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佛道禁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部分(第1页)

到了晚上,弘忍独自一人来到碓坊。慧能正在舂米,弘忍问:“米白了吗?”

慧能说:“米白了。但没有筛过。”

弘忍以手杖在石碓上击了三下,掉头便走。

慧能心领神会。到了三更,他便潜入弘忍的禅堂。弘忍正在禅堂中盘膝坐着等他,见他来了,便道:“休要多礼,坐下。我先传你《金刚经》。《金刚经》的经文中,隐有一套‘大金刚无上神功’,修此功法可成金刚不坏之身。但只有心中空明,得定慧真法者才可修练。悟性越高,修练越深,涅檠前身是不损之身,涅檠后身是不腐之身。你听好了。”

“是。”慧能合十倾听。

传法之后,弘忍再传慧能法衣,然后嘱慧能趁夜离去,觅地修练“大金刚无上神功”。

慧能问:“师父,弟子当隐蔽何处?”

弘忍道:“逢怀且止,遇会且藏。”慧能连夜走了。

第二天,弘忍不再上堂讲法,有弟子惊问:“师父今日怎不讲功课了?”

弘忍道:“吾道行矣!以后不必再问了。”

众人惊道:“法衣传给谁了?”

弘忍道:“能者得。”言毕即不再言语。

众人互相询问,突然发现慧能不见了,且法号中有一能字,于是断定弘忍将禅门至上心法及掌门袈裟传与慧能了。于是,众人便向南追去。

几百人分路追赶,追了一两个月,不见慧能踪影。为主的一拨人追到了大庾岭。

大庚岭在江西大余和广东南雄交界处,又叫大余岭,为岭北岭南之交通要道。古岭道异常地崎岖险峻,山高路险,涧深林密。众人追到岭前,从岭上传来阵阵虎吼,胆小的已经怕了。正待上岭,适逢地震,一时山石乱滚,吓得众人再没有过岭的勇气,便退回河北去了。

有一位慧明和尚,不相信这就是天意,继续追入岭中,居然被他追到了慧能。慧明是南北朝陈宣帝之后裔,当过三品武将,性气粗豪,颇有勇力。慧能见他追来,便说:“慧明,你若想夺传法袈裟,我给你好了。”慧能得了《金钢经》真传,于这法衣之类的身外信物,并不十分看重。须知佛门宗师,思维修为若不能在经堂服人,便身披本门的传法袈裟又能慑众么?

慧明见慧能将传法袈裟给他,为他这宗师气度所动,忙道:“我不是来夺衣钵的。因为师父传法给你,想来你已得真传,希望你能对我指点一二。”

当时禅宗和尚中流行一种“看话禅”的研习思维的方式,犹如中世纪西方的神学院之经院哲学。很多话题为和尚们经常探讨,比如:“父母未生我以前,我在何处?是什么本来面目?”更有“念佛是谁?谁在念佛?”这一类玄问题。一般劳苦者谁去思考?

只有唐代的庙中,和尚们不愁吃喝吃饱了没事干,习武的拚命想武功高强,习经文的拚命寻找自我或佛法。所以慧明追上慧能后,便问:“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

慧能答道:“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

慧明一听,顿时大彻大悟,礼拜而去。

慧能遵照弘忍的偈示,在广东西部的怀集与四会之间山野中,觅了一个大溶洞,一隐便是十多年时间。到他出山路过法性寺插话评判“风幡之动”这个古代议论话题时,他已经修成了金刚不坏之身。他的插话引起了法性寺住持印宗的重视,便邀慧能入禅堂祥谈,方知慧能便是佛门传说弘忍传为六祖的那个人。

道一寺主领着五叶和郭子岳二人走进六祖慧能的肉身宝殿。三人在殿外先行叩拜大礼,然后才极为恭谨移步入肉身宝殿,再行叩见大礼。

宝殿正中的法台上,盘膝坐着一位身穿黄衲衣,披红色袈裟的老和尚。他端坐在法台上,头微颔,目深垂,犹如正在入定。

进入肉身宝殿,道一寺主和五叶禅师各自叩拜上香礼毕,便各跪一边,各自念颂经文。

郭子岳跪在五叶身后,十分虔诚地俯伏在地。他已听五叶禅师讲过,这肉身宝殿仍是禅宗圣地,平日是不容任何入踏进半步的。如今他看见禅宗六祖慧能端坐在法台上,除了肤肌颜色比活人显得更深以外,竟完全与一个正在入定的老僧一般无二,他心中不禁顿时生出无比的敬仰和无限的惊骇。

慧能生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12年,即公元638年,涅槃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元年,即公无713年,人世寿七十五个春秋。

到郭子岳跪在这里,见慧能的肉身这一年,是唐敬宗李湛的宝历元年末(即公元825年),慧能六祖已经涅了一百一十二年了。用人世间通俗的说法,是已经死去了一百一十二年了。可他的肉身仍然盘膝坐在这间肉身宝殿的禅堂了,因为垂目,宽大的额头更宽,脸骨高大,使面容显得瘦削。可是整个脸上的神情显得庄严而详和,似乎正在参回思佛法,准备一席经演。

这种死后肉身不腐现象,别说是唐朝人郭子岳不理解而敬若神圣,就是再过一千多年,到了二十世纪科学发达昌明已经可以人工合成智能生命的时候,也仍然对这种人死后肉身不腐现象深感迷惘。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千年不腐的死后肉身,至今仍在广东韵韶关南华寺中,受中外香客膜拜和佛学参研者们的瞻仰。

两个和尚各自颂经后,道一寺主先觐言道:“禅宗嵩山少林寺护法武僧五叶,妄传金刚神功于行者郭子岳,尚可谅其乃是无识武僧,如今竟敢妄求六祖首肯。弟子无能规劝,求祖师恕罪。”

五叶禅师拜道:“肉身菩萨六祖在上,弟子五叶叩首拜禀。”

早年我禅宗祖师达摩圆寂前,曾作偈说:“吾本来慈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禅宗弟子均解不透一花开五叶这一句所指何事。弟子识见简单,加之中年狂妄,偕用了五叶一词作法号。如今老了,后悔莫及。想改也迟了。但弟子自入禅宗之门,六十五年从无二心,只要是禅门之事,弟子万死不辞。

数年前,丹鼎派道士赵归真在天台山杀我禅宗三名弟子,弟子数次追杀赵归真,均因武功比赵归真高不了多少,被他逃脱。更有甚者,两街功德使尉迟长孙,自以为昔年德宗皇帝封了他一个专管佛道事务的官职,便以佛门皇帝自居,视我禅宗弟子为帮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