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辛亥军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部分(第2页)

“胡说,此次平叛有个三百万两足矣,岂能将那么多的银子都留给四川,要是别的省份也有样学样,本来就收不上来的国税岂不是更收不上来了么,没有钱还能做什么!”杨士琦一听这个新来的陈宦竟敢反对自己的意见,实在是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因此也不给他留脸面了,直接出言反驳。

“杏城先生误会了,我绝对没有将这些钱都交给乔宇的意思,我是准备毛遂自荐,我去四川出任平叛总后勤官,大总统只要给我监督四川财政的权力,我一面筹措川边平叛经费,一面将四川该缴纳给总统的钱一分不少的交上来!”

老袁一听这话顿时眼前一亮,这个陈宦果真有些见识,知道自己现在最缺少的就是钱,要是能够把四川应该缴纳的一千万两弄到手,就算刨除平叛经费也能拿到七百万两,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能做很多事情了,老袁此时再看陈宦的目光就有些欣赏了,此人不只有谋略,而且还勇于任事,主动请令到四川,单是这份胆量就值得褒奖。

“二庵能保证将银子弄到手中么?”

“大总统,虽然我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也有六七成,我对于四川的情况还是很熟悉的,绝对没有问题!”

“好,我就任命你为总后勤官,还望二庵不要让我失望!”

“卑职多谢大总统的栽培,卑职还有一个想法,大总统不妨将川边叛乱的事情夸大,然后将蔡锷调到中央,让他辅佐总统统筹全局,协助平乱!”

老袁一听陈宦的建议,顿时眼前就是一亮,他可是早就想要将蔡锷调离云南,只是现在西藏出现叛乱,老袁还有心用蔡锷,因此才没有下定决心临阵换帅,不过既然已经决定用乔宇平定藏乱,将蔡锷调到中央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要如何安排蔡锷的官职才好呢,老袁的眼中不断的闪过精光,他虽然忌惮蔡锷,但是更加爱惜他的才华,要是能够调到中央为自己所用,就不能亏待了他。

“二庵此言甚有道理,我决定任命蔡锷为陆军次长,边事总顾问,裁军委员会委员,升为上将军衔,调贵州都督唐继尧为云南都督,同时贵州废除都督称号,任命刘显世为护军使。”

老袁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任命乔宇为川边巡阅使,平叛军总指挥,负责平定川边叛乱,陈宦为四川民政长,兼任平叛军后勤督办,统管四川民政事务!”

老袁连续重大的人事变革,对于在场的谋士都是一个巨大的震动,老袁这是要一举将西南拿到自己的手中啊,真是好大的手笔,好大的胃口!

第一百四十八章 督军入藏

老袁心中早就酝酿对于西南的解决办法,蔡锷是猛虎,必须调到中央才能让老袁安心,同时滇军也绝对不能同时控制两个省份,哪管那个省份再弱小那也不行,因为这已经突破了国家的底限,成为变相的独立王国,因此唐继尧也必须滚回云南,这一步棋老袁早就确定好了。

而如何对付乔宇老袁心中还是拿不定主意的,乔宇不同于蔡锷,他的根基更深,同时乔宇和孙黄之间矛盾重重,又和滇军不和,将他留在西南能够牵制这两股势力,而且西南边疆情况复杂,必须有一个可用之人守卫,因此不能单纯将乔宇调走而已,思前想后老袁在陈宦的提醒之下借助这次机会将乔宇先架空起来。

老袁为此拿出了巡阅使的名号,这可是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巡阅使,得到了这个名头之后乔宇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控制四川以及川边特区两个省级行政区,但是想要获得这个名号,就必须交出四川的民政大权,将民政长交给陈宦,老袁就此将行政势力深入西南。

这一番大动作也是老袁深思熟虑的,在这个关头抛出来,其实老袁心中还是有足够把握让西南两大强力人物妥协的,如今民国初创,人心思定,他们绝对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且老袁拿出交换的条件也算是丰厚,另外还有川边叛乱作为契机,巨大的民意压着,也不怕他们不同意。

很快中国的各大报纸都开始大篇幅的报道川边叛乱的事情,同时老袁也发表讲话要誓死维护国家主权,绝对不允许分裂情况发生,就在举国一片喊打的时候,老袁将先抛出了对乔宇的任命。

任命四川都督乔宇为川边巡阅使,四川平叛军总指挥,提升为上将,这个时候上将数量可是不多,只有段祺瑞,冯国璋,黎元洪,黄兴,荫昌等寥寥几人而已,乔宇本来身为四川都督,军衔是中将加上将衔,如今成为了货真价实的上将,同时还成为了天下第一个巡阅使,震动不算小。

很多北洋的老人都有些受不了了,乔宇一个年纪轻轻的晚生后辈凭什么就得到了那儿高的荣誉,因此很多心中都很不平,不少人还找老袁闹了起来。

不过当事人可一点都不好受,巡阅使的名头好听,上将更是凤毛麟角,但是老袁可不是没有条件的,将陈宦塞给了自己,本来乔宇一手执掌四川军政大权,现在却要将行政权力让出去,怎能够不心痛啊。

不过自己也是极力主张平乱,这个时候要是拒绝,会让天下人怎么看自己,思索再三,乔宇还是决定请教老爹,只有老爹有足够的经验能看透老袁的布局,因此乔宇又找老爹求教。

乔光远静静的听着乔宇在自己面前诉苦,老人家微微一笑:“舜卿,我反倒替你高兴啊,老袁让你当了川边巡阅使,同时负责剿灭叛乱,就说明老袁还没有彻底将你当成威胁,如此安排你还能够在四川继续呆下去,只怕蔡锷就坐不住滇督的位置了!”

乔宇一听还有比自己更加倒霉的,顿时也来了精神:“爹,老袁会借助这个时机对蔡锷下手么?临阵换帅老袁就不怕云南不稳么?”

乔光远摇了摇头:“既然让你统管平乱之事,拿掉蔡锷就不算什么换帅,再说川边叛乱看起来很严重,但是赵尔丰当年都能够平叛,如今也差不了多少,只要不互相制肘就可以了,蔡锷坐镇云南,先是图谋四川,紧接着又进军贵州,现在又极力请战,想要进入川边,嘴上说的很好听,不过也是为了扩大势力而已,老袁绝对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就等着挨板子吧!”…;

乔宇点了点头,蔡锷所为的确有些过分,不过又摇摇头,苦笑道:“爹,你还没给孩儿指条明路,陈宦可是要入川了,我该怎么办啊?”

“舜卿,你还是太急躁了,我说过你的最大优势就是年轻,你怎么就不懂把握呢,我现在送你两个字,一个是等,一个是忍,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爹,您老的话我懂,可是眼看着四川落到陈宦的手中,孩儿不是不甘心么?”

“这叫什么话,你手底下不是有一大班子文官武将的,还怕一个小小的陈宦能翻了天不成,给他点好处,也算是给了老袁的面子,要是他不识好歹,还收拾不了他么,你这巡阅使是怎么当的?”

乔宇顿时之间也反应了过来,陈宦是来架空自己,可是如今四川的主要权利可是掌控在四川的大大小小的工业集团之中,尤其是随着四川投资银行的设立,四川的实业团体渐渐的拥有了财团的雏形,这股力量除了自己之外谁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