸堆笑说;伍院长,您好!还没等伍院长回话,他就一骨碌踏进屋,搁下黑袋子。伍院长满面疑云地问,你是?有事么?男人脸上依旧挂满微笑,应到,我是您二叔的朋友的侄子,是他介绍我来的,咱们明话说了吧!我来是想让我那大学刚毕业的儿子到人民医院去上班,咋样?瞧在您二叔的份上帮个忙吧!霎时伍院长的脸色阴沉下来,又黑又浓的眉毛拧成八字,冷言道,他是啥学校?男人脸上泛起了一丝生铁之色,低声答,就一医专,不是太好。不过他学得可努力了。伍院长板着铁青的脸说,那让他凭自己的实力来应聘吧!男人低声低气地说,这不是学校不好才让您帮忙嘛!话音未落,伍院长提高了嗓门斩钉截铁的说,不行。接着背过脸,不搭腔了。男人还想再说啥,可话到了嗓子眼,又咽了下去,自打没趣,扭身走了。

转天,伍院长走在院里,隐隐约约听见众人苍蝇般私语,他满腹狐疑地回到办公室,几经打探,才从王医生那得知,原来有人在纪检委举报伍院长每天都在麻将馆打麻将,进行赌博行为,伍院长不由暗暗吃了一惊,自己早已戒掉了这个恶习,如今不知多久没摸过麻将子儿了,怎么还有人知道,伍院长惶惶惑惑地问,那纪检委咋说的?王医生说,纪检委说您的口碑不错,先调查下。伍院长轻声道,噢,我们下个星期组织大会上我会讲清楚。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组织大会上,伍院长坐在台上,漱了漱喉咙,提高嗓门,说,首先,最近关于我的流言很多,那些都是假的,大家不要相信。他清清嗓,紧接着又说,再者就是今天要宣布几件事,第一,就是周先民周主任受贿一事,讨论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决定革除他的主任一职。第二,我院决定对医疗价格做整体的下调,对贫困户可分期付款和延迟付款……

打那起,医院实行新制度后,客流如涌,因为人民医院真正做到了为人民,在群众中的口碑也愈来愈好,本县人民都为人民医院利民的做法欢呼雀跃,来人民医院看病的人自然多了起来,没多久人民医院就从各方面超过了康复医院。可伍院长抓纪律抓得紧,这意味着医生们的外水也少了,所以难免会有些人背地里对伍院长不满,可他们却不敢言语。在听到这些冷言冷语后,伍院长毫不在意,任凭他们怎般说,只顾做好自己的事,在他的领导下,人民医院获得了那年的“全省示范医院”荣誉称号,黄梅县人民医院的名气愈来愈大。

伍院长的儿子二十几了,大学毕业在深圳一家网络公司上班,今年他决定结婚了,伍院长喜不自胜,笑容成天洋溢在脸上,合不拢的嘴像个开心果,他计划那天在家里摆几桌婚宴,请亲戚朋友来闹闹喜。

一家人做了精心准备,家里被装饰得喜气浓浓。婚礼那天来了很多人,热闹非凡,笑声贯满席间,伍院长兴起,喝了许多酒,不过好在他海量,有“千杯不醉”之称,故而还没有丝毫醉意。

饭后,伍院长回到房中,打开一个红包,想瞧瞧有多少钱,这是快离席时石县长塞给他的,他慢腾腾地拆开红包,取出钱,立时他惊异地瞪大眼,直瞪瞪地呆看着那一张张红票子,竟足足有两千之多,难怪这么厚实。可这石县长咋给了这么多的喜钱呢?

他暗自思忖良久,最后决定去还钱,他拨通了石县长的电话,约定在海狮路见面。他急急地赶到,石县长不久也来了。伍院长掏出钱,塞给石县长,说,县长,这钱太多了,不能拿。县长笑笑,说,没事,我还要找你帮忙呢!我弟的儿子刚大学毕业了,想到你医院去工作,没问题吧!伍院长也硬堆着笑容说,这恐怕不行吧!县长而后又说了好半天,可伍院长终究还是没答应,石县长气得憋红了脸,掏出几张打印纸递给伍院长,伍院长瞧过,脸上的笑容霎时僵住了,脑袋嗡地一声,说,我再想想吧!然后扭身走了。

两天后,伍院长辞职了,理由是得病退休。这几天他总是做同一个梦,想起那天他就惊得毛骨悚然,那上面是他在麻河镇人民医院贪污的详细资料,没想到自己本想到黄梅县来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做一个为人民利益着想的好院长,却……

诗人之死

他们之所以叫他“姚诗人”一是他的确作得一手好诗,二则有几分调侃的意味。正如如今称某人为“文学青年”也带几分轻蔑一样,这是十分可悲的。

“姚诗人”当年在大学是出名的才子,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人也长得俊俏帅气,自然很受欢迎。那时校刊为他开辟了个人专栏,每期都发他的作品,他的诗音乐性强、词藻优美、意境深远。同学们每次读到校刊上他的诗都充满敬佩和艳慕,准确地说,“姚诗人”这个称号是在大学时期就有了的,一直延续到他毕业,结婚,工作。

在校期间,他很轻松得找到了女朋友,也就是他后来的妻子。他俩都是中文系的,毕业后分别在两家小单位做文员。妻子当时也是他的“诗迷”。她常说她是爱上了他的才气才嫁给他,所以她对婚姻充满了激情,可人们常说诗人浪漫,姚诗人却一点也不浪漫,反而还有些木讷,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响。

转眼他俩结婚都十几年了,都说男人三十岁应该是事业的巅峰,可姚诗人非但没有到达巅峰,写的诗反而没人看了,就连以前的忠实读者妻子也对他的诗失去了兴趣,再没正眼瞧了,虽然在报刊上也发了不少,可却是小打小闹,没什么影响。

以前她总会提醒姚诗人把手稿收拾好,而今却时常把他的手稿当废纸扔掉或用来抹桌子。为此姚诗人不知与她争执过多少次了。姚诗人郑重其事地说我这么宝贵的东西,你怎能随便乱扔呢?她冷哼一声,轻蔑地说,有屁用,你憋上这么多天,写出几篇来,就算发表了,又值几个钱?还不如隔壁小菊的男人。

小菊的男人是卖煤的,虽不大,但有好几家工厂里烧锅炉都长期由他供煤,他在此赚了一大笔。因而他成了妻子奚落姚诗人时的首选,人家卖煤都比你写诗强。姚诗人有一次实难再忍,又黑又浓的眉毛拧成八字,嗓门提的老高嚷,这是不同的!文学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妻子白了他一眼,满脸瞧不起的神气,哼唧道,没有钱,可以做啥?没有钱,孩子能上学吗?没有钱,有吃的有穿的吗?既然钱这么少就不要写了,学别人去做生意赚大钱不是很好么?此时姚诗人早已气得胸脯一起一伏,憋红了脸,再不吱声了,闷着头喟然长叹。

像这样嚼舌根子,三五天一次,及至那次,妻子正怒火中烧,姚诗人也气得像一头吹涨的猪,他赌气地说,我你这么喜欢钱,那去找有钱人吧,我们离婚!妻子歪斜着脑袋,跟手接过茬儿,离就离,我才不愿跟你过这穷日子呢!

他们是在两天后去申请离婚的,两人出了离婚证办理处,扭身就走,头也不回,这意味着从此分道扬镳,无不相干。姚诗人回家后就把多年以来珍贵的文稿撕得粉碎,然后一把大火付诸东流。宣告着他诗人生涯结束,他噙着泪,瞧见自己一笔一划写出的字在烈火中燃烧。打那后,姚诗人的生活便与诗无关了,他将他崇拜的诗人泰戈尔、海子的诗集也烧了。

要不是一个月后的那次同学聚会,他可能真不会了解自己的地位。那天聚会人很多,几乎所有同学都去了,除了小虎在美国,王亚在韩国回不来外,其余的能来的都来了。

聚会上姚诗人说话很少,他垂着头,闷不吭声,并不是因为没话说,而是眼瞧着一个个同学都成了庭长、局长、厅长、老板富翁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当年自己在学校是多么风光,可就是那些当年在学校不学无术,混日子的人如今都是囊饱权重;只有自己,一无所有。他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这时吴俊来搭话,先是问他的近况,他说刚离婚,接着又抱怨工资太低,只能满足基本生活。吴俊说,我在深圳做生意,不如你跟我去那边发展?姚诗人的眼中立时露出欣喜的光芒,说,真的,我也有这想法。后来他真的辞掉工作,随他去了。

他用以前的积蓄开了家服装店,虽然有吴俊这个熟人照顾,可他哪是做生意的人,丝毫没有经济头脑,一则不会随势变通,该卖多少则必卖多少,却不知应叫高卖少,让顾客心理上得到便宜,以后才会经常光顾。再则货全装在肚里,不善言表,在向顾客推荐衣服时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就这样惨淡经营了六七个月,亏了几千,最后他不得不败走麦城了。

姚诗人终究还是发现他不是经商的料,于是又到一家印染厂打工,可他一文弱书生,哪受得了那份苦差事,干不到十几分钟就腰酸腿疼,好似干了一年。所以后来也只好丧气而归,回到家乡,他一连将自己关在家中三个月,而在这三个月中,他将自己早已打好腹稿的思维记录了下来,这就是他构思的第一部自传体小说,名字就叫《诗人之死》,经过几个月的苦心创作然后又反复修改,这部含满泪水的小说才完成,由于以前写过诗,故而文字功底还是很深厚的,文字很美,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今他才明白以前自己写的东西太空洞,脱离了生活,而经历了这些事,他的作品才真正富有生活气息,所以后来那本书出版后才能热销,姚诗人又出名了,不同的这次是全国,只是他现在不叫姚诗人了,而是姚作家。

生活中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去追逐,坚持不放弃,并付出努力,相信一定会成功的。

两个故事

屈指算来,阿宇毕业都六年了。他是在湖南的一所大学读的法律系,自然毕业后也是从事这方面工作,那年他先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了五个月,这期间学到不少经验。而后他又独自开办了一家,而且名字就叫“阿亚律师事务所”。短短几年,凭着他脱口成章的口才和深厚的法律基础,不知打赢了多少场官司,故而在瑞城也算小有名气了。人们常夸他“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可他也会遇上麻烦,那天上午他和往常一样工作。突然一个人火急火燎地闯进来,阿宇霍然抬头,原来是表姐,表姐一个踉跄险些跌倒,表姐一进门就急不可待地冲向办公桌,扔下一叠打印纸,上面密布着正统的宋体字,又说,弟,帮我打场官司吧!帮我把房子争回来。阿宇浓眉跳动一下,目光落在了那叠纸上,取来过目,里面有离婚协议书和财产分配协议,白纸黑字赫然印着房子归男方张浩所有,车子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