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宋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部分(第1页)

有一次,皇室举行宴会,也跟你们这里的昨日一样,不知何故,很多人屎不我待了。我也不例外,就赶紧去wc了。可这天人多啊,都排上了长队了,无奈,遵章守纪,我也乖乖地站在队伍里。

我排着排着,好容易终于轮到我了,我刚要动作,一个比我高贵的年轻夫人矫健地一闪,捷足先登了。我站在原地,无动于衷。我很——,怎么说呐?很“压抑”。事后,我翻了不少书本,请教了不少智者。我明白了:这是一种个人受挫,不是将变化的思想、情感释放出来,转出去,而是将其压抑在心头,不愿承认烦恼的存在的一种潜意识。

好,继续。过了一会儿,那高贵的年轻夫人出来了,我刚要动作,一个小女孩像离弦的箭一样抢先钻进蹲位,我又只能在外面心平气和地继续等待,心里好像什么感觉也没有。事后,我知道我这在心理学上叫“隔离”了。也就是我在刻意地把部分的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就像现在我们把上“厕所”说成“上一号”或“去唱歌”一样。

好,继续。再过了一会,小女孩出来了,我刚要动作,一位老太太又夺门而入了,我想:“年轻人让老人,应该、应该。”

事后,我分析自己,那时的我是处于“合理化”状态。这个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俗称找辙。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为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或者为了维护个人自尊,总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以开脱,自圆其说,称为合理化。比如吃不到就是酸的“酸葡萄”心理;比如没吃到“酸葡萄”的狐狸硬说它口中酸涩的柠檬是甜的“甜柠檬”心理和推诿心理。好比这样想:孩子资质平庸是“傻人有傻福”、姿色平平的妻子有内在美、球赛输了是场地不好、考试失败是考题太偏、大便不畅是马桶没吸力,等。

好,我言归正传,继续说下去。老人出来了,我刚要动作,一个孕妇高喊着“对不起让让我”一头扎了进去,我咬咬牙对自己暗暗地说:“要是换了别人,早上去把她们臭骂一顿了——可是,我可不是这样没有涵养的人,当时,我觉得自己是个很高尚的人。

事后,我知道,我这是在“否认”。否认不是把痛苦的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就如“掩耳盗铃”、“眼不见为净”一样。

接着,孕妇也出来了,我刚要动作,一个外国女人打着手势就要往里挤,我屎不可遏了,我就冲上去,劈手两耳光,并纵身骑到她身上一边暴打一边咆哮着“你们还得寸进尺了?!小娘对你们这种外国强盗的卑劣行径早已经忍无可忍了!”

事后,我知道,我当时是“移情”了。这是我对当前的一个人的感觉、驱力、态度、幻想和防御的体验。移情指向某人的特殊关系,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客体关系,它的主要特征是对一位不适宜人物的感觉体验,而实际上是指向另一个人的。

警察接到群众举报说我殴打外宾,于是前来干预:他们救走了那外国女人,并把我带上了警车,我想:“警察他们只是碍于国与国邦交的‘面子’而走走过场、骗骗老外而已。其实,他们心里是站在我这边的。”

事后,我知道,我这是“投射”了。就是把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动机或**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了。投射是个体的自我对抗超我时,为减轻内心罪恶感所使用的一种防卫方式。

我被带进了警署,出乎我预料的是,警察居然要对我来真格的!于是,我对问题拒不回答,一屁股躺在地上开始又哭又闹撒泼打滚。

后来,我意识到,我这是“退行”了。这是指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的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

我被父母从警署交了罚金领了回来,从此闭门思过,痛定思痛,于一年后出版了一本五万言畅销书《上厕所引发的人生思考》。

我知道,这在心理学上叫“升华”。这种把不被社会所允许和接纳的动机和行为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能被社会或他人接纳,成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谓之升华。例如,歌德因失恋而写《少年维特之烦恼》,司马迁因获罪撰写《史记》等。

我一夜成名,成了全国人民心中的偶像。有一天,我出门的时候忘记取下了浴帽,于是第二天,大半个城市已经开始风靡戴着浴帽逛大街。

我知道,这就是“名人效应”。即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的现象。

有极少数市民本来觉得戴着浴帽逛大街实在是庸俗不雅,但一看绝大多数人都以此为美,于是也放心地跟着追起潮流来。

我了解,这就是“从众效应”。即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调整与改变自己使其变得与其他人更相似的羊群效应。

我得知这一潮流原来是因我而起的真相以后,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沉睡了近二十年的“时尚界天才”,我决定从此投笔从“艺”,结果不出两年,我果然越发找到感觉,乃至终于踏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了欧洲最享有盛誉的时尚设计大师,现在,谁不知道我阿玛尼呐?

我懂,这其实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期待效应”。这是一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

这时,全意大利各大公司开始找我,纷纷请我为他们做形象设计,我忙到每天在马桶上都要工作,严重供不应求。

我懂,这其实就是“马太效应”。正如《圣经》中马太福音所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于是,一时间各种媒体如蚊子一般紧紧盯着我不放,一周内我就被描写成为一个“面若天仙、魔鬼身材、身怀绝技、文武双全、功德盖世,且从不拉屎放屁的完美女性代表”。

我知道,这是我的“光环效应”来了。又称晕轮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良好,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反之,则被赋予其它不好的品质。

就在这人生中鼎盛的时刻,一个英俊少年在偶然与我擦肩而过的刹那震撼了我的眼球,我对他一见钟情、五体投地、神魂颠倒、不可自拔,我坚信他才是我心目中一直期待着的白马王子。

后来,我才明白,我这是“首因效应”来了。就是说我这人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经过进一步了解,我越发确认这个白马王子果然是地球上罕有的文武全才,又财貌又全、性格极好、修养很高。可是令人悲愤的是,我的父母兄妹都坚信傍富婆的小白脸就一定是自家没本事全靠吃软饭找活路的。

事后我才知道,这大概就是“刻板效应”了。就是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

没想到,温柔乡还没贪恋几天,他的原配就发现了,原来他是有妇之夫。他的那一位骂街上吊、寻死觅活,狗仔队也见利忘义、反目为仇、唾沫横飞、口诛笔伐,一时间好一个世态炎凉——世界竟然如此残酷而善变,偌大的地球眼下楞是没有俺们苦命鸳鸯的半寸容身之地!于是,我和他二人更加相濡以沫、同仇敌忾,最后索性卷起万贯家产携手亡命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