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男儿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部分(第1页)

?br>

“卑职,卑职。。。。!”苏先生一张嘴,未语泪先流。站在旁边始终没说话的余常林见状,只好向朱八十一施了礼,大声禀告:“都督大人勿怪,长史的举动失礼了些,但也是为了替左军长远打算。眼下库里的钱粮,已经只够用十天的了。十天之后,左军将无一文铜钱可用,将士们恐怕也要饿肚子!”

“什么?!”朱八十一被吓了一跳,顾不上再去安慰苏先生了,瞪圆了眼睛追问,“怎么会这样?赵长史那边,又克扣左军的粮饷了么?”

“赵长史那边,倒是没有再克扣过咱们左军!”于常林摇摇头,如实汇报,“但是都督大人最近一段时间,又是给工匠发犒赏,又是拿铜料做管子,还花钱从其他人手艺人那里买各种不传之密,并且所定价格之高,前所未闻。故而左军的仓库,就。。。。。。。”

“那才几个钱?并且我又没让他们动粮食?!”不待于常林说完,朱八十一大声打断。最近急于把火器弄出来,抢在蒙元朝廷的军队装备火枪之前,先装备自己麾下的战兵身上。所以花钱是狠了点儿,但也不至于狠到那种地步,居然把左军的公款花了底掉!

“大人您的确没有让任何人动粮食!”于常林也不着急,慢条斯理地跟朱八十一算起了细账,“但赵长史那边划拨的军粮,是按每个战兵每天两干,辅兵一干一稀算的,偶尔能多出几石来,也屈指可数。但咱们左军,从上到下包括不用上战场的辅兵在内,可都是每天两干一稀。并且可以敞开肚皮吃,如此,日常粮食消耗就凭空多出了五成!以前手里有余钱,还能向商贩手里买一些。最近仓库里的余钱已经只剩下不到两百贯,而眼下正值青黄不接之时,粮价飙升数倍。两百贯铜钱所能买到的粮食,分到六千将士头上,每人连半斤都不到,一顿饭也就完了!”

“要这么多?那上次李总管发给左军的赏钱的,除了分下去的,应该还剩一些吧?”朱八十一听得额头一阵阵发木,不甘心地追问。

“上次李总管颁给左军的犒赏,按照都督的命令,给战死的弟兄家里每家发了五贯烧埋钱,给重伤致残的弟兄每人发了四贯。剩下跟在你身后去杀低的将士,只要活下来的都是每人三贯。再加上这段时间打造手雷的开销,修理铠甲的开销和为将士们打造兵器的开销。。。。。。”于常林一边说,一边慢慢翻开账本。一行一行指给朱八十一看。

“行了!”无论是二十一世纪的宅男朱大鹏,还是十四世纪的杀猪汉朱老蔫儿,对账本儿都没什么兴趣,只草草扫了一眼,便觉得头晕脑胀。叹了口气,大声道:“没了就没了吧!老苏,你去我府里头看看,还有什么古玩字画能拿出来卖的,就都拿出来卖掉算了。那东西又不能吃又不都能穿。。。。。”

“徐州这一带的字画行情,都快让您给砸到底了!”苏先生立刻像装了弹簧般,从椅子上跳起来,大声抗议,“再好的古玩字画,像您这样敞开了卖,也卖不上价钱啊。况且怕蒙古人打过来屠城,徐州一带的富户都抢着往别处搬家。哪还有心情再买什么古玩字画收藏?!”

“那就找几名可靠的弟兄,带到其他地方试试。总不会到处都在打仗吧?!”朱八十无奈地挠了下脑袋,悻然说道,“要不然,你看看我名下的地?上次李大总管不是给我分了一万多亩呢么?你们到牙行挂个号,看有人买卖有?”

无论是芝麻李还是赵君用,对收集土地都有非常强烈的癖好。而在城破当日,徐州城最大的那批地主和牧场主,蒙古达鲁花赤和一众汉官们,被格杀殆尽。这些家伙多年来所抢占的田产,也就全都落在了红巾军手中。芝麻李不忍心让这么多田地都抛了荒,在开春之后,就干脆按照职位高低,给每名千夫长以上的将领分了一大块。而朱八十一又因为两次战斗中都居功至伟,所以一个人名下累计就高达两万多亩,把分给左军的所有高丽俘虏全押去种地,都种不过来!。

按朱八十一自己的想法,这些土地与其种不过来在自己手里荒着,还不如卖给别人。谁料他的话刚一冒头,就立刻被苏先生给打了回去,“徐州城外荒地有的是,大总管给流民们只定了两成的赋,谁开出了算谁的。眼下大伙开荒还开不完呢,谁会花钱买地!况且这时候买地,等朝廷的兵马打过来怎么办?那帮蒙古朝廷的官老爷,谁会认咱们红巾军治下做的交易?!”

古玩字画卖不上价钱,地没人买,这左军大都督的日子,也忒地难过!

第四十七章 赚钱的捷径

第四十七章赚钱的捷径

芝麻李和彭大等人都是农民出身,非常清楚这个时代底层老百姓最痛恨的是什么。因此把田赋直接降到了两成。并且贴出榜文来公开鼓励开荒,只要每个男丁所开垦的荒田不超过一百亩,按亩产两成缴纳田赋给义军,徐州大总管府就承认他对这片土地的拥有权。可以买卖,也可以自行留给子孙。

因此开春之后,徐州周边已经涌起了一股开荒种地的热潮。几乎所有流民,只要还拿得动锄头的,都下地开起了荒。各支部队里的辅兵,忙完了训练和公田里的事情,也都在月光下挥汗如雨。如此一来,原本就卖不上价钱的田产,价格愈发一路走低。相对应的,佃户们的身价,却因为大量新增耕地的出现而扶摇直上。

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朱八十一这个义军中的新贵却犯了愁。手里大片土地卖不出去,种又种不过来。而左军这边还在等米下锅。。。。。。直急得两眼冒火,狠狠拍了下桌案,大声抱怨:“这不成,那也不成,那你们两个说怎么办?!左军这么大的家业,总不能事事儿光让我一个人拿主意吧!”

苏先生闻听,就立刻又要跪下去辞职。朱八十一气得一把拎起了他,没好气地咆哮:“别拿辞职的话说事儿!你这辈子,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

咆哮完了,又觉得此话歧义太大。便放缓了语气,低声说道:“我知道我最近花钱的确狠了些,也没跟你商量。但我也是为了咱们这些人的将来。上次的战斗你也参加了,知道蒙元的将士是什么样子?若不是在最后关头咱们偷袭得手,这徐州城上下,早就被给屠成一片白地了!有谁还能活到今天?!所以在军械上面,该花的钱无论如何都不能省!否则咱们兵不如人家精,粮不如人家足,眼下又没什么绝世名将带着。再不赶紧弄出一两件保命的利器来,不是纯等着挨剁么?!”

苏先生心里其实也知道朱八十一如此大把大把的花钱,是为了再弄出几件像手雷那般可以逆转乾坤的利器,以备不时之需。他先前之所以闹着撂挑子,主要是因为对方花钱的时候没跟自己做任何商量,心里头觉得失落。此刻听朱八十一说得坦诚,便叹了口气,低声回应道:“话虽然是这个道理,但是都督也应该量入而出。否则,没等您的神兵利器弄出来,左军先断了顿。兵都饿跑了,纵然有了利器,您又拿给谁用?!”

“我不是最近没注意么?”朱八十一讪讪地笑了笑,主动承认错误。“最近的确花钱花得狠了,以后会注意一些。那个,府里的古玩字画,真的卖不出去了么?”

“眼下行情太差,肯定卖不上价钱!”见自家主公如此从善如流,苏先生无奈地叹了口气,低声回应,“我先让人带上幅字画去扬州那边看看,如果有行情的话,也许还能救几天急。不过。。。。。”

抬头看了一眼朱八十一的表情,他继续说道:“不过这终不是长远之计。要想继续让弟兄们每天都能吃上两干一稀,都督最好再想想别的弄钱路子?!”

“有什么路子,你们两个如果能想到,不妨说出来听听!”朱八十一知道对方是为了自己着想,点点头,虚心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