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辛亥军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部分(第1页)

如今的四川已经大踏步的进入工业时代,技术工人,工程师,企业家的收入都在迅速提高,相应的教师的收入就减少下去,大学教授们已经不能维持一百倍的收入差距了,因此很多文人是不愿意来到四川教书的,张澜也是文人出身,对于这些人的想法还是很了解的,不过也越发的鄙视。

“张部长,什么时候都有既得利益者,他们依旧喜欢高高在上,我们也没有办法,不过没有了他们我们一样能够办好教育,我有一个提议,就是要求我们政府之中的各级官员,从中抽调出一批能力见识出众的,担任兼职教师,包括我在内,各个部长全部要承担一门课程,每周不能少于两个课时,另外也可以让商界的贤达参与其中,而剩下的缺口我看就从海外华人身上弥补,现在在美国的华人已经开始陆续回归国内,我们再到南洋去聘请一部分,总归能把缺口补上的!”

乔宇这个主意算是异想天开,不过张澜仔细想了想,这还真是一个办法,四川政府之中的确有相当一部分的新派人才,这些人更贴近社会,对于很多问题理解的更深刻,当然他们的对于教育还可能有些陌生,但是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办法。…;

“大帅,让这些官员去当老师,会不会影响官员的威信啊?”

“孔子不也是老师么,教书育人本来就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我这个巡阅使不还是四川大学的名誉校长么,以后每周我至少去两次,就讲国际关系学,你们也不能闲着,谁都要有课程!”

张澜一见乔宇玩的是真的,心中也认同了这种应急的办法,谁叫老师如此匮乏呢,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张部长,我们先咬牙挺过一段时间,只要欧战战事结束了,我们就能低价聘请一批外国教师,而再过几年我们培养的第一批学生也会成长起来,到了那个时候一切就好办了,现在只能这么办吧!”

“钧座能亲自去给学生讲课,我怕是四川的官员都会加入其中,只是要让钧座辛苦了!”

乔宇送走了张澜,心在也在不断的提醒自己,四川虽然看起来发展很好,但是根基还是薄弱的,连像样的教师队伍都没有,更别提人才培养了,偏偏这个又是不能投机取巧的,看来自己只有静静等待了。

很快乔宇按照所说真的就换上了长衫来到了四川大学,开始讲授国际关系学,每周四个课时,堂堂巡阅使亲自去讲课无疑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有人感慨这么大的官老爷竟然真的去讲课了,当然也有人质疑乔宇的水平,一个武夫出身的家伙不是去起哄么,乔宇对于这些怪话基本忽略,前后一共在四川大学讲授了将近一个学期,后来出于安全考虑,才结束了教课,不过乔宇也开了一个好头,四川各级官员,商界的达人都渴望到大学讲授一番,这些人虽然理论上可能有些欠缺,但是他们能够将实际的学问交给学生们,因此四川大学渐渐的改变了象牙塔的状况,学生们丰富了见识之后,对社会的理解也趋于成熟,更容易出成绩,这也成为了一种很好的传统,知名人士争相以能够在四川大学讲学为荣。

经过半个月的紧锣密鼓的筹备,四川制定出了第一份西南联合开发计划,在计划中,四川在三年之中拿出四个亿的资金协助云南和贵州两个省份发展经济,尽快完成成昆铁路,黔渝铁路的建设工作,要加快黔桂,滇黔铁路的考察设计,尽快破土动工,另外要修建公路十万公里,力争将云贵川三省的主要城市全部用铁路公路连接起来,现实区域内的物资流动畅通无阻。

四川协助两省发展农业,建立十座化肥厂,整修农田水利工程,努力增加粮食产量,使得两省粮食的自给率超过百分之七十。

云贵两省全面裁撤厘金关卡,实现和四川的自由贸易,共同抓住欧洲战争的机会,扩大出口,实现民众温饱。

在云贵两省全面禁烟,三年之中将鸦片种植面积降低到百分之五以下,三省共同发行统一的西南纸币,共同监管货币的发行。

蔡锷拿到了乔宇的计划之后,脸色很不好看,最近蔡锷的老师梁启超来到了昆明,他也想要扩大统一党的影响力,不过进入西南之后,梁启超真切的感受到了四川的力量,到处都是四川的商品,到处都是四川商人的踪迹,这时候梁启超才真正理解了蔡锷的难处。

“松坡,我看乔宇虽然在计划之中说的很好听,但是处处暗藏轨迹,如果一旦接受了这个条件,云南差不多就成了乔宇囊中之物了!”…;

“老师高见,事实的确如此,只是我们现在还有什么办法拒绝么,四川势力太过强大,乔宇又是西南巡阅使,插手云贵事务名正言顺,而且贵州的张百麟又是乔宇的走狗,现在就剩下了云南一省,我也是孤掌难鸣啊!”

梁启超的脸色也很不好看,的确如同蔡锷所说,四川的势力又是太大,云南根本没有抗衡的可能,本以为给徒弟谋到了西南边防司令的职务,能够统管西南的军队,就能够制衡乔宇,现在看起来完全是一厢情愿了。

梁启超和蔡锷反复翻看计划文本,四川在计划之中处处以利民为主,修铁路,建工厂,办学校都是蔡锷无法决绝的,如果他不答应,云南的老百姓一定会站起来反对他的,就算是都督也不例外,现在云南的老百姓生活水平太低了,对比接壤的四川简直是天上地下,老百姓不满情绪越来越积压,现在已经到了临界点,只要蔡锷拒绝了眼前的计划,马上就会有人站出来推翻蔡锷。

“松坡,铁路等事情都不好拒绝,不过我看这货币这个问题还比较好下手,四川想要在三省使用统一的钞票无非就是想要用一张纸换取别人的血汗劳动而已,我们要戳穿他,利用民意让他收回这个计划,货币不被四川控制,云南还能保持独立,如果云南百姓手中用的都是川票了,那就真没有办法了!”

梁启超出了这么一个主意,蔡锷仔细思量一下,微微点点头,这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了,“老师,在禁烟的问题上乔宇也是包藏祸心,在这份计划之中,只有增加民众收入,防止因为禁烟损害老百姓利益的方案,但是在鸦片上获利最多的就是军队,如果鸦片种植减少了,就算不损害老百姓的利益,那滇军恐怕就没有军费维持下去了,只是禁烟这个题目拿出来,乔宇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根本无法反对啊!”

梁启超的眼睛也眯缝了起来:“好厉害的乔宇啊,去年唐继尧就是乔宇用鸦片问题赶下去的,这次他依旧用这个借口,看来已经将矛头指向松坡你了,我们必须想办法应对才是!”

第二百七十三章 在欧洲

陈绍宽作为四川海军观察团的成员已经到了欧洲数月之久,陈绍宽满怀激情的准备在战争的中心好好感受一下战争的氛围,增长见识。

不过到了欧洲之后陈绍宽就全然没有了一丝的喜悦,满眼都是硝烟,到处都是炮火,报纸之上每天都会报道前线的情况,士兵就是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活着和死了都一样,英国人很快把陈绍宽分派到了一艘驱逐舰上面实习。

不过第一次出海护航,护航舰队就遭到了德国人潜艇的袭击,两艘运煤船沉入了海底英国的驱逐舰追击了暗中下手的德国潜艇,不过很可惜潜艇在夜色的掩护之下逃脱了,这是陈绍宽第一次见识了海浪的厉害,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无聊了,又出海两次,这两次都没有什么问题,顺利的将物资运送到了法国。

在海上呆了两个月之后,陈绍宽突然接到了来自国内的电报,通知他即将要被分派到坎帕尼亚号上面实习,接到这封电报之后,陈绍宽顿时就大惊失色,甚至怀疑这封电报是不是写错了,怎么会让自己去坎帕尼亚号上啊,这是一艘极为老旧的军舰,本来是一艘邮轮,马上就要被拆毁,这时一战突然爆发,英国政府将这艘船改造成了一艘航空母舰,不过当时基本没有把这艘老旧的军舰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