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辛亥军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部分(第1页)

魏司知道德**队最大的困境就是补给问题,在远东的军队好像无本之木一般,一旦开战根本无法补充,要是四川真能够提供这些军火物资,对于德国的帮助的确很大,因此魏司的心中十分喜悦。

“还有魏司先生想必知道我们四川在剿匪战争之中俘虏了一大批的匪徒,这些年都是经年的悍匪,枪法卓绝,作战也十分顽强,我愿意从这些俘虏之中选出五千最为精锐的人员交给青岛守军,不过德国方面必须保守秘密,这些只是你们自行征召的志愿者,和中国没有任何的关系!”

乔宇又抛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魏司甚至可以用心花怒放来形容,德国现在正在犯愁怎么守卫青岛,要是能够从中国拿到这些援助,绝对能够极大的提升德国方面的防御能力。

“乔,在这种时候你能够给予德国有利的帮助,我代表德国政府感谢你的慷慨帮助!”

“别忙,我还有一份大礼要送给德国呢,四川在德国囤积了一批粮食和其他物资,也可以以市场价格提供给德国!”

乔宇接连抛出香饵,魏司有些坐不住,喜悦之色溢于言表:“乔,我知道你是一个不喜欢吃亏的人,你需要什么条件,开出来吧,我会尽力为你争取的!”

“哈哈,那我就直言相告了,我希望德国方面能够将德国大学搬迁到四川,另外要给予四川一批军火冶金的技术专利,作为交换条件!”

说起德华大学这是列强在中国设立的唯一一所理工科大学,一九零九年正式建成,到一战爆发之后,被迫撤销,全校的师生加起来有四百多人,不到五百人,虽然比起眼下的四川大学规模要小不少,但是乔宇很清楚四川大学架子虽然好看,但是还是面对师资严重不足的局面,要是能够将德华大学弄到手,或是并入川大,或是单独建成一个学校都是对四川工科的极大的加强。

魏司其实一直很佩服乔宇的眼光,他和现在的中国人完全不同,眼界十分开阔,甚至欧洲人也没有这种深邃的目光,列强其实是很有默契的,他们并不愿意中国强大起来,因此即使在中国办学,也愿意办一些文科学校,设置一些法律,新闻,神学,语言之类的专业,能够加上医学和天文学就算是不错的了。

列强才不会帮助中国培养工业化的人才,而眼下的中国能够意识到这些的人几乎没有,而乔宇则是一直将注意力放在了工业人才和技术上面,眼光不可谓不毒辣,魏司点了点头:“我会尽力说服我国政府的!”

魏司告辞之后,乔宇就开始准备起来了,他很有信心德国一定会答应的,即将到来的德日青岛战争是又一次对于中国主权的严重践踏,两个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争夺原本属于中国的利益,但是中国却要和日俄战争一样选择可耻的中立,对于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种痛入骨髓的耻辱。…;

不过现在四川鞭长莫及,而且也没有足够的实力能够阻止悲剧的发生,乔宇能够做的的就是尽量加强本就弱势的德国的势力,让两条恶狗实力能够尽量接近,这样他们咬的也能够更加凶残,损伤也就更大。

而且乔宇也迫切需要借用德国的力量给日本人一个迎头痛击,牵制住日本的力量,一战既是美国崛起的机会,也是日本崛起的机会,正是一战之后,日本成为仅次于美英的第三大海军强国,同时也拥有了远东地区的战略优势,能够让他们多流一点血无疑是很不错的。

当然战争规模越大对于中国的百姓损失就越惨重,不过相对于巨大的收益,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两天之后俄国开始总动员,援助塞尔维亚,紧接着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法国也紧接着开始展开总动员,8月3日德法宣战,8月4日德国侵入比利时,英国此时也向德国宣战,不到十天的时间协约国和同盟国终于彻底撕破脸皮,开始了规模空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就在正式宣战之前,四川方面和德国已经达成了协议,德国同意将德华大学迁到四川,同时将德华大学之中全部二十六位德国教师也交给四川方面,另外将一批冶金军工专利给予四川,保证四川的军工能够在德国技术人员撤出之后正常运转,同时德国将四川的所有德国人都集中起来,向青岛进发。

而四川援助给德国的人员装备也开始悄悄运到青岛,五千名土匪瞬间换成了德国的军装,成为了德国的雇佣军人,他们前一刻手中还握着锹镐为四川修建水渠,铺设公路,下一刻手中却握着了德国步枪,要为德国战斗,一切都像是梦一般。

同样在做梦的还有德华大学的学生,他们本以为随着战争的临近,大学就要难以维持了,还有不少人听说要把他们并入同济大学,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一群四川口音的人将他们连同德国老师全部带到了四川,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第二百一十九章 青岛血战

中华大地之上多数人还都在为突入其来的欧洲大战茫然不知所措之时,四川已经开始收获了,第一批达到四川的德国大学师生一共有二百人,大家从山东乘坐火车到了上海,然后再换乘轮船到重庆,最后这一段是坐着火车来到了成都,负责接待他们的是四川教育部长张澜,按照计划这些学生将被暂时安置到四川大学,不过并不是并入四川大学,而是作为一个班底筹建西南理工大学。

他们来到四川之后,就发现完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街道之上都是衣着光鲜匆忙行走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女人身上穿着艳丽的旗袍,开衩已经超过了大腿,肉色的丝袜套之中雪白的肌肤若隐若现,让那些血气方刚的学生一阵阵的眩晕。

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上海是中国最为开放的地方,灯红酒绿,十里洋场到处都是张扬个性的人们,不过远在内陆的四川的开放程度竟然在大上海之上更是出乎意料,而且街道之上普通的民众对于这些好似没有看到一般,显然是习以为常了。

从火车站出来不远,就是一条新进修建的道路,工人正在繁忙的施工,黝黑的肌肉上面布满了汗水,而不远处还有几处工地,看样子是在建设洋楼,整个成都就像是一个大工地一般,虽然忙碌但是还是秩序井然。

“张部长,四川的建设果然是全国之冠啊,这街道楼房的规模都远远胜过上海,在山东的时候就听闻乔巡阅使治理地方手段惊人,现在一看才知道所言不虚!”

说话的人是一位五十来岁德文士,他名叫刘长山,是德华大学的国文教师,他在前清考取过举人,学问很不错,这一批学生主要由他负责。

“刘老师,这几年成都的变化的确很大,眼前这条路已经拓宽了三次了,不过眼下欧战爆发,欧美商人云集,四川恐怕是要有更大的发展了!”由于队伍之中有德国教师,张澜并没有多少,而是带着大家绕过一条街,将这些学生暂时安排到了学生公寓之中,几位德国教师都安排了专门的别墅,一切安排妥当,这些学生开始了再四川的新生活。

欧洲的战局正在迅速展开,德国宣战之后就首先攻击了卢森堡,然后进攻比利时,很快比利时全国沦陷,德国大军源源不断地开进了法国,两个宿命之中的冤家开始殊死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