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战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部分(第2页)

“火力船火炮、机枪瞄准敌火力点射击!”

顿时,枪声响彻云霄,滚滚浓烟在江面上形成一道道长长的烟幕。突击队的勇士们愈战愈勇,有的“小老虎”干脆放弃炸破的木船,跃入水中进行泅渡前进……20分钟后,突击团全部登岸,并火速占领了九鼠山、凤形山等敌主阵地。很快,肖永银也上了岸,12军突袭部队全部过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南岸守敌。

看到突击队神速渡江,王近山心情异常激动,迫不及待地要过江去指挥部队,命令作战科:“赶紧备船,指挥所随我过江!”

将门虎子,在这万炮齐鸣的激战中,王近山4岁的儿子蛮蛮跟在父亲身边,在指挥所里四处转着,看着这火光冲天的壮观场面,拍着小手哈哈大笑。在匆忙过江中,王近山连儿子都来不及送走,抱起他,就匆匆上船了。第二日早上4点多钟,王近山抱着儿子随指挥所到达了长江南岸,然后与肖永银副军长负责的军前指会合。肖副军长前来汇报战况,迎头一看:军长怀里抱着孩子!小蛮蛮一见到他,大声嚷着:“叔叔!肖叔叔——”

他一愣:

“军长,你怎么把孩子也带来了?”

“嘿嘿,老蒋是秋后的蚂蚱,我们打不了几仗啦。我抱着孩子打次仗给你们看看。”王近山笑嘻嘻说。[霸气 书库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肖永银等人哭笑不得。

此时,长江天险已被突破,驻守江防的国民党军队全线溃退,狼狈逃窜。王近山一听把孩子往警卫员怀里一扔,命令35师为前卫,34师为第二梯队,36师为侧翼机动部队立即前进,他随即指挥多路人马追击逃敌。当他们追击到长江南岸的贵池县境时,当头蒋军早已逃之夭夭。二野司令部命令12军原地休整一天。但王近山果断地说:

“现在不能休息,继续追击!”

结果,红军3个师继续向南猛追,一举解放了石隶、太平、淳安、寿昌、兰溪、金华等地。

金华解放后,3个师圆满完成了截断浙赣线的作战任务,但由于连续作战,官兵十分疲劳。几个师长于是打算在金华地区休整一天。中午时分,突然,王近山亲自驾着一辆美国吉普车从岩寺来到了兰溪,一见作战科参谋劈头就问:

“部队现在干什么?”

参谋回答说:“正在停止待命。”

他严肃地说:“现在不能休息,要去吃肉!”

原来他从兵团得知敌5个师正沿义乌、东阳、缙云、丽水和桐庐方向流窜,企图从福建沿海溜掉,结果,亲自驾着一辆刚缴获的美式吉普车赶来了。在路上,他多次遭到散兵游勇的拦击,险象丛生,可他哪管这些?开着吉普车一路狂奔,就急急地赶到了金华。

3个师长率部立即追击。

为了抢速度,35师副师长贺光华跑到金华火车站,找了一列火车,结果,战士坐上去赶往义乌、东阳。由于行动迅速,火车进站时,国民党义乌县县长和县保安团团长竟误认为是溃退而来的“国军”,率领一大批士绅、军警站在站台上,列队“欢迎”,还振臂高呼:

“向劳苦功高的国军致敬!”

可当火车进站后,车上跳下来的全是戴红五星军帽的解放军,他们全都傻了眼!义乌县即被解放。

在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中,12军在王近山的指挥下,官兵不顾疲劳和饥渴,发扬连续作战和猛打、猛冲、猛追的战斗作风,以疾风扫落叶之势,追击千里,连克县城18座,歼敌35万余人。但渡江战役结束后,王近山抱着孩子渡江打仗的事情却没有完。

首先,他的爱人韩岫见着他直埋怨,说:

“你发神经呀,让蛮蛮跟着渡江多危险呀!”

对于老婆,王近山有绝招,笑着说:“怕什么?我是副司令员,又是军长兼政委,警卫有一个连,哪有比这还安全的?”

在渡江作战中,军长怀里总抱着个乱蹦乱跳的儿子,许多人看见了。战后,此事传了出去后,引起议论纷纷。在一次民主生活会上,一位团长憋了好半天,还是终于忍不住向老领导“开炮”了:

“军长搞特殊化,儿子相当于团级干部的待遇了。”

王近山一怔,随即反驳说:“他哪里是团级待遇呀?我舍不得吃的都给他了,他是军长待遇呢!嘿嘿你们看,你们王军长抱孩子、打仗,两不误!这次我们12军歼敌35万,缴获……”

他这一说,反把这位团长闹了个大红脸,很长时间不自在。

老婆这关过了,下级这一关,王近山照样轻轻松松过了。谁知这件事不知怎么弄的又让二野司令员刘伯承知道了,他桌子一拍:

“他又撒什么疯?军长怎么啦?军长就可以抱着孩子打仗?师长团长呢?营长连长呢?他们可不可以抱着孩子打仗?还要这样打仗给下属们看看?真是糊涂之极!军有军规,必须写检讨!”

结果,王近山没法过“独眼老师长”(刘伯承在战争中一只眼受伤)这一关,只好乖乖地写了份检讨交了上去,承认抱着孩子打仗不对,刘伯承一看,说:“不行,还得重写!”

结果,他又补上一条,说抱着孩子打次仗给下属们看看也不对,交上去,刘伯承照旧一扔:“继续重写,直到真正认识错误为止!”

最后,他又在检讨上补上第三条:批评提意见的团长更是有错。刘伯承这才放了他,但还用棍子戳着地说了句:

“这样的事情,革命军人只能有一次,下不为例!”

据说,在渡江作战的百万雄师中,王近山是师级以上干部中唯一写检查的。

14胜利之日,父亲被火车撞死

1949年6月,渡江战役胜利后,全国大陆解放在即,全军上下欢欣鼓舞。在部队休整的间隙,一些家属陆续来部队与亲人团聚。

早在1930年,王近山跟着詹才芳参加红军就离开了家。1947年跃进大别山时,他本来可以同父亲会上一面,却因大腿骨折而留在后方治疗,失去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以后他虽知老父仍健在,但戎马倥偬,一仗连着一仗,关山阻隔,他没顾得上父子团聚的事。渡江后,大别山地区也解放了,进军西南的任务还没有正式下达。在这个难得的间隙,老战友3兵团司令员陈锡联特地派两位干部到湖北黄安桃花乡,准备把王近山的老父接到部队来,让分别19年的父子团聚。

这19年可谓是天翻地覆,王近山已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兵团副司令,而他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