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绣云仙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师又来援助三缄望红灯误认寺庙(第1页)

三缄辞别老道后,离开了续阳山的地界,又继续向前行进。

一路青松翠柏,云山碧水,景色十分宜人。

但三缄无心游玩,胸怀理想,时时念着良友,以求早日相见,可以互相切磋共勉。所以,在途中终日默默不语。

仆人见他面带愁容,因此问道:

“主人近日访友,风餐露宿不堪劳顿,难怪生起了病。也许是积劳成疾,导致精神萎顿,心慵意懒。”

三缄说:“你以为我不说话就是生病了吗?”

仆人说:“是。”

三缄说:“我不是生病,我是心里另有所思,只是不想把心事挂在嘴上而已。其实精神百倍,如继续策马前行,也是有许多力气的。”

仆人说:“你在想什么心事呢?”

三缄说:“我自从和五常会面老道之后,这颗心这个念,一直想着仙道。

但是又解释不清楚,古时有许多仙子,找不到师父来教导,都能无师自通。

其实指点入道的方法应该很简单吧,像转眼间婴儿成形便可神游天外。

我想如果古人成仙的愿望,不仅仅是求师的方法,如果师父找不到,求一良友也是很好的,只是良友很难相逢。

而且一开始初访七窍时,听老道说,以为其中可能是有奇缘。

但是已经过去了几个春秋,还是不能相见。难道我在大道中没有这样的缘分吗?

不然,为什么不能相遇,而且又是这么艰难呢?”

仆人说:“我自从跟主远行,所经历走过的路程,大约也有万里了吧。

看见世人不是居住在乡村,就是居住城市。有在桑田农地劳作的人,有全家在享团圆天伦的乐,这应该就是做人的道吧。

唯独我主还在遍访良友,或走江湖,或栖身寺观。途中经过的风风雨雨,让人心情到了苦不堪言的状态。

而且途中好几次都遇到妖魔鬼怪,险些丧命。

我觉得,求仙就是一种妄想,回归家庭才是正当的事。可以好好地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难道不好吗?”

三缄说:“不是你所知道的。人生这一身的躯壳,虽然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

但是,像一朵花一片雪。很容易凋零衰落,以至于消失的无影无踪。

等到了黄泉路上,作恶多端的人就会变成兽禽,遭受尽无边无际的苦恼。

如果有点小善的人,会很幸运的变化成人。

但是妻子孩子的牵绊缠绕,还有名利的束缚捆绑,心事还没有得成如愿,年事已高趋向衰败。

瞬间,又到了阴曹地府。

兜兜转转,什么时候有一个出头的日子啊?

我之所以求道,不怕路途遥远,不怕困苦艰难,不怕严寒风霜,就是为了求到做人的真谛。”

仆人听三缄这么一说,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

不久,看到前面有一所公厕,三缄因肚子不舒服,于是暂时停下来,在这里休息片刻。主仆二人随后吃好饭,又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