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雨人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部分(第2页)

然而,所有的人都没有放弃,坚决不放弃,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全力以赴。

转院,转院,马上往西南医院送!

一声呼啸,救护车调头而去,承载着最可爱的生命,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消失在农行所有员工模糊的泪眼中。

救护车离开了,大家都在心头默默的祈祷,但愿任大姐逢凶化吉,大家都相信吉人自有天相,好人一生平安,任大姐不会出事,任大姐一定会平安归来。

李达这时终于感觉到肚里再也支撑不住,一看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这才安排大家找地方吃晚饭。

可是,大家围坐在饭桌上,除了议论任大姐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关爱兄弟姐妹们,回顾着和她一起共事的开心事儿,再也没有别的话题。

晚饭终于开始,可谁也难以下咽。是啊,要不是任大姐突然发生这样的意外,也许还在小镇上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可是,此时,只能把酒问青天,明月有恙否?青天却不应,愁容锁眉头。

李达鼓起勇气对大家说:“同志们,不要难过,吃一点儿,多吃一点儿!”

可是,人人都只是意向性的喝一点儿汤,吃一点儿菜。

李达也一样,尽管早就饿得肚皮贴到背脊骨上了,却什么也吃不下;但他毕竟是领导,他必须坚强,必须撑起这个场面;他知道人人都在担心任大姐,可人人都没吃晚饭,如果再饿下去,可能谁也支撑不住。于是,李达命令道:“同志们,你们难道真的是钢铁长城么?你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气质哪儿去了?如果任大姐此时知道你们吃不下饭,她心里会更加难受,对她的康复一点好处也没有啊;如果认为任大姐是我们的好大姐,那么我们就大口大口吃饭,大碗大碗的喝酒!我们的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就是对任大姐最好的安慰!来,大家一起先吃点东西,再喝一点儿酒。”说着,带头吃起来。

大家这才不得不吃饭,可是,平常那种有说有笑的氛围连一点影子也没有,每一个人的心头都胧罩着沉闷的阴影,每一个人的手机都不时响起,尽都在关心和寻问任大姐的情况。

李达的手机再次响起,当他一听到对方告诉的消息,整个表情都僵硬了,把手机贴在耳边,好半天才极不情愿的告诉大家,其实,他不告诉,大家也已经判断出来:任大姐再也归不来了,任大姐已经和咱们永别了,那样的匆忙,人们连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

可是,人死不能复生,接下来,除了对她进行沉痛的悼念,还有别的办法么?

别提眼泪,别提友谊,别提悲痛,任大姐,你虽然走得匆忙,可你也应当含笑九泉了,因为,亲人来看你来了,县上的领导来看你来了,小镇上的农民朋友们来看你来了,人们都来看你这位倒在自己节日这一天的巾帼英雄来了。你还真含着微笑,安详的躺着,仿佛在说:老娘倒在为农民朋友服务的岗位上,这辈子值得!

可是,你知道么?同事们都这样互相安慰和鼓励,既然你要离开,就多想想你离开的不是之处,不要沉缅于你对大家的好处,因为,你如果真正对大家情深义重的话,怎么会离开大家呢? 。。

88。康复贷款(1)

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国力日渐强盛的情况下,国家在关注民生方面不仅想得到,而且做得到,除了特别对“三农”政策作出大刀阔斧的政策规划外,对其它各行各业也逐步从机制和体制方面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和调整。瞧,就在城口县,农业银行刚完成小额扶贫贷款的发放计划,又一项政治任务落到头上,那就是专门针对非农业人口中的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向他们发放康复贷款。是啊,农民这个最庞大的弱示群体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扶持,残疾人作为另类特殊群体,也应享受同样的政策扶持。这就是咱们的文化优势,几千年来,老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穷不可怕,怕就怕缺少公平和正义,怕就怕不能一视同仁。纯粹的农民也好,没有土地的非农民残疾人也罢,说白了,都是炎黄的子民,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手背手心都是肉,党和国家想方设法都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否则,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如何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康复贷款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但毕竟叫贷款,是贷款就必须偿还,千万不能等同于民政救济金。既然要偿还,还得掂量掂量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和信用状况,还得看他们到底在创什么业。对那些年逾六旬,缺乏偿还能力,对那些即使有偿还能力但社会口碑不好,好逸恶劳,道德品质和作风败坏,以及无所事事的残疾人,毫无疑问必须将其排除在贷款扶持之外。这就是康复贷款,既要同情弱者,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弱示群体的关爱,又要体现“嫌贫爱富”的金融特性,绝不支持邪门歪道,两者必须形成有机的统一,才能真正发挥康复贷款的作用和价值。

明确了这些原则和标准,康复贷款就可以和农户小额扶贫贷款一样,像光芒万丈的旭日一般,照耀着山山岭岭,温暖着那些身残志坚的人,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作为人类的尊严。康复贷款不仅可以带给他们尊严,还可以给他们增添创业的信心、勇气和希望,增添创业的斗志、精神和激情。

然而,一天下午,当再次翻看残疾人联合会交来的康复贷款花名册时,李达不禁仰靠在椅子上,陷入深深的沉思中,仿佛一大堆难题摆到眼前。他不是不愿意发放这些贷款,更不是瞧不起残疾人,而是看着这些名字,他真的犯难了,真的不知道这样的贷款放出去之后能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就在昨天同一时刻,那一幕情形仿佛还在眼前晃动。那是下午上班时,一位老太婆推着一把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位老头子,径直来到农行大门口。李达正好碰上,连忙热情的问道:“两位老人家来农行有什么事吗?”

老太太理直气壮的质问道:“你是农行的什么人?我来找李行长。”

李达关切的寻问道:“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助吗?我就是李行长。”

“哦,你就是李行长啊?你凭什么不同意给我家老头子放贷款?今天我就把老头子推来了,你们就看着办,国家都安排好了,你农行凭什么就卡着?”

面对眼前这位老太太,李达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她,但已经从信贷人员调查的情况得知,这位老太太是早年就出了名的悍妇和婆妇,横蛮不讲理,谁要是惹恼了她,不死都要脱层皮,所以,那些政府官员们宁可躲着她,让着她,也尽量不与她发生那些牵涉到她家利益的正面交流。如今虽然年近七十,但威风却不减当年,甚至依老卖老,比年青时还要过之而无所不及。

原来,五年前,他的丈夫因中风而瘫痪,从此只能靠轮椅走动。听说政府有康复贷款,老太婆哪里肯放过?推着轮椅就到了县残联,无论工作人员怎样解释,她也听不进去,不,她根本就不听,除非残联给他安排一点康复贷款。残联无奈,苦苦解释,说即使安排了,农行也不会发放。

老太婆问:“凭什么不发放?你不给我安排,你就知道农行不会发放么?如果安排了,农行放与不放,那是农行的事,你还能当农行的家么?”

残联说:“贷款对象有年龄限制,年满六十周岁以上的残疾人,不予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