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艺伎回忆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第1页)

我听人说过,一个年轻姑娘为自己以艺伎学徒身份亮相做准备的那个星期里,就像一条毛毛虫蜕变成了一只蝴蝶。这种说法很美,但就我的体验而言,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产生那样的念头。一条毛毛虫只要为自己织一个茧,然后在里面睡一会儿就可以变成蝴蝶了;而我在准备的那个星期里,却累得筋疲力尽。第一步,我得把头发梳成艺伎学徒的样式,就是我前面提到过的“裂桃式”。那个年代,祇园里有许多发型师。豆叶的发型师在一个极拥挤的房间里工作,工作室的楼下是一家鳗鱼餐厅。我必须苦等将近两个小时才能轮到,房间里有七八个艺伎跪在各处和我一起等,还有人在门外的楼梯口等待。我不得不遗憾地说,弥漫在空气中的脏头发味强烈到令人窒息。由于那个年代,艺伎的发型异常繁复,梳一次既耗时又费钱,所以通常艺伎做一次头发要保持一周;在每周的最后几天,即使她们往头上洒再多的香水也盖不住脏头发的气味。

终于轮到我时,发型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拉到一个巨大的洗涤槽边,让我低下头,这个姿势使我怀疑他是不是要砍下我的脑袋。然后,他往我的头发上倒了一桶热水,开始用肥皂搓洗。实际上,“搓洗”一词还不够有力,因为他用手指挠我的头皮,下手重得像农民用锄头掘地。如今回想起来,我能理解他的做法。头皮屑是困扰艺伎的一个大问题,它不但破坏艺伎的魅力而且会使头发显得越发不干净。发型师的做法是出于好意,但才过了一会儿,我的头皮就刺痛起来,痛得我几乎快哭了。最后他对我说:“如果你非要哭,就哭吧。你以为我喜欢把你架在洗涤槽上吗!”

我猜他自认为开了一个巧妙的玩笑,因为他说完后哈哈大笑起来。

当他抓够了我的头皮,就让我坐在旁边的一个垫子上,开始用一把木梳替我梳理头发,直到我的脖子因为他的拉扯而酸痛不堪。最后,他把我所有打结的头发都梳通了,显得颇为心满意足,然后把山茶花油均匀地抹在我的头发上,使之呈现出一种美丽的光泽。我以为最糟糕的步骤都已经结束,但接着他又拿出一块石蜡。我必须告诉你,即使有山茶花油作润滑剂,并用热烙铁使蜡软化,还是无法改变头发与石蜡水火不容的特性。人们总是说我们人类有多么文明,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年轻姑娘愿意坐在那里让一个成年男子往她的头发上抹蜡,却一点儿也不反抗,只是默默地啜泣。要是你对一只狗也这么做,它准保在你手上咬个洞。

给我的头发均匀地上完蜡,发型师把我前额的头发往后梳,和其余头发拢在一起在头顶梳成一个针垫10似的发髻。从背后看,这个针垫发髻上面有一道缝,就像被割成了两半,所以这款发型被命名为“裂桃”。

尽管之后的好几年我都梳着裂桃头,但有件事情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直到很久以后一个男人向我解释了这款发型的奥秘。那个针垫型的发髻,是把头发缠在一块布上梳成的。从背后看,发髻是裂开的,会露出里面的布;这块布可以是任何图案或颜色,但是一名艺伎学徒——至少在她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之后——梳发髻时总是用一块红色的丝绸。一天夜晚,一个男人对我说:

“这些天真的小姑娘大都根本不懂‘裂桃’发型真正的挑逗意味!试想一下,你走在一名年轻艺伎的后面,满脑子都是你想和她做的各种性事,接着你看见她头上的裂桃型发髻,以及从裂缝中露出来的那抹殷红……你会怎么想?”

唔,我什么想法都没有,我如是作答。

“你没有运用你的想象力!”他说。

过了一会儿,我才领会,面孔涨得通红,他看到我的反应不禁大笑起来。

在回艺馆的路上,我可怜的头皮就像被制陶工用尖棍子划过的陶土,痛得要命,但我并不太在意。每次在商店的橱窗上看见自己的模样,我就觉得自己将会受人重视了;因为我不再是一个小女孩,而是一个年轻的女人了。我回到艺馆后,阿姨让我向她展示了一番发型,还对我说了许多好话。连南瓜都忍不住羡慕地围着我转了一圈——初桃若是知道她这么做,肯定很生气。你知道妈妈的反应是什么吗?为了把我的发型看得更清楚,她踮起脚尖来看我——这么做没多大用处,因为我已经长得比她高了——接着她抱怨说,我大概应该去找初桃的发型师,那人的水平比豆叶的发型师高。

每个年轻艺伎最初或许会对自己的发型颇为得意,可是在三四天之内就会开始怨恨它了。因为你瞧,一个女孩子筋疲力尽地从发型师那里回来,假如到家后像前一晚那样把头放在枕头上睡一会儿,她的头发就会被压得走样,那她一醒来将不得不立刻赶回去找发型师重新拾掇。因此,一名年轻的艺伎学徒头一次做完发型后,就必须学会一种新的睡觉方式。她不能再用普通的枕头,而要用我前面提到过的高枕。它是一个为脖子提供支撑的托架,不太像枕头。大多数高枕里都填充着一袋小麦壳,但睡在上面的感觉还是跟睡在石头上差不多。晚上,你躺在床垫上,搁在高枕上的头悬在空中,想着美好的事情直到睡着;但睡着后你多少会翻几次身,醒来时,你发现自己的脑袋已经放在蒲团上了,发型也被压扁了,跟不用高枕没两样。为了让我长记性,阿姨在我的头发下面放了一盘米粉。每当我睡着后,只要头一往后垂,头发就会掉进米粉里,米粉会粘住我头发上的蜡,结果就毁了我的发型。我已经目睹过南瓜经受这样严酷的考验。现在轮到我了。有一度,我每天早晨醒来时头发都是乱的,起床后就必须去发型师那里排队,等候他再次折磨我。

准备亮相的那一周里,每天下午阿姨都要让我穿上整套的艺伎学徒服装,在艺馆的泥土走廊里来回走,以锻炼我的力量。开始,我几乎无法走路,总是担心自己会往后仰倒。你瞧,年轻的女孩穿着比年长的妇女更为华丽,这意味着更加鲜艳的色彩,更加亮丽的面料,以及更长的宽腰带。成熟女性的腰带系结在身体的背面,我们称之为“鼓结”,因为它呈一个规整的小盒子状,打这种结不需要用到很多布料。但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孩使用的宽腰带必须更引人注目。对一名艺伎学徒而言,宽腰带是她身上最出彩的部分,她使用的“悬垂腰带”——系结的位置差不多与肩胛骨齐高,腰带的尾端几乎拖到地面。无论和服的颜色有多么鲜艳,宽腰带总是更绚丽。当一名艺伎学徒在街上走在你的前面时,你注意到的不是她的和服,而是她色彩艳丽的悬垂腰带——只有肩膀及身体的两侧会露出一点和服的边缘。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宽腰带必须长得可以从房间的一头拖到另一头。不过,导致宽腰带非常难系的不是它的长度,而是它的重量,因为它通常都是由重磅织锦缎制成的。光是把腰带拿上楼就要费上九牛二虎之力,所以你可以想象把它绑在身上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厚厚的饰带像一条可怕的蛇,紧勒着你整个身体的中段,沉重的布料垂在背后,让你感觉仿佛有人将一只旅行箱绑在你的背上。

更糟糕的是,袖子既长又宽的和服本身也很重。我倒不是说和服的袖子会从手上一直垂到地上。你或许已经注意到,当一位穿着和服的女人伸出手臂时,袖子下端会垂下来形成一个口袋。我们把这个宽松的口袋称为“富瑞”,艺伎学徒穿的和服富瑞会特别长。女孩子一不小心就会把它拖在地上。跳舞的时候,如果她不把袖子绕着前臂缠上几圈,肯定会被它绊倒。

几年后,一位京都大学的著名科学家某晚喝得烂醉后,对艺伎学徒的服饰做了几句让我永生难忘的评价。“中非的山魈经常被视作灵长目动物中最艳丽的一群,”他说,“但我认为祇园里的艺伎学徒也许才是最绚丽多彩的灵长目动物!”

终于到了豆叶和我举行结拜姐妹仪式的日子。我一早沐浴完毕,上午剩余的时间就都花在穿着打扮上了。化妆和发型的最后步骤是由阿姨帮我完成的。由于我的皮肤上覆盖着一层蜡和化妆品,我有一种脸部完全麻木的奇怪感觉。每次触摸自己的脸颊,我只能隐约感觉到手指对皮肤的压力。我摸了太多次脸,所以阿姨不得不给我补妆。之后,我坐在镜子前端详自己,一件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知道这个跪在梳妆台前的人是我自己,但镜子里的女孩子看上去是如此陌生,让我居然伸出手去摸她。她化着艺伎的浓妆,雪白的脸庞上,除了被染成柔粉色的双颊,还盛开着一抹艳丽的红唇。她的头发上插着许多娟花和谷穗,身上穿着一套正式的黑色和服,上面有新田艺馆的纹饰。最后我好不容易站起来,走到大厅,当我在穿衣镜里看到自己的全身,更是吃惊不已。我的和服上绣着一条巨龙,从下摆的边缘一直盘旋到我大腿的中部。龙的鬃毛是由上过红漆的美丽丝线绣成的,爪子和牙齿是银色的,双眼则是金色的——绣线是由真金制成的。我不禁热泪盈眶,不得不抬头望着天花板,以免泪水滚落到我的脸颊上。离开艺馆之前,我把会长给我的手帕塞进宽腰带里以求好运。

阿姨陪我来到豆叶的公寓,我向豆叶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并发誓会尊重她、报答她。然后,我们三人一起来到祇园的神庙,在那里豆叶和我拍手,向众神宣布我们将很快结成姐妹。我祈求众神在未来的几年保佑我,接着我闭上眼睛感谢他们实现了我三年半以前许下的愿望,让我成了一名艺伎。

结拜仪式将在一力亭茶屋举行。毫无疑问,那是全日本最有名的茶屋,历史相当悠久,十八世纪初一位著名的武士就曾藏身于此。不知道你是否听过“四十七个浪人”11的故事——四十七个浪人为他们主人的死报仇雪恨,然后便切腹自杀——唔,他们的首领就是藏在一力亭里策划了那场报复行动。祇园里大部分的一流茶屋,在街上是看不见它们的门面的,只能看见它们朴素的入口,但一力亭的门面却像树上的苹果一样显眼。它坐落在茂生大街上知名的一角,四面环绕着一堵光滑的杏黄色围墙,屋顶上铺着瓦片,在我看来就像是一座宫殿。

豆叶的两个妹妹和我们艺馆的妈妈也赶来参加仪式。当我们所有的人在茶屋外面的花园集齐后,一个女仆领着我们走过门厅,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美丽走廊,来到后面的一间小榻榻米房。我以前从未置身于如此优雅的环境。每一件木制饰物都光泽熠熠,每一面灰泥墙壁都光滑如丝。我闻到“黑烧”带点烟尘气的甜甜香味——这是一种柔灰色的粉末状香料,是由烧焦的木头研磨成的。“黑烧”非常老式了,连豆叶这么传统的艺伎也更偏爱使用西方的东西。但是过去历代艺伎身上的黑烧香气依旧在一力亭里萦绕。如今我的一只木头瓶子里还保存着一些黑烧,每当闻到它的气味,我就仿佛回到了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