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水中蓼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部分(第3页)

这时,有一个人从牙市那边走过来。她低着头,鞋底在地上磨蹭,一步一拖地朝茶摊走过来。

摊主显然对这个人熟悉多了,她主动扬声招呼:“老四,过来坐。”

那人走到茶摊边,像倒下来一样瘫坐在凳子上。

摊主一边拿了凉茶递到她面前,一边关心地问道:“怎么了?”

“唉……”被唤作老四的女人叹了口气,拿起茶碗喝了一口,没答话。

“又是那丫头的事情?”摊主小心翼翼地问道,见她没否认的意思,又继续说道,“老四,不是我说,你一直这样怎么成。我也没叫你昧着良心做事,你不顾自己,好歹也顾下家里的孩子。哪个牙婆像你这样……”摊主絮叨个没停。

“我也想啊……”老四慢慢叹了口气,说,“但是我就是狠不下这个心。你不知道,那丫头的弟弟瘦得就跟竹签一样,走起路来都摇摇晃晃,我实在是……唉……”

一旁的殷碧涵才吃完第一个丸子,顺口插话道:“怎么了?什么丫头?”

老四垂着头不说话。摊主看了看她,突然想起来两人还不认识,说:“老四,这是朱郎中府里的管事殷碧涵。小殷,这是我朋友黄老四,是个牙婆,你叫她老四好了。”

两人才点头致意,那摊主转向殷碧涵解释道:“老四前些日子买进来的丫头笨手笨脚的,被人家退了两回了。她又不肯把事情做绝,所以倒成了她自己的拖累。”

“哦。”殷碧涵多看了老四两眼,想了一想然后说,“我想起来了。怪不得眼熟呢,前两日我坐在这里听见,是不是那个打烂花瓶的那个?”

老四抬头看了看殷碧涵,这几日彷佛也见到过几回,便点了点头。

“可惜,可惜。”殷碧涵摇摇头,有些感叹似地自言自语,“这么个孩子竟然只卖五两。”一边说,一边低头拿起丸子咬了一口。

摊主和老四两个听她无心的一句,立时面面相觑。老四开口问道:“五两……很少吗?”

殷碧涵一怔,抬头看着两人,似乎这才发现自己竟然把话说出了口,于是笑了笑说:“没什么。”

摊主看了老四一眼,她因这几日和殷碧涵闲聊过几回了,到底熟悉些,主动开口问:“有什么不能说的?不过是闲聊而已。”

殷碧涵抬头看看摊主,再看看老四,放下茶碗,正色道:“那日,我隐约听见几句。那个女孩子读过书,此番是为了家里的弟妹才卖了自己。但是到别人那里没几日就打碎了花瓶。所以叫人退了回来。可是这样?”

见老四点了点头,殷碧涵也不待她问,继续说道:“照我听到的,她做粗使的丫头是大大不妥。一来,她能认字就证明原来家境不错,可见是个鲜少做活的人。二来她又是才从遭灾的地方出来,身子想必是弱些,粗重活计是做不动的。但是她身为姐姐,为了弟妹肯自卖自身至少是个有担当的,加上读过书认得字,绝对不止这个价钱。”一边说,一边比了五的数字。

老四和摊主听得愣愣的。摊主不由问道:“那照你说,你能卖多少银子?”

殷碧涵笑得笃定,慢悠悠地说:“十五两,七年。”

老四这边是五两卖一辈子,而殷碧涵却脱口而出三倍的价钱,时间却只有七年。

摊主顿时不信,她道:“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你敢保证?”

殷碧涵笑了笑也不答话,自顾低头吃丸子。那镇静的样子,反倒比满口信誓旦旦的要让人相信些。

殷碧涵喝口茶,然后又继续说道:“其实这做牙婆,最讲究的是看人的学问。像遇上之前那家找丫头的,就要面相老实手脚粗壮的。要是给小姐找小厮,没娶亲的自然要清秀些的。如果娶了亲的也找样貌好的,那简直就是讨打了,郎君主夫定然是不依的。”

殷碧涵最后一句话,逗笑了两个人。

“说得头头是道,听上去倒像是该吃这口饭的人。”摊主伸手拍了拍老四的肩膀笑说,“比你强多了。”

老四也连连点头笑称是。

“说笑了,这口饭哪是那么容易吃的。”殷碧涵失笑,然后说,“要做牙婆先得有保人,不然官府那里就不成,之后,还有声望、本钱和人脉。不瞒两位说,我还真是打过这个主意,不过是好说不好做,难啊。”

“这倒也是。”摊主一下子闷了下来。

老四一直没有说话,看着殷碧涵仔细听她说,一边听还一边暗暗点头。做牙婆这一行,她知道自己就是缺了就是这份眼力和见识,有时候即使想伸手帮人也做不到。听殷碧涵说有兴趣却无法入手,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一双眼睛顿时亮起来,灼灼地盯着殷碧涵。

殷碧涵看到老四的表情,眼中闪过一丝得色。她脸上未露分毫,对老四说:“说实话,我其实很想试试自己的能耐。这样如何?就刚才那宗,如果凭我真能卖成十五两。那多出来的佣金我拿一半,如何?”

殷碧涵连着几日在牙市这里转悠,自然不会白费了时间。从行规到牙婆的人数,品性,都打听得八九不离十。从其中挑中老四这个人之后,她还特意到茶摊来了几次。不仅因为茶摊是老四经常来的地方,茶摊的老板和老四交情也是不错。而且,她提出的方法也对老四有利无害,就在她以为一定会成功的时候,老四憋了半晌,却说:“我——让我想想……”

殷碧涵心中疑惑,只是脸上不能露出来。她甚至不能着急,只是笑了笑,似乎并不甚在意地说:“那是当然。”

摊主听殷碧涵的话也觉得不错,听老四这么答有些不高兴。她正要说话,却听老四对她低声说:“总得问问‘西市风’……”

西市……风?

殷碧涵第一次听见这个名字,也不知道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什么地方的名字。只是老四才提了那么几个字,原本甚是赞同的摊主也立刻闭口不说,殷碧涵便立刻知道这西市风肯定是有些来头了。

该做的都做了,话也出了口,只是成或不成,却还是难说。

也许就白搭了几天时间的殷碧涵也不着恼,她结帐之后,一句话不多说离开了茶摊。

作者有话要说:№12 网友:三七 评论:《水中蓼》 打分:2 发表时间11:2008…09…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