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郁达夫散文全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年表(第2页)

2月,与鲁迅结识。

5月作《文学上的阶级斗争》,首次在中国文艺界提倡文学应该为阶级斗争服务。

10月初,小说、散文集《鸢萝集》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

12月,《现代评论》在北京创刊,开始为它撰稿。

1925年

10月,在《现代评论》第二卷第四十七期发表《咒甲寅十四号的评新文学运动》,配合鲁迅批判章士钊的斗争。

1926年

3月,与郭沫若、王独清同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文科教授。

6月初,因子龙儿在京病重,离广州去北京,19日,抵京。龙儿已于14日死去,悲痛不已。

1927年

1月,与王映霞相识,并开始追求她。6月5日,与王映霞订婚。

8月,在上海《申报》和《民国日报》刊登启事,声明退出创造社。同时,文艺论著《文学概说》由上海商务印务馆出版。

10月,设宴欢迎鲁迅。从此,进一步与鲁迅成为至交和战友。

1928年

1月,在《北新半月刊》第二卷第六号上发表《卢骚传》,配合鲁迅与梁实秋的论战。

同年,与王映霞结婚。

1929年

10月,安徽省教育厅长程天放攻击郁达夫为“堕落文人”,把他列入“赤化分子”名单中,准备加以迫害。郁达夫闻讯后立即乘船回沪。

1930年

2月,离沪去杭州、富阳小住;后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在上海成立,为发起人。

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由鲁迅提名为发起人之一。

1931年

1月,李初梨在上海东方旅社参加党的会议时被捕,郁达夫积极奔走营救。

12月,参加周建人、胡愈之等集议组织的上海文化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成立大会。

1932年

1月,在《新月》第四卷第一期上发表悼念徐志摩的文章《志摩在回忆里》。

2月,与鲁迅、茅盾等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谴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一二八战争”。

4月,中篇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由上海湖风书局出版。

7月,发起文化界人士集会,与柳亚子、茅盾等32人联名致电南京国民党当局,要求释放泛太平洋产业同盟秘书牛兰夫妇。

9月,林语堂执编的《论语》创刊,被聘为特约撰稿人。在创刊号上发表散文《钓台的春昼》。

1933年

1月,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作《为小林的被害檄日本警视厅》,抗议日本法西斯当局杀害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小林多喜二的野蛮行径。

4月3日,出席民权保障同盟全国执行委员会和上海分会的联席会议,讨论营救中共党员廖承志、罗登贤等人。

5月,领衔发表《为横死之小林遗族募捐启》。

1934年

12月,开始在《人间世》陆续发表自传(一)至(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