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雨人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部分(第1页)

的话,我也不勉强,大不了少赚几个。”

李达深知魏平是个非常精明强干的人,每到秋冬季节,他就会邀约合得来的伙伴在山上买猪买羊或者做些土特产生意,然后转手卖给其他老板,往往赚取高额的利润。魏平做生意从来没有失过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李达对魏平很有好感,认为李标跟他一起做生意不仅选对了门路,而且选对了合作伙伴,至少不会吃亏。再说,这对于不能下重体力活的李标来说,要是真能学会生意买卖,不也是好事吗?

想到魏平的人品和能力,李达惋惜道:“我知道你做这些生意十拿九稳,资金又转动得快,对你我还是放心的。不过,贷款这事,我可爱莫能做啊。”

“你们不放贷款?”

“不是不放,是因贷款受地域限制,你不在我们营业所的业务范围内。”

“有没有别的办法?说实话,要不是今年修了房子,也不会来麻烦你。”

“办法倒是有,我正在思考如何来处理,再说,以前我读书时你也帮过不少的忙,现在,弟弟想跟你一起做生意,总不至于空手套白狼吧?我看只有这样办,我来找个这里的熟人帮你贷五千块,但最多三个月就必须把钱还来,否则失了信以后就不好办。”

魏平的心头终于落下一块沉重的石头,高兴得拍着胸脯道:“你放心好了,保证不到三个月就能把钱还给你!我敢打保票说,就在眼前这三两个月里,我和李标一人赚个两三千快钱不在话下!”

李达相信魏平有这个能力,看着他们信心百倍的神情,觉得终于为李标找到了一条创业致富的门路。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9 有缘无处不相会

李标跟着魏平一道在山上跑来跑去,不到两个月,就买了一百多只山羊。然后,他们把山羊倒卖给城里的一家食品公司,除去成本费用之后,居然一共赚了一万五千多块。他们拿着那些钱,首先就来到李达那里,一则要把贷款还了,二则要当着李达的面把账算清。

李达当然喜不自禁,不为别的,就为李标第一次跟魏平做生意就实现了开门红,并且提前还清了贷款,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后患。这说明支持李标做生意是看准了目标选对了门路的,没有辜负冒着风险的一片苦心。

在分配利润时,魏平又非要坚持平分不可,这更让李达和李标满意。不过,李标想,功劳主要得力于魏平,自己第一次做生意,什么都不懂,只能完全听从魏平的安排和吩咐,怎能和魏平分一样多的利润呢?李标无论如何也不接受,说自己最多分百分之四十就够了。

可魏平却说:“我们怎能分个功劳大小呢?做生意关键就是要合得来,不能斤斤计较,只要赚了钱,只要都尽了力量和责任,谁付出多一点和少一点儿都无关紧要,平分利润是我向来和别人合伙做生意的规矩。所以,你就不要再推辞。”

李达见魏平和李标相互谦让,为了利润的分配争得面红耳赤,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他想,如果李标今后能继续像这样,依靠本地资源做些小买卖,会比在外面打工强得多。如果这样的话,李标的个人问题就不用愁了。见他们还在为利润的分配推来推去,李达说:“我看你们这次算是马到成功,合作愉快,值得庆贺。不过,李标的观点很正确,他第一次跟你在一起,什么都不懂,要不是你魏大哥有经验,怎能赚这么多钱?再说,李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经验淘见识,他怎能和你分一样多的利润?为了体现情理,我建议魏大哥得百分之五十五,李标得百分之四十五,大家都划算,这样如何?”

听哥哥这么一说,李标只好表示赞同,说:“这是最大的让步了,你魏大哥就别再推辞,我能得百分之四十五也是五六千啊,这可是我第一次得这么多钱,感到满足了。”

魏平见他们两弟兄都不同意平分利润,也只好接受了李达的意见,不过,并没有分得那么精准,魏平自己留八千元的整数,把剩下的七千多元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塞到李标的怀中,然后站起来跑到一边去了。

李标不知如何是好,他想把钱退一部分给魏平,魏平肯定不会接受;想不这样做,又觉得于情理不合。

李达见李标左右为难,便感叹道:“魏大哥真是让我佩服啊,难怪好多人都想跟你一起做生意,原来你是这般待得人。李标,既然魏大哥诚心要这样做,你就别再推辞,也不要觉得过意不去,只要你们都有这种相互理解和体贴的真情厚意,何愁以后没有机会弥补他?人的一生难得遇上合得来的伙伴,所以,做事就要像这样光明磊落;还有,生意场上诚信是根本,千万不能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俗话说,仁义值千金,就是这个道理。”

李标和魏平觉得李达说得有理,不再推辞,都表示以后会合作得更加满意。

恰在这时,小影有说有笑的进来了,还带来一位比她约矮胖的女孩。

李达连忙热情让坐,指着魏平向小影介绍道:“这就是魏大哥,一个很会做生意的人,这次他带领李标做生意,一下就赚了万多块钱。”

小影听了,无不高兴的和魏平、李标打了招呼。又指着身边这位女孩对李达介绍道:“她就是张小红,两天前从广东打工回来,专程到这里来看我的。”

“哦,你就是小影经常提到的表妹呀,稀客,稀客!”说着,连忙给她俩到开水去了。

突然,李标看着张小红,惊喜地问道:“我们好像有些面熟?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张小红笑着回答道:“我也觉得我们在哪儿看到过。”

李标开始回忆起来,连忙说:“噢,我想起来了,几个月以前,我在广东渔场看到过你,莫非你在那渔场打工?”

“是啊,我正是在那地方打工,不过,我没在渔场。你为何才干那么几天就离开了?”

“唉,那活儿哪里是人干的?你想,半夜三更都要守在渔场,连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又热得要命,工资又低,生活也差,谁受得了?”

“那倒也是,又热又寂寞。不过,适应了还是没事的。”

“看来你还适应了噢?”

“我倒没有感受到,我的一个老乡就是干那活儿的,他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听说情况不是很好。”

“那你在那儿又干的是什么活儿?”

“我在一家电子厂打工;那个渔场的老板是我的堂姐夫,我趁放假时在那儿去玩耍过。可能就是在那里作客时,我们偶然见过面。”

李标点点头:“噢,应当是这样。”

听其言观其行,李达和小影打心眼里高兴,心想,这对李标来说不正是很好的机会吗?原来,小影对李标的婚姻大事也一直记挂在心头,想到自己的表妹张小红和李标的条件差不多,就想把表妹介绍给李标,于是,趁表妹这次回乡时,就约了表妹来这里玩耍,以便让李达评判一下。没想到,在没有通知他们任何一位知晓的情况下,他们居然在这种情况下见了面,并且一见面就很投缘,这不是天凑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