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航空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部 晚上11 00次日凌晨1 30美国中部时间 9(第1页)

弗恩·德莫雷斯特机长叫的热点心已经送到了2号航班的驾驶舱内。是一位空姐从头等舱的空中厨房里端来的,看了让人食指大动,几位飞行员很快便一扫而光。德莫雷斯特咬了一口点缀着帕马森干酪的龙虾蘑菇饼,不由得啧啧称赞。

空姐们还和以前一样,想让那个年纪轻轻但是身材消瘦的第二副驾赛伊·乔丹多吃点儿,长胖些。她们专门给他多留了几样点心,用另一个盘子装着,在两位机长身后偷偷递给他。此刻,乔丹一边拨弄着给油阀门,一边嚼着咸香的酱鸡翅,两个腮帮子撑得鼓鼓的。

三位飞行员正在光线昏暗的驾驶舱里轮番休息,美味的主菜和甜品很快就会送来,跟公司为头等舱乘客准备的一样。机组人员唯一不能享受的头等舱待遇只有:喝佐餐葡萄酒和香槟。

和大多数航空公司一样,环美航空致力于为乘客提供美味可口的空中餐食。有些人认为,航空公司——就算是国际航空公司也不例外——应该专注于空中运输,机上服务只要能达到一般标准即可,不必在细枝末节上大费周章。比如,飞机餐供应盒饭就够了,用不着那么高档。但另一些人认为,盒饭水平的现代旅行已经太多了,航空公司应该提供更有格调的优质食品。提供这种飞机餐的航空公司收到的食品投诉少之又少。大多数乘客——无论是经济舱还是头等舱——都很喜欢这种飞机餐,吃得也津津有味。

弗恩·德莫雷斯特就是这么想的,他一边想,一边咂摸着肥美多汁的龙虾在唇齿间留下的最后一抹余味。就在这时,驾驶舱内的选择呼叫系统突然大声响了起来,无线电表盘的警示灯一闪一闪的。

安森·哈里斯皱了皱眉头。选择呼叫系统单独呼叫他们一次已经很不寻常了,一个小时内呼叫两次更是罕见。

“我们的号码,”坐在后面的赛伊·乔丹说,“要是查不到就好了。”

德莫雷斯特伸手打开无线电。“我来接。”

与纽约签派员相互通话确认身份之后,弗恩·德莫雷斯特就着一盏带罩小灯的灯光开始往消息簿上记录。消息是林肯国际的地区航运经理发来的,内容是:2号航班上有位……内容越记越多,灯下的德莫雷斯特神情也越来越严肃。最后,他用无线电快速确认记录完毕,停了下来,一句话也没说。

德莫雷斯特把消息簿递给安森·哈里斯,他接过来,凑到身边的一盏灯下读了起来。哈里斯轻轻吹了一个口哨,把消息簿从肩膀上递给了身后的赛伊·乔丹。

消息结尾处写着:建议返航或备降,请机长自行决定。

两位机长都很清楚,首先必须解决飞机到底由谁指挥这个问题。虽然今晚的飞行一直由安森·哈里斯掌控,德莫雷斯特只是代行第一副驾之职,但弗恩·德莫雷斯特同时还是航线检查机长,只要他想发号施令,安森·哈里斯也只能听他的。

此刻,哈里斯向他投来询问的目光,德莫雷斯特直截了当地说:“坐在左边的是你。你说我们怎么办?”

哈里斯快速考虑了一下,便宣布道:“我们返航,但要慢慢小坡度转弯掉头,这样乘客就不会察觉。然后,让格温·米恩找到他们担心的那个人,因为我们三个谁也不能到客舱去,不然会打草惊蛇的。”他耸耸肩,“之后,我们只能见机行事了。”

“好,”德莫雷斯特同意道,“你来调转方向。我来负责客舱的事。”他按下呼叫乘务员的按钮,总共按了三下,这是呼叫格温的暗号。

安森·哈里斯用之前一直在用的那个无线电频率呼叫了航路管制。他简明扼要地说:“我是环美2号航班。我们遇到了一点儿麻烦。请求准许返回林肯国际航空港,并用雷达导航引导我们从现在的位置返回林肯国际航空港。”

哈里斯当机立断,决定不在其他机场降落。开准备会的时候,他们就得知渥太华、多伦多和底特律因为大雪已经关闭了机场。此外,要对付他们担心的那个坐在客舱里的乘客,2号航班的机组人员需要时间。返回林肯国际正好可以为他们争取时间。

他敢肯定,德莫雷斯特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飞机下方6英里多的多伦多航路中心传来了管制员的回复。“环美航空2号,收到。”短暂的停顿之后,又传来他的声音:“现在可以左转,航向270。等候改变高度的通知。”

“收到,多伦多。我们正准备转弯,我们想慢慢地小坡度转弯。”

“环美航空2号,同意小坡度转弯。”

双方对答都很镇静低调,飞行员与管制员之间的交流一向如此。空中和地面的两个人都知道,沉着冷静才有可能化险为夷,慌张激动只会火上浇油。听到2号航班的请求,地面管制员立即明白他们可能或者已经遇到了紧急情况。在巡航高度飞行的喷气式飞机,不到万不得已,通常是不会突然要求返航的。管制员还知道,等机长准备就绪,一定会正式宣布飞机遇险并报告原因。在此之前,管制员不会问那些不必要的问题,浪费机组人员的时间,因为他们此刻一定正忙着解决眼前的紧急情况。

但是,无论航班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航路管制总会毫不犹豫地尽快满足。

现在,地面已经开始做相应的准备了。多伦多的航路管制中心坐落于离市区大约14英里的一座非常漂亮的现代建筑里。收到2号航班请求返航的消息后,管制员叫来了一位主管。这位主管正和其他区域联系,为2号航班清理前面以及下面紧邻的航路,为的是以防万一。之前刚把2号航班移交给多伦多中心的克利夫兰航路管制中心已经收到了提醒,正做好准备重新接管这架飞机。随后,克利夫兰会把这架飞机移交给芝加哥中心,而此时的芝加哥中心正在接收这则通知。

2号航班的驾驶舱内,机长正在接收新的航路管制指令。“下降至飞行高度层280。离开飞行高度层330请报告。”

安森·哈里斯确认收到。“多伦多,我是环美2号。我们现在正开始下降。”

在机长哈里斯的指挥下,第二副驾乔丹此刻正用公司的无线电系统向环美航空的签派员报告:航班决定返航。

通向前机舱的门开了。格温·米恩走了进来。

“我说,如果还想要点心吃,真抱歉,你们可吃不到了。你们可能没注意,我们还有几位乘客要照顾呢。”

“你不听话,我稍后再处理。”德莫雷斯特说,“现在,”他学着格温的英式口音道,“我们遇到了点儿小麻烦。”

从几分钟前收到林肯国际地区航运经理发来的那则消息到现在,表面上驾驶舱内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可实际上,之前那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荡然无存。虽然三位驾驶员全都尽力保持镇静,专注于眼前的工作,精神高度集中而且反应敏捷,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另外两个人的心态变化。眼下,他们必须担起责任,当机立断。正因为会遇到这种紧急时刻,航空公司副驾晋升机长之路才十分漫长,他们必须通过多年的训练,积累丰富的经验。飞行本身,即操控一架飞机,算不上什么难以企及的成就;商业飞行员之所以薪水颇丰,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娴熟的驾驶技能,还有飞行的大智慧。德莫雷斯特,哈里斯,包括还稍欠火候的赛伊·乔丹,此刻都在积极调动自己的这些储备。2号航班的情况还没有到千钧一发的地步,幸运的话,也许危机根本不存在。但是如果真有紧急情况,机组人员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想让你找一位乘客,”德莫雷斯特对格温说,“但别让他发现你在找他。我们有一份他的样貌描述。你最好把上面的内容全都读一下。”他把写有那则选择呼叫消息的笔记簿递给她。格温凑近一些,在他身边带罩子的小灯下看了起来。

飞机微微晃了一下,格温的一只手在弗恩·德莫雷斯特的肩头轻轻蹭了一下。他能感觉到格温就近在咫尺,鼻尖传来一股熟悉的淡淡的香水味。他朝旁边看了一眼,昏暗的光线下,刚好看到格温的侧影。她读那条消息时,表情变得十分严肃,但并没有惊慌失措。这让他想起,今晚早些时候,自己多么喜欢眼前这位姑娘——她个性坚强,举手投足间却又充满了女人味。刹那间,他想起格温今晚跟他说了两次,她爱他。那时,他就在想:自己有没有真的爱过谁呢?驾驭个人感情的缰绳一旦拉得紧紧的,永远都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但是,此时此刻,直觉告诉他,他对格温的感觉跟他所理解的爱情十分接近。

格温把那条信息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得慢了一些。

有那么一瞬间,他感到十分恼火,因为他和格温去那不勒斯的计划因为这一突发情况不得不向后延迟。随后,他立刻反省自己。眼下应该把工作放在首位,况且目前也只是延迟而已,回到林肯国际之后也许要等24个小时才能再次出发,但最终总会去的。他没想到那个炸弹威胁也许不会很快排除,也没想到这个危机不会像大多数危机一样顺利解决。

德莫雷斯特身旁的安森·哈里斯正驾驶飞机慢慢转弯,尽量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从飞行员面前的针球仪来看,他这个弯转得非常完美,操作精准。针球仪是飞行仪表中的老古董了,林德伯格当年驾驶“圣路易斯精神”号单引擎飞机连续飞行穿越大西洋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更早之前的老飞机用的也是这种针球仪,现代的喷气式飞机依然用它来指示转弯方向和侧滑程度。安森·哈里斯驾驶飞机转弯时,针球仪的指针微微倾斜,小球却停在中间一动不动。只能从罗盘和陀螺仪的读数变化上看出2号航班正在180度转弯返航。哈里斯刚才就说,乘客不会注意到飞机返航,他说得没错——除非有人此时正透过窗户向外张望,而且刚好对东西向航路与月亮星辰的位置关系非常熟悉,否则根本察觉不到。被乘客察觉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他们只能赌一把了。好在地面的景色被云层遮住了,没有人能看到并认出下面的城市。眼下,哈里斯开始降低高度,飞机机头微微降低,油门杆拉回最低进油量,这样发动机的声音变化就不会太大,和正常飞行时几乎别无二致。哈里斯此时正全神贯注,根本没工夫注意格温和德莫雷斯特在干什么。他的操作精准无误,堪比教科书上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