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东宫有娇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章(第2页)

齐荀多半也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没打算理会他,对跟前卫将军使了个眼色,卫将军便将已经苏醒了的知县带了上来。

这回,知县想晕也晕不成了,被卫将军按住肩头,跪在了齐荀跟前,问什么就得回答什么,刚才那三张纸上是他自个儿写的,如今只得将关乎许家所有的事情,都拱了出来。

一屋子的人该处理的都处理了,来时的两千兵马留了一批在衙门,临时从卫将军带来的将士中点了一人,先暂代衙门的差事,知县则是不能留在当地,得给着他们一块儿走。

许氏暗地里贩卖吴国人的行当,还得要知县一路揭露下去,想跑也跑不掉。

齐荀同卫将军几人关着门商讨了半个时辰的策略,将如今的形势分析出来,大致也猜到了前面将面临的是什么。

许家必须得连根拔起,贩卖吴国人到底是谁给的胆子,以齐荀的名义让吴国人流离失所的人又是谁。原本只是打算去陈吴两国收兵,却因为齐荀临时的决议,改了路线,没先走陈国,而是走了吴国,竟然就遇上了这等让人意外的事情。

若不是自个儿亲眼所见,齐荀又怎么能相信,自己以为的繁荣盛世竟然是这个样。

齐荀问了顺庆,往陈国的方向沿路可有发生什么,顺庆摇了摇头,说,“一路都很顺利,连个乞讨的叫花子都没遇到,百姓们的日子,也过得好。”

话里的意思,齐荀岂能不明白,只要放出了消息,齐荀太子要经过哪里,哪一处不都是事先准备好的,给你看的就是假象,想齐荀这种身居高位,平常百姓很难见到的人,若不是自己悄悄咪咪地出来,根本就瞧不见这个世界原本的模样。

这回,就看了个彻底,齐荀一时才想起了北三,若不是他,他怎会来这个地方。

北三早在热闹的那会子,就已经走出了大堂,蹲在一处拐角的砖墙底下,闭着眼睛养神。

脑子里时不时就会出现刚才的那一幕,师爷的那一剑,冲着狠劲儿刺过去,云水蓝的身影就对着剑尖,过了好久,北三的背部才靠着门框,慢慢地撑起了自己沉重的身子。

父亲曾经说过,王者切记感情用事,善良心软,本就是大忌讳,偏生北三的洒脱面相随了他爹,而内心的性子却随了他善良的娘。

掩饰的再好,一遇上事就能暴露出来,北三干脆也不想了,想就此睡一会儿,等齐荀什么时候想起他,自然会来找他。

齐荀同将士议事之时,安娴在屋子里走了一阵,觉得无聊也到了门外透风,晨起的阳光携带了微微的凉风,让人感觉不到凉,也感觉不到暖。

昨夜睡的并不好,且只睡了半夜,出来时安娴还捂着嘴打了一个哈欠,春季的柳条,已经垂吊在围墙边上抽出了新芽,安娴脚步往围墙边上,漫步目的地走着,绣花鞋上的珍珠随着安娴步子的摆动,发出了碎碎的脆响,蹲在墙角边上的北三听到动静,突地睁开眼睛,回头往侧后方瞧了瞧,一眼就瞧见那抹云水蓝的身影,北三并没有出声去打扰。

安娴一直走在院墙边上,瞅了那嫩绿芽儿好一会,心里就滋生出了掠夺的念头,不出意外,今儿齐荀从那屋子里一出来,立马就得赶路,一路上马车内闷的紧,若是折几根柳树枝装瓶用水养着,也能放上几天。

安娴想一出就是一出,当下提了裙摆就到了院墙边上,蹦跳了好几回,够直了胳膊才终于抓住了一根柳树的尖儿。

北三原本就没打算偷看,这地儿是他先来的,断没有想到会遇上安娴,更没有想到她会这样上蹿下跳的去折柳树枝,若是安娴没有露出现下这般张牙舞爪的猴急模样,他也可以出现,去替她折了柳树枝,如今他要是再出去,定会吓了她。

到了最后,北三这得挪地儿,想做贼一样的躲在了柱子后,等到安娴折了一把柳条枝,满意的离开了之后,北三才从柱子后走了出来。

傻愣愣地呆了好一阵,起初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是安娴。

平时看着挺温顺端庄的,呆在齐荀身边时,乖巧地如一只小兔子,今日怎的就跳脱了?

齐荀派人过来找北三时,北三脸上还挂着笑,自己的性子倒是与她相反,表面看似潇洒,不拘小节,但心里装的事情太多,压的他喘不过气,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

而安娴,今日那番无拘无束的举动,想必内心定是欢脱的,人心里装不下事,才能一辈子过的轻松。

北三从正堂进去,里头议事的人已经出来了,顺庆领着北三进了内屋,里头就只坐着齐荀,跟前已经摆好了两个茶杯,顺庆这方面一向做的很好,也不再需要两人自己动手。

顺庆刚退出房门,北三便难得正经的对齐荀行了个大礼,“草民见过太子殿下。”

齐荀抬起眼皮子瞧了他一眼,拿起桌上的茶杯,不紧不慢地说道,“你又不是今日才知孤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