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碎在卷宗里的玫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部分(第1页)

了小博在无人时像妈妈一样抱我亲我的事。妈妈就说他心理有病,让我不要理他。

你现在怎么想的,害不害怕呢?

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每天都来看我。妈妈说她以后会好好保护我的,她要我像个男子汉,要勇敢。我不害怕,只想快点好起来,回到我的同学中去。我怕学习成绩落后,赶不上他们,那就糟了。

看着小强天真烂漫的样子,我真不敢相信这件案子会发生在他的身上,对于一个12岁的小男孩来说,今后人生的路还如此漫长,但愿他的心里不要留下任何阴影。

◎采访手记:

事件发生后,两个男孩所在学校的校长、老师都在认真反省。小博的班主任拿出了2002年底小博填写的一张表,他在上面写道:“我是一个遵守学校纪律,学习刻苦的人,从小就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长大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民主富强的国家。我一向是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掉自己的缺点,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老师说,小博给人的感觉是比较诚实、善良、待人有礼貌,在校期间没有任何违法乱纪记录,真没想到他会去杀人。

两校的老师都提到同一个问题,目前全市有数千学生的学校十来所,普遍没有一间心理咨询室,而每个学校的老师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法制宣传顾及得少,更别说聘请专家,解剖孩子们心中的结了。

一位副校长谈到,环境和心灵的不和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淤积成泥潭,一些意志薄弱的孩子深陷其中,很容易酿成惨案,在美国不就发生过多起校园枪杀案吗?现在中国的孩子营养跟得上,特别是在城市里,很多小学四、五年级的孩子就已长到了一米六七,老师跟他们谈话都要仰着头了,但孩子的心灵还是幼稚不成熟的。而很多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面前,往往显得躁动不安,逆反心理很严重,再加之看一些渲染血腥暴力和色情的书籍电视,唯我独尊,更容易出问题。这次发生这样轰动教育界,牵动千家万户的神经,在社会上反响强烈的事件,真可谓教训深刻呵。

家长难辞其责

一位主管品德教育的副校长给我谈了这样一种情况,他说他们学校有三分之一强的孩子父母是离异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普遍都有性格缺陷,要么胆大妄为,要么怯懦孤僻,特别是那些做生意家庭的孩子,父母自身文化素质就差,成天忙着去赚钱,有了钱又忙着去享乐,根本无暇去管孩子的思想和学习,一切都丢给学校。而学校学生多压力大,老师的精力也顾不过来。加上有的家长不懂事、不配合,老师一旦对他的独生子批评几句,他们就邀上七大姑八大姨的到学校来找老师扯皮,学校也很不好办。

很多老师都感叹说,在残缺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既自卑又自大,他们的心灵非常敏感脆弱,一点小事都可能使他们做出过激的反应。再加上得了顽症长期治不好,缺乏关爱时心理负担就更沉重。但越是不愿与人交往、性格孤僻的孩子,越渴望被关注、被承认。小博喜欢跟院子里的小孩子玩耍,就说明他在同龄人和大人那里得不到的东西,就只好到不大懂事的小孩子那里寻觅,而一遇到家长阻止,他就会不计后果地反抗……

该事件发生后,有位家长撵到茶馆去,告诉正在打牌的小博母亲,她儿子出事了。小博的母亲停止了搓麻将,却并没起身。因这位家长不久前火急慌忙地跑到茶馆来喊过她一次,说她儿子在街上跟别人打架,她跑去一看,根本不是自己儿子,因此,这回她也以为别人看花了眼。然而等到她明白过来时,一切大错已无可挽回地铸成了。

犯罪何时减少?

其实,在案发的当天,小博曾向几个孩子说过他的想法。他在游戏厅对同院子住的中学生小杰说,因为小强父母不准他跟小强玩,嫌他有皮肤病,瞧不起他,他就要报复大人。而小杰当时就求他不要杀小强,但小博叫他莫管闲事,不然要打他。小杰胆小害怕,也就没敢告诉家长,甚至还陪着他到学校去找小强。只是找到小强前他借故要上课,就溜走了,他也知道小博带了两把刀和一根棒,却始终没有告诉大人或报警。

“同性恋”男孩举刀向伙伴(5)

躺在医院里的小强身中12刀,最为严重的是颈部两处被刀割伤,伤口长达20多厘米,距动脉血管只差一毫米,他右手手指被割断,所幸没伤到内脏和骨头。小强当天就脱离了生命危险,小博的父母不好意思到医院来看望,只托人送来了5000元钱。

小强的父母虽然对所发生的事情感到伤心,但他们都鼓励小强要乐观坚强,一切都会过去的。小强的同学给他送来了无数的千纸鹤和幸运星,给他画画、表演节目,每天都到医院来看他。孩子们写来了情真意切的信,希望他早点回到他们温暖、可爱、热闹的大集体。小强的妈妈把同学们写来的十多封信当宝贝似的珍藏着,而小强的部分伤口已经开始拆线了,他在病床上边吃东西边跟妈妈撒娇,还像过去那样天真可爱,医生说小强不久就会康复出院。

在长辈们的宠爱中长到12岁的小强,也许至今都不明白小博为什么由爱生恨,又喜欢他又要伤害他。毕竟,他和小博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世,生活在两重天地里,人心的扭曲变态是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无法想象的,连他的父母都不能给他讲清这个道理。

采访至此,笔者对今年来亲手办理的二十起青少年犯罪案进行了统计。除盗窃案与去年同期相比无上升外,抢劫、杀人和伤害分别上升了25%、33%和38%,校园暴力案形势严峻,现有预防措施较单一。作者认为,学校建立完备的心理咨询室,社会公益机构吸纳更多的志愿者干预家教,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专家视角:

“爸妈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这是很多像小博这样的未成年人在严重越轨或者实施了犯罪行为后经常会说的。本书案例中每个孩子越轨生涯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由于家庭生活不幸福而导致的情感剥夺。

情感剥夺对儿童来说是相当有害的,他使儿童生活在极不幸福和情绪极易受到损伤的气氛中,这种生活经历妨碍了儿童的成熟。小博一岁多后就被其父母抛弃,与年迈的奶奶爷爷生活,在这种残缺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得不到关注和照料,他们自己的感情需要和欲望得不到满足,他们被父母、爷爷奶奶所忽视,结果是小博感觉没有安全感,变得充满敌意和恐惧,言语、行动都容易走极端。美国犯罪心理学家戴维·亚伯拉罕森(David Abrahamsen)指出,儿童的情绪不成熟和被忽视,就构成了反社会行为或者犯罪行为的基础。

许多像小博这样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他们父母没有对他们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甚至抛弃他们,而其他人也极端厌恶他们,小朋友不和他们玩,大人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这些“神经病”一起玩。学校教育人员也没有对他们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没有给他们爱和关怀。这些都使得这种儿童没有机会与成年人建立感情联系,没有对成年人产生认同,而是对成年人充满敌意和攻击性,使得他们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并且形成了多种心理缺陷,从而不断地把愤怒情绪向外界发泄,从而有可能进行大量的违法犯罪行为。

亚伯拉罕森认为,虽然家庭生活对成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对儿童来说更加重要,因为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他们在家庭中学习最初的与他人一起生活的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和活动奠定基础。由于家庭的内部气氛不同,家庭会使儿童形成积极的或消极的特质,这些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人表达爱、感情,还是表现出敌意和憎恨。

孩子需要食物、照料和保护,孩子更需要爱和稳定持久不破裂的家庭!

(王洁)

与“城市孤旅”手谈(1)

谭金土

王友,男,16岁,江苏泗洪人。职业中学学生。因强奸罪被判刑。

王友是个刚进城不久的农村孩子。他的父母都是进城打工的农民,而他,尽管已经在城里的职业中学读了两年,脸上还是有着区别于城市孩子的朴实、内向。我在看守所里见到了他。隔着冰冷的铁栅栏,他只是睁大着眼睛看着我,疑惑着自己的行为,无言以对。

他把恐惧写在脸上,他把羞愧写在脸上,他也把悔恨写在脸上。他低着头,只是沉默。

与这样的孩子交流实在是太困难了。他僵持着,我也尴尬着。

你有什么爱好?

上网,聊天。

那好,我们就来上网聊天,如何?

可是?

你担心无法上网是吗?我们会给你一台电脑,通过腾迅通建立对话联络,你可以把说不出口的话通过电脑传输给我。

好的。

“城市孤旅”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