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企业管人要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部分(第2页)

(4)授权不同于分权,授权是可以收回的。

当管理者运用这些方法时,员工们逐渐相信他们有能力、受重视,自己的工作有意义、有效果,自己的才能有机会发挥。实际上,当员工被合法地授权后,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尽力回报。

【工作生活质量】

工作生活质量(QWL)是指员工在工作中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及满足的感觉。

衡量QWL的因素有两类:

(1)客观的组织条件及其实践,如工作多样化、民主性、员工参与管理的程度、工作的安全性;

(2)员工工作后产生的安全感、满意感、成就感、发展感。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风行“QWL运动”,以提高组织效率和改善员工工作生活质量,运动的内容为三个D:Development(开发或发展)、Dignity(尊严)、Daily practice(每日实践)。美国劳工研究所提出了QWL的11项指标,分别是劳动报酬、员工福利、工作的安全性、弹性的工作时间、工作紧张程度、参与有关决策的程度、工作的民主性、利益分享、优美环境、社会秩序、安定生活和接受教育。 。 想看书来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与“以物为本”相对的一个概念,这个“物”可以是机器、资本或其它。以人为本包含着四个命题(4What),一是“什么”以人为本,二是以“什么人”为本,三是以“人的什么”为本,四是以人为“什么本”,其中,第三个命题是核心命题。

1、“什么”以人为本

这个“什么”体现为“在什么方面”,比如,在“管理”方面以人为本,就是人本管理;在“科技”方面以人为本,就是人本科技;在“教育”方面以人为本,就是人本教育,等等。

2、以“什么人”为本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个“什么人”可以是客户,可以是员工,也可以是其他利益相关者,比如股东、战略合作者、供应商、社区、银行、新闻媒介等;即使是员工,也有素质、绩效、职位、年龄、性别、工龄等差别。

3、以“人的什么”为本

这是核心命题,也是最复杂、争议最多的问题。就“人性”(人的基本属性)来说,人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就“需求”来说,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就“动机”来说,人有亲和动机、成就动机、能力动机、权力动机;就“素质”来说,人有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勤奋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

4、以人为“什么本”

“什么本”就是对“本”的定义,可以有根本、中心、出发点、目的等多种理解。

“以人为本”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如何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实施,主体(企业、学校、家庭等)不同、领域(管理、科技、教育等)不同,方法和方式就不同。总之,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关注人本身、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工作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识别每个人的现实人性,而不是靠假设;满足人的合理需要,而不是掠夺。 。。

【人本管理】

企业的人本管理就是在企业管理中建立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把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用激励贯穿识、选、用、育、留),服务于企业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同时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管理理论界的美日企业比较研究,带来了非理性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理论的热潮,从而最终确立了人本管理的理念,也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1、企业管理核心的变迁

(1)以机器为本。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前期的管理思想,企业管理者最关注的是机器,把员工也当作机器,以至于人为地制造了人与机器的对立;

(2)以技术为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管理者普遍重视经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3)以资本为本。20世纪20…3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资本主义大量的资本输出和全球统一金融市场的形成,管理的战略资源表现为金融资本,有了资本就有了一切,形成了以资本为主宰的管理思想;

(4)以人为本。20世纪50…60年代以后,战略资源表现为信息、知识和人的创造性,“人先于利润”,于是形成了现代的人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2、人本管理的三个层次

(1)“手段人”层次。管理特点是识人、用人;管理思想是把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对人的本质和心理活动有客观的认识,采取有效的制度设计和管理活动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目的是以满足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投资人)的利益为主,服从于单一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2)“目的人”层次。除了涵盖第一层次的内容外,管理特点还有育人、服务于人;管理思想还有实行自我管理、参与管理、民主管理,使员工既成为管理的客体也成为主体,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保护,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员工本身也成为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铸造员工的共同行为模式,开展团队的合作和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管理目的是既为了满足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投资人)的利益,同时也满足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员工)的利益;

(3)“外部人”层次。除了涵盖前两个层次的内容外,管理特点还有将管理的服务对象扩展到了企业外部的人(手段人和目的人都是企业内部的人);管理思想还有企业的目标是争取合理的利润而不是单一的最大化,企业的责任是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并关注社会责任,为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文化发展作出贡献;管理目的是为了同时满足投资人、员工和社会的利益。。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人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