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辛亥军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部分(第2页)

乔宇微微一笑:“太炎先生,我们要合作总要有共同的政见吧,总不能像历史上的朋党一般光为了利益联合到一起吧,我想请教太炎先生是怎么看日后的政治走向呢?”

“乔都督这是要考校我啊,那我就献丑了,简单的说就是八个字革命军兴,革命党消,如今天下革命大势已成,眼看满清就要覆亡,可谓是革命军大兴,那下一步该如何办呢,很简单民主建国,确立宪政,施行共和体制,而施行共和体制最关键的就是建立政党,靠政党轮流执政,就如同欧美一般。

而现在的革命党是不是真正的政党呢?以我看来还不是,江湖会党习气严重,派系众多,缺乏共同的政治信仰,起初大家都是为了推翻满清,现在满清即将灭亡,这个前提失去之后,各个派系的革命党必然为了争权夺利四分五裂,中国也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消除原本革命党和立宪党,以及革命党内部的分歧,争取建立一个全新的执政党,统领中国。”

乔宇听到了章太炎说出了“革命军兴,革命党消”这个著名的口号之时,心中也是一阵阵的感慨,这个口号日后被孙文痛批,说这是要解散同盟会,放弃革命领导权,是一种妥协,而现在听章太炎亲自解说这个口号,乔宇却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心中也是叹服章太炎的见识不凡,日后中国的走向完全验证了他的判断,只可惜这种好的思想随着中国宪政之路的断绝也被彻底抛弃了。

“太炎先生高见,革命党不过是反对满清的团体的一个统称而已,其中有同盟会,有光复会,有共进会,有华兴会等等不一而足,而且现在还有更加立宪派,纷乱不已,我们首先就要消除派系纷争,和而不同,防止分裂中华,我前番派遣汪东城前往南京,其实就是有这个打算,主动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弥合南北纷争,同时整合各股势力,组建一个政党,争取推动宪政,不过事情还是没有成功!”

章太炎听到乔宇向他表露心迹,也是不住的点头,同时心中也有一种知己之感,自从自己提出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口号之后,受到不少责难,现在看来乔宇也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吾道不孤啊。

“乔都督也不必伤心,我看咱们还是大有希望的,同盟会的人贪恋权柄,想要建立一党统治,这是行不通的,我已经和陶会长商量好了,我们准备改组光复会,争取组建成新的政党,到时候还请乔总督大力支持才是!”…;

乔宇听到此处心中不由得想起了另一个人,就是宋教仁,在南北议和之后宋教仁做的不就是这件事情么,不过很可惜随着他的遇刺,中国宪政之路彻底断绝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改变中国的命运呢!

“太炎先生放心,我一定尽力支持,而且我还会联系其他各省,组成一个广泛的联盟,既要防止独裁,又要防止分裂!”

章太炎得到乔宇的保证之后抚掌大笑:“有了乔都督的支持,宪政之路就有希望了!中国也有希望了!”

两人谈得十分高兴,也越来越投机,不过乔宇猛然想起了一事,自己怎么能把这么大的事情忘了呢,实在是该死之极,因此话头一变,笑着对章太炎说道:“太炎先生知道我几天前就遭到了一次政变,险些被暗杀吧!

“自然知道,不是蒲殿俊还有尹昌衡等人策划的么,我起初还以为蒲殿俊等人是一心为民,保卫川路,不过现在看来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啊!”

“我想说的是刺杀,太炎先生现在民国还未真正建立,但是有些事情不得不防,千万不要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章太炎也是机敏的人物,一听乔宇突然提到了防止暗杀,那是不是说他已经知道一些事情了?难道有人要对自己暗杀么?

“乔都督,我既然干了革命,我就不怕牺牲,我也坐过牢,早就看开了!”

乔宇苦笑一声说道:“太炎先生不怕死我只知道的,只是我们身上都承担着责任,哪能轻易丧命呢,前段时间吴禄贞就被刺杀了,至于谁是凶手还说不清楚呢,陶成章先生如今身在江浙,正是各方势力混杂之地,危险很大啊!要是陶会长出现一点闪失,我们方才所说的主张恐怕都成了空谈!”

章太炎此时也感到了乔宇话中的深意,又思量了一下江浙的局势,心中也是一阵担心,急忙冲着乔宇拱了拱手:“多谢乔都督提醒,我马上就向成章示警!”

章太炎也知道事情紧急,也忘了和乔宇谈论教育的问题,急急忙忙就给陶成章发报去了,乔宇此时反倒升起一股奇怪的感觉,要是陶成章能够躲过暗杀,那日后大名鼎鼎的委座会不会就此折戟沉沙,还能够受到孙氏的重用么?

南京此时的情况的确很不妙,孙文虽然在一九一二年元月一日正式宣誓就任了临时大总统,但是关于政体的争论并没有结束,反倒是越来越激烈,宋教仁,陶成章,张謇等人纷纷主张施行内阁总理制,而孙文则是坚决主张施行大总统制,由各省代表组成的参议员已经成了菜市场一般,两派的议员争论不休,各说各的道理,不过明显主张内阁总理制的人占了优势。

经过第一轮的投票主张施行内阁总理制的人占了三分之二以上,本应该顺利通过,就在这个时候黄兴亲自带着军警冲入了参议院,黄兴迈着大步来到了参议院的讲台之上,扫视了一圈。

“诸位,政体之事事关重大,纵观世界各民主国家,唯有美国最佳,与其施行的总统制有着不容辩驳的关系,权力归于一人,能够最大限度集中力量,避免扯皮,诸位都是心怀国家的之人,想必能够掂量清楚这些关键,大家重新投票吧!”

在枪口的威逼之下,参议院终于通过了使用大总统制的决策,宋教仁,陶成章,甚至汪东城等人都没有想到黄兴竟敢用武力威逼,强行通过法案,顿时都是愤慨不已,陶成章重新召集旧部,组建光复军,名义上要准备北伐满清,实则是准备另立山口,抗衡同盟会的这种视国法为儿戏的行径。

乔宇也得到了汪东城的报告,心中阵阵绞痛,只怕民国的祸根已经埋了下来,宪政之路还没开始就已经笼罩在了阴云之下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难民

乔宇心中笼罩在一种不安之中,他不确定自己对历史的干预能不能保住陶成章的性命,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维护住民国初期脆弱不堪的宪政之路,尤其是在孙黄用暴力改变参议院的选举之后,乔宇就更加不安了。

不过不管这条路能不能成功,增强自己的实力是应对一切变化的最重要基础,解决了尹昌衡和蒲殿俊等人之后,四川军政大权全部落到乔宇的手中。

正是进行大刀阔斧的军制改革的时候了,经过和吴桐,朱庆澜等人的商议,最终决定将四川革命军正规军一共整编成三个师外加一个山地旅以及一个骑兵旅,原重庆警备师升格为四川革命军第二师,韩勇依旧是师长,负责镇守重庆,重庆如今四川最重要的对外联系口岸,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中心,而且还要防备长江中下游的潜在敌人,任务很重,不过韩勇是乔宇心腹中的心腹,能力也不弱,足以胜任。

原来留在叙府的石翼和富顺的王怀两支军队统一整编为四川革命军第三师,王怀出任师长,石翼出任副师长,驻防叙府,主要防备滇军的袭击,保证川南盐业重地的安全。

朱庆澜出任川军总参谋长,同时兼任川边镇守使,率领由原来十七镇和边防军改变而来的山地旅进驻川边,朱庆澜是老行伍,对于川边的局势也比较清楚,而且第十七镇的士兵多数是他的老部下,山地旅虽然人数不如一个师,但是又从其他各支军队之中抽调了一批精锐,战力不下于一个师,由此也可见乔宇对于川边的重视,主要任务是防备藏地叛乱,稳定地方。

另外将原第一师的骑兵团扩编为骑兵旅,由李铁率领,驻扎在川北,应对北面的威胁,原有第一师也经过整编扩充成为乔宇手中的王牌主力,驻守成都,师长就由二哥乔贞负责,虽然乔贞能力上稍有欠缺,但是由于第一师实在是太过重要交给别人实在是不放心,只有乔贞先将担子挑起来,职责是守卫成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