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雨人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部分(第1页)

肠子通到底,酷似烈马一般,只要顺着毛毛摸,让他感受到对他尊重和信任,一旦和你达成某种协议,他就会说一不二,绝对和你密切配合和协作。但要取得他对你的信任和理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必须委屈身份,和他交心谈心做朋友,主动帮他解决疑难问题和实际困难,甚至作好倍受他挖苦打击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再说,李达是什么人?就是喜欢和干毛嚼狗的人斗耐力和毅力,只要脸皮厚,不怕吃不够,扭到你龙友光死缠烂打,看你心肠到底有多铁!

在一个夏日炎炎的中午,李达来到龙友光的办公室。

那办公室同时也是龙友光休息的寝室,龙友光正要躺到床上去,见李达来了,便不冷不热的应付道:“正是大家休息的时候,你来干啥?”

李达笑道:“中午你也休息吗?”

“你这话是啥意思?”

“你认为是啥意思就是啥意思!”

“难道只有你们高贵的人中午才休息?”

“我没说你不高贵呀。按照你所说的意思,只有高贵的人中午才休息,那中午不休息的人就不高贵;我是个中午不休息的人,这不正好说明我是个并不高贵的人吗?而你却准备睡午觉,我看你才高贵呀!”

龙友光看着李达高兴的样子,又听李达这么一说,心头好受多了,但还是冷冷的说:“你来只能干坐噢,这里虽然是茶厂,可没有开水也。”

“哎呀呀,我知道你是个舍不得半匹茶叶半杯水的人,所以,我在屋里早就喝够了才来的。”

“我是那种连水舍不得的人吗?”

“如果你是大方的人,为何连开水都不烧一杯?”

“哎呀,我这人懒散惯了,不是舍不得,是不愿动。”

“这吗还可以理解。不过,我确实不渴,不需要喝水,只想抽中午来和你聊聊天,因为我知道你一个人在这里可能寂寞,再加上我们都是从农村生活过来的,我估计你中午没有睡午觉的习惯,结果还是让我猜错了,一来就影响你的休息。看来,只有等你休息好了之后再来找你聊天了。”说完李达就准备起身离开。

龙友光听说李达是从农村生活过来的人,对李达就产生了一种亲近感,连忙挽留道:“坐一会儿,坐一会儿,既然来了,肯定有什么事吧?何况,你还真说到我的心坎上了,我这人中午本来就没有睡觉的习惯,只是工人们都回家去了,我一个人确实没事做,天气又这样热,不睡觉干什么?”

“好吧,看来我们一定找得到共同的语言,还可能说得到一块儿。”

“那要看说些什么,如果说贷款和利息的事儿,我们肯定说不到一块儿。”

“不一定。不过,今天我们不提贷款和利息的事。”

“那说些什么?”

“想请教一个问题,我虽然人很年青,但对茶这东西却情有独钟,喜欢谈论茶经。你是个远近闻名的茶叶通,不和你谈论这些,在这小镇上还去找谁呢?”

“这你算找对了人。不过,一般人我都不会和他谈这些话题,因为和他们谈也是对牛弹琴。”说着,就起身烧开水去,态度就此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热情起来。。 最好的txt下载网

43 啃掉茶厂硬骨头(二)

夏天的水壮在电炉上的锑铁壶里,很快就烧开。龙友光拉开办公桌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包精制的新茶,对李达说:“这点儿茶叶是我清明节那天亲自选择采摘亲自配制而成的,今天让你尝尝,看你能否尝出特别的味道来。”一边介绍,一边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根拇指拈出一小撮递到李达面前:“你看这茶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李达仔细端详,果然不一般,只见黑褐色的茶叶,一粒一粒的,扁平的形状和大小如葵花仁般相似,而那沁人心脾的异香早已弥漫于整个房间。李达不禁直呼道:“还真是绿茶中的上品,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呢!”

“不仅你没见过,除了我自己,谁也没见过呢。”龙友光一边自鸣得意,一边取来一个洁白的陶瓷敞口杯,把茶叶粒往里一丢,只听得茶叶粒和瓷杯碰撞出干脆利落的清音,余音在杯中微微缭绕。

见李达一脸的沉醉,龙友光继续介绍道:“好的茶叶不过为好的味道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关键还在于泡茶的细节。这清明时节的茶叶非常柔嫩,开水的温度不宜太高,掌握在摄氏八十度即可;再就是不能一下就把杯子斟得满满的,掌握在三分之二即可。只有这样,泡出来的茶才会色香味俱全。”一边说,一边已经提起冷却了一阵的开水壶,倾注在陶瓷杯里。黑褐色的茶叶被开水一冲,旋即在杯子里打了几个转儿,然后就沉静下来,只见那杯子里的茶叶粒慢慢腾腾地松散开来,水也由纯白变得淡黄;茶叶在开水中进一步散开,茶水越来越黄里带橙;当茶叶复活出鲜嫩而浓郁的原形时,只见开水中呈现出全为三瓣的细叶,一律朝向空中绽放开来,整齐的竖立着,像在倾听李达和龙友光对它们的赞叹和品评似的;而那汤汁早已透黄得不带一点任何的杂质。

“喝得了。喝!”龙友光举起自己的茶杯,招呼道。

李达像龙友光那样,小心地举起茶杯,慢慢的放在嘴边,呷了一口,咂舌吟颂道:“好茶,好茶呀。世人皆说茶有道,我却把茶当饮料;今日领略龙兄茶,方知茶里藏玄奥!”

龙友光听罢,爽朗大笑起来,也附和而出:“我才不过初中生,不及李兄墨半升;若论茶叶情与经,敢比孔孟高五成!”

两人一唱一和,哈哈大笑,早已忘记身处茶叶加工厂的简陋办公室,沉浸于茶文化的情境之中。

李达又深深的喝了一大口,问道:“你这茶的色香味已经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没有批量的生产?”

“这是特制的茶,哪有批量生产的条件?”

“为什么没有这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