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翡翠匣传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部分(第1页)

()好看的txt电子书

车到终点,安子奇和信风又换上另一辆车,这样连换数辆,到最后连安子奇本人也搞不清到了哪里,反正直到天黑,车辆才在江西的一个小城停下。

住进不要身份证的旅馆,确定周围没有人偷听,安子奇便对信风说:“信风,你跟了我也有几个月,我一直对你没有十分照顾,感到很是难为情。你是武山道长的徒孙,也算是大风堂的人,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大风堂的事情讲给你听。假如你觉得还是回大风堂好,你完全可以离开我回武夷山,假如你觉得一定要跟我,你完全可能会像我一样,成为大风堂的敌人。”

信风惊讶地望着安子奇,没想不到安子奇竟会说出这样的话,安子奇继续说:“悟本道长已经在前几天去世,这是大风堂的大事,你应该有权力知道。”

信风从没见过悟本道长,只是在师祖的口中多次听到,知道悟本道长是大风堂的主持。现在猛然听到悟本道长去世,虽然吃惊,毕竟没有见过,也谈不上伤心,脸上惊讶要远远多于悲伤。

“本来你师祖武山道长是由悟本道长亲自任命为大风堂的主持,只是由于悟本道长的去世,大风堂的别人把你师祖从主持的位置上赶下来,现在你师祖已经回到武夷山,我也成了大风堂的敌人。你如果继续跟我,也一样会是大风堂的敌人,你考虑一下,是回武夷山,还是继续跟着我?”

信风的想法很简单,虽然年幼,其实还是很早就看出安子奇的心神不定,不过信风从小就受的武山道长的教诲,讲的就是对师祖师父忠诚,武山道长让他跟安子奇,他心中就把安子奇当成唯一要效忠的人。听到安子奇的意思是问他想不想回武夷山,信风马上说:“安先生,我从武夷山出来,就已经打定主意决不回武夷山,安先生要我也好,不要我也好,反正我是跟定安先生。

武山师祖是个好人,我当初就听武山师祖说过,说是悟本道长所以年过百岁还在操劳大风堂的事,就是因为大风堂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大风堂,武山师祖也曾感叹,说是尽管在大风堂辈分尊贵,可根本没有能力驾驭大风堂的人。

安先生,我看悟本道长把你收为徒弟,说不定就是要安先生去整顿大风堂。我虽然跟安先生没几天,可我觉得安先生像武山师祖一样,是个好人。要是安先生能去整顿大风堂,大风堂今后一定会,会成为江湖上最厉害的。”

信风的话相当有道理,难道悟本道长找到自己,除了赠送财产,还亲自在百岁高龄传授武艺,就是为了今天让自己去整顿大风堂?

…………

强烈推荐::逐沉的《狐媚公子》

卷二 初出江湖 第十八章 两封遗言识身世

拿出小金铃,安子奇仔细端详一下该如何动手。既然马围已经说出这金铃仅仅是几十年的产物,把小金铃毁掉也是情有可原的。

金铃的壁不厚,安子奇稍为一用力,金铃就裂开了大口子,蜡丸从裂口骨碌滚出,掉到安子奇的手上。

仔细并且慢慢把蜡丸表面的蜡去掉,再慢慢把团成一粒的薄纸抹平,大如巴掌,薄如蝉翼的纸上密密麻麻写着不少字,仔细看来,才知道纸上写得是一封信。

才看了开头几句,顿时让安子奇惊奇得差点跳起来,想了多少时候的亲人留言,竟然是悟本道长在二十多年前写给一个素不相识人的信。

信的开头是这样的:“我不知道收到我的信的人,是不是我想要找的人。如果不是,那我的信对你没有任何用处。”

之所以知道是悟本道长写的信,是因为安子奇看到信的开头有点莫名其妙,觉得完全不像是一个即将遭到灾难的父母写给儿子的信,于是他转而看最下面的落款,才看到极其细小的两个字:悟本。

当年肯定是悟本道长把自己抱到现在的父母家里,可悟本道长既然已经把自己找到,为什么却没有当场就把曾经留信的事讲出来?难道是悟本道长忘记了。还有,假如父母在当时就把金铃以及蜡丸里的信都毁掉,岂不是谁都收不到?那悟本道长为什么还要留下这样的信。

抱着怀疑,安子奇继续看下去。

“如果你是我要找的人,如果你有那枚铁戒指,那么请你去应该曾经去过的地方,在贵州的那座小洋楼。在那座小洋楼的东面,也就是平台的顶端,有一块上面刻有四三一的石板,石板下有我的留言,也有你父母的遗物。

我要说的一切,都在那块石板下,可能你会很奇怪,为什么我不能在这里说清,其实只要你找到石板,你就都会明白的。”

下面就是:“悟本,庚午年写。”

看来真的是悟本道长写的,悟本道长既然能遇到任老伯,并将铁戒指留给任老伯,自然会知道任老伯在贵州的小洋楼。只是安子奇还是有一点搞不明白,悟本道长怎么就会知道小金铃一定会落到他手上?

悟本道长是在庚午年写的信,安子奇到旅馆服务台去查日历,按悟本道长的年龄,一生中遇到过两个庚午年,一就是二十五年前的庚午年,还有就是八十五年前的庚午年,显然这封信是在二十五年前写的,当时安子奇正好才一岁。

把信读了三遍,直到几乎能把信都背出来,安子奇才把信仔细收好,然后躺在床上默默思考。

从信想到铁戒指,又从铁戒指想到任老伯的隐形书,然后再想到悟本道长的热情无私,想到灵灵所说的大风堂的变故。慢慢这些回忆串成一条线,突然安子奇头脑里仿佛闪亮了一下,再仔细回想一遍,安子奇终于明白了悟本道长的苦心。

显然悟本道长早就发现那只翡翠匣,只是因为翡翠匣缺少机纽无法打开,悟本道长也就没有把翡翠匣占为己有的想法,只是在一旁注视,希望有人能找到翡翠匣的机纽,然后悟本道长就可以在一旁轻松加以夺取。

()好看的txt电子书

当然也有可能是悟本道长并不想夺取翡翠匣,不过悟本道长知道翡翠匣在什么地方应该是肯定的。

然后就是悟本道长发现自己已经年老,想在大风堂寻找自己的接班人。可是突然发现对明朝皇室有绝对忠心的人相当少,也许是根本就没有。因为时代变了,就算是大风堂从小培养的,在当前的世界,让一个人还忠心地为六百年前就衰败的建文后裔去效力,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悟本道长在接班人的问题上陷入绝望,结果就是决定把多年效忠的建文后裔直接请出来,把大风堂交给建文后裔去掌管,这样他也可以了结大风堂的誓言,可以在去世后毫无羞愧地去见祖先。

当然悟本道长也会想到万一他去世后建文后裔不能可能会掌住大风堂,所以悟本道长又留下另一个遗言,让建文后裔一旦遇到麻烦,就可以去找他的遗言。

而安子奇应该就是悟本道长要找的接班人,明朝建文帝的后裔。悟本道长用来解救或者帮助的遗言,应该就是藏在贵州小洋楼的石板底下。

看来悟本道长是笃信天命,完全把大风堂的未来寄托在上天的安排上。也有可能是悟本道长在无奈之下的选择,既然大风堂迟早会被逐利之徒吞没,还不如把他寄予上天,如果上天不想让大风堂灭绝,自然会有建文后裔拿到他的铁戒指和遗言。

悟本道长精心布下一串线,而安子奇就是沿着这条线一直在跌跌撞撞的走。

至于这条线的旁枝,也就是那些和翡翠匣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安子奇无法推测是不是同样是被悟本道长所安排。

安子奇在心里给自己鼓劲,但愿这些推测都是合理的。他马上就会到贵州那座任老伯曾经住过六十年,又被自己亲手炸掉的小洋楼旁去取出悟本道长在二十五年前藏下的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