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标准商务礼仪课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部分(第2页)

滕文公待孟子如上宾,事无巨细都要请教他。孟子的许多重要思想都是在滕国期间发表的。孟子帮滕文公在滕国实行了仁政,但滕国只是个小国,而孟子的目的是要把仁政推行于整个天下,光靠滕国的力量是办不到的。

正在孟子为此苦恼之际,千里之外传来了魏国梁惠王招贤纳士的消息,孟子便毅然离开了滕国,去了魏国。孟子来到了魏国大梁。梁惠王一见到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大概有什么法子对我们魏国有利吧!”

孟子听到梁惠王劈头就问利,很不高兴,马上针锋相对地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

假使大王总想着怎样使我国有利,大夫总想着怎样使我家有利,士人和百姓也总想着怎样使自己有利,这样全国上下都互相争利,国家就危险了。”孟子的一番话令梁惠王无言以对。

孟子认为仁政是最好的强国之道,他反复向梁惠王宣传,希望通过梁惠王实现自己的仁政理想,但梁惠王却一心只想用战争手段向齐国、秦国报仇雪恨,收复失地。

孟子在魏国虽然一直受到礼遇,但他的主张并没有被梁惠王采纳。两年后,梁惠王去世了,梁襄王即位,孟子认为他是个没有作为的人,便离开魏国重返齐国。

初到齐国,孟子对在齐国实行仁政充满了信心,他对刚即位的齐宣王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一天,齐宣王和孟子在宫中闲聊,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和晋文公他们的事情,先生可曾听说过?”

孟子冷冷地回答:“我是孔子的信徒,从不称颂齐桓、晋文霸道的事。如果你一定要谈一谈,那么,就谈谈如何统治天下吧!”

齐宣王说:“也好。先生就给我谈谈怎样才能统治天下吧!”孟子点点头,回答说:“安抚百姓才能统治天下。”齐宣王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抚百姓吗?”孟子马上回答:“可以。”

齐宣王好奇地问:“你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孟子于是从分析齐宣王不忍堂前祭祀的牛被杀,而改以羊代替是仁爱心的表现入手,把齐宣王的兴趣引导到关于仁政的讨论。

齐宣王完全被孟子的高论所折服,他说:“我个人思想混乱,不能达到你所说的境界。希望先生辅助我,明明白白地教导我。我虽不聪明,也愿意试一试。”

齐宣王拜孟子做了齐国的客卿,参与议论朝政,当话题讲到王天下的道理,他还有兴趣听,而当讲到仁政的具体措施和反对兼并战争,他就毫无兴趣了。

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燕王让位给相国子之之际,派兵攻燕灭了子之。伐燕之前,齐宣王曾征求过孟子的意见,孟子支持出兵进行一场仁义之战。

平息燕乱后,孟子本以为齐王会安抚百姓及为燕人选置明君后就撤兵,谁知齐王不但不撤兵,还对燕人大施###。至此,孟子对齐宣王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彻底破灭了,他辞了卿位,回到家乡,教课讲学,著书立说,为后代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结果导向而非过程导向(3)

邹忌谏齐王

齐威王即位9年,从不上朝,不问国事,齐国一片混乱,韩、赵、魏、鲁等国见机纷纷攻打齐国。边关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传到国都。齐王仍不闻不问,照常吃喝玩乐。大臣不断进谏,齐王于是下令,凡是来进谏的人,一律不准入宫。

这时,有一琴师邹忌,求见齐威王献上琴艺,齐王大为高兴,立即召见。邹忌在条几上轻轻放下琴,然后端坐在琴前,他先熟练地调好弦,定完音,就把双手放在琴弦上,做出抚琴的架势。齐王呷了口酒,闭起了双眼准备听琴,可是久久听不到琴声。

齐王睁开眼看见邹忌仍摆着弹琴的模样,大为奇怪,问:“听说先生很善于弹琴,可是为什么抚琴不弹呢?”邹忌说:“我不光会弹琴,还懂琴的制作,精通弹琴的道理。大王是否想听听?”齐王有了兴趣,对邹忌说:“寡人只听过别人弹琴,却从没听过什么弹琴的道理,不妨说来听听。”邹忌于是娓娓道出了一番弹琴与治国的道理。

齐王听着听着有些不厌烦了,说:“先生的琴理讲得很好,但寡人还是想见识一下你弹琴的真本领,请弹一支曲子吧!”邹忌看着大王,慢吞吞地说:“我是个琴师,弹琴是我的本行,现在我抚琴不弹,大王你不高兴了吧?大王你的职责是管理国家,应该以国事为重,如今大王不理国事,与琴师抚琴不弹有什么两样?我不弹琴,大王不高兴;大王抚着齐国这部大琴,9年来不弹一曲,恐怕齐国的老百姓也不高兴吧?”

一席话,说得齐王满面羞愧。齐王诚恳地对邹忌说:“我明白了,请先生帮我一起弹奏齐国这张大琴吧!”

第二天,齐威王请邹忌进宫谈论国事。邹忌提出了一整套治国安邦的措施,例如:重用贤能,明辨是非,责罚严明,训练一支强大的军队等等,邹忌还劝齐威王要洁身自好,不要放纵酒色。

齐威王听了很高兴,拜邹忌为相,辅佐自己整顿朝政,终于重振了霸业。

与金钱有关

我曾看过一个很美的故事:有两个颇有修行的喇嘛,来到了一条大河边想渡河,其中一位喇嘛为了向另一位喇嘛展示自己修行的神通法力,就光着脚从河面上走到对岸去,然后回头露出颇为得意的笑容。

另一位喇嘛见了,只是不慌不忙地走到河边,付给船夫一块钱,便乘船到了对岸,先到对岸的喇嘛颇为困惑地问:“你这是哪门子神通?”后到对岸的喇嘛回答说:“如果付一块钱就能渡河,为什么还要使用神通法力呢?”

据说,这位付一块钱的喇嘛名叫克里希纳。在拜访高层顾客时,我们也经常像那位神通广大的喇嘛一样,急于表现一番,可是对于高层顾客而言,那些天花乱坠加上花拳绣腿,都是中看不中用的班门弄斧。

所谓打蛇打七寸,拜访高层顾客的话题,要能切中要害,最好就是拿出数据来,而最好的数据就是金钱。

我曾拜访过一个顾客——AF公司,向他们信息室的主管建议:不必多花钱就能更换一部速度快4倍、容量大10倍的电脑,结果报告到了决策主管中心主任那里被回绝了,回绝的理由是:没有预算。

我一听是因没有预算而被回绝,仔细推敲了一下,明白了一个道理:信息室虽懂换机不用多花钱,却不懂财务;财务室虽懂财务报表制作,却不懂规划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