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穿之青禛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部分(第1页)

公。”

纪明嫣跳下马,拿出短匕来比划:“我这寒铁宝刀出鞘必见血,不见血要见财,你们说吧,是见血还是见财?”说着眼神飘向九阿哥,纪明嫣一路上冷眼相看,九阿哥是个大肥羊。

九阿哥冷哼一声,想劫爷,别说门了窗户都没有。

那几个劫匪见他们个个骑个高头大马,又随身带着刀剑,这个小哥说话又有持无恐,本来就不是劫匪,这下一扔菜刀,趴在地上,哭喊起冤来。

纪明嫣眉一皱,看向四阿哥。

到县衙时四阿哥脸黑得能滴下墨汁来。山东大旱,灾民已快跑到江南了,宫里太子坐镇,皇阿玛竟然还没得到消息。

知县是四阿知的门人,一见几位爷从天而降,个个面沉如水,诚惶诚恐的还不知道错在了那里,赶紧让自家媳妇出来,张罗茶水。

别看这知县长得不怎么样,媳妇长得倒是真水灵。安置好几位爷,这位知县夫人带着纪明嫣进内堂,笑道:“他们有正事,纪姑娘跟着我去歇歇。”

纪明嫣跟着她过去,吃了块凉瓜,打量这内堂,布置简单,几张椅子一张桌子,就是待客的地儿了。

“娘,是不是有客人到了?”跑进来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好奇的望着纪明嫣。纪明嫣看他可爱,逗他:“你是谁呀?叫什么名字?”

“我是我爹的儿子,我叫张玉堂,你是谁呀?”张玉堂好奇的问,伸手戳戳纪明嫣的脸,呵呵呵的笑起来。

“堂儿,别胡闹。”知县夫人尴尬的笑笑,向纪明嫣道:“失礼了。”

纪明嫣不以为意笑笑:“很可爱呀,夫人,这是你第几个孩子。”知县夫人笑道:“别夫人不夫人的,叫我沁芳就好了。这是我大儿子,还有一个小的,还不会走呢。”

纪明嫣看她不过二十出头,便有了两个儿子,吃了一惊,明明古人都是早婚的,可是她为何要吃惊呢?

纪明嫣一直忍着才没有问那个她一直想问的问题,沁芳,我以前认识你么?

晚饭时纪明嫣又见到几位兄弟,个个脸色都不好。

看到饭菜,四阿哥问:“那几个灾民可安置了?”知县急忙回道:“安置了,正吃着呢,爷快用吧。”

在这里女人本来是不上桌的,但纪明嫣一直跟几个兄弟同桌吃饭,也没觉得如何不妥,张知县暗自咂舌,真是胆大啊,和几位浑身冒寒气的爷同桌吃饭,还吃得那么香那么多……

基本上几位阿哥都吃不下,纪明嫣一人包圆了,本来菜品都不丰盛,才一只鸡几条鱼,剩下的都是青菜。

青菜纪明嫣是不吃的,扯了个鸡腿啃的满嘴油,连四阿哥都忍不住动容,这丫头太能吃了。

吃到最后,十阿哥和十三阿哥忍不住胃口大开,三人大吃大嚼。

看得九阿哥拂袖而去,八阿哥嘴角抽抽,四阿哥道行最高,慢腾腾的吃着米饭相陪。

晚上,沁芳抱来新被褥,帮纪明嫣铺床,灯光下,纪明嫣吃饱后脑袋有些昏昏沉沉,沁芳扶她睡觉,帮帮轻轻解开衣服,扶她躺下。纪明嫣口齿不清的吩咐:“沁芳,太后赏的甜藕还有没有?夜里温着,等我明早醒来吃。”

沁芳手一颤,泪珠子一下子滚了下来。

拿着油灯轻轻扳过纪明嫣的脸照了半晌,才轻轻走出去。

夜里,四阿哥十三阿哥正在说话,有人敲门。十三阿哥打开门,竟然是沁芳。沁芳见十三阿哥也在,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四阿哥看她这样,叫十三先回去,问她:“什么事?”

沁芳眼圈一红,跪下细细说了。四阿哥听沉默半晌,方哑声道:“这事,忘了吧。”沁芳磕头:“奴婢遵命。”

第二十三章寸叶填饥腹

“振灾的粮食已运到山东,灾民怎么还这么多?”沁芳忙着把家里余粮收拾出来,一边忙着计算,一边和纪明嫣说话。

“那还用说,自然是层层盘剥,到灾民手里,那还有粮?”纪明嫣冷笑,历朝历代,发国难财的都少不了。肥了贪官,饿死灾民,反正皇帝又不知道,听到的无非是歌功颂德。

“可是这灾民都向南去,南方各城又不开城门,这灾民可怎么办呢?”沁芳忧心忡忡,家里存粮本来就少,现在又一直的接济灾民,城里施粥处大多是这几天相公筹来的,可是,也支持不了多久了。

现在来到的灾民还是少数,如果真如纪姑娘所说,那灾民大拨前来之时,可如何是好?难道也得紧闭城门,任灾民饿死?

看着沁芳急得团团转,张知县忙的久不到内堂,纪明嫣叹气。

现在只是少股灾民,都忙成这样,如果大拨灾民来了,这小小县城只怕也得可怎么容得下?闭了城门还好说,如果不闭,非得生乱不可,灾民为了活命,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四阿哥那一点信也没有。

当时几人一起前来,等纪明嫣一觉醒来,八九十上京了,四和十三带着几个灾民去山东灾区了,都是半夜赶早就走了,留下纪明嫣等皇帝回京后,派人来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