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虎出南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部分(第1页)

“日军突破泰缅边境线,大举进攻缅甸,威逼印度,进而从中国西南方向进攻云南,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如果那样,南亚局势可能会急转直下,打乱中国政府抗击日军的整个战略部署。因此,我国政府建议,中国组建的远征军应尽快入缅,集中其主力布防于缅泰边境的登劳山脉、景东以南地区,预先构筑阵地,重点把守泰国进入缅甸的陆路交通枢纽毛淡棉。仰光及其附近海面,请英军及其所属海军舰船担任警戒。中英两国共同搭建防御日军的战略防线,确保缅甸和印度的防务万无一失。此外,我国政府郑重声明,美国对华援助的所有物资,是在执行中美战略物资租赁法案,应该确保及时地到达中国境内。”

韦维尔十分信奉英军总参谋长艾伦·布鲁克上将的观点:对外国人就应予冷落,如果这个外国人又是非白种人,那就应该再踩他一脚。他看不起亚洲黄种人,看不起中国军队,不相信中国军队能够拯救缅甸日益危险的局势。他对何应钦的陈述和要求,采取爱理不理的漠视态度,对宋美龄的翻译,不屑一顾。缅甸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是英属印度的天然屏障,岂容他人染指。何况全缅甸正在闹民族独立,管理当局的大楼常常被游行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如果中国人进去搀和,谁知道会出什么乱子呢。他依然坚持中国军队入缅,主要部署在中缅、中老(挝)边境,重点防范驻越南的日军38军沿滇越铁路向云南西南部进攻。如果确实需要在缅泰边境布防,也仅仅是作战略策应,配合驻缅英军主力的行动。韦维尔还信誓旦旦地说,这既是保卫缅甸,也是保卫中国。

宋美龄看韦维尔的架势,心里骤然产生一股无名的厌恶,遂以第一夫人的姿态直接用英语反驳道:“爵士阁下,请您注意。您是在与一个有着四亿人民的国家领袖会晤,可别丢了绅士风度啊。”

韦维尔稍许脸红,端起杯子喝一口咖啡,继续以傲慢的口吻说:“如果日本人攻入缅甸,再由中国军队解放缅甸,那将是大英帝国的莫大耻辱。我们只需要贵国政府允诺,把美国盟友从缅甸运往云南的军用物资就地分一部分给驻缅英军,我们足以抗击日军。”

何应钦忍不住,这洋鬼子也太猖狂了,这明摆着是强盗逻辑嘛。他拍打桌子大发民族脾气:“干脆把缅甸所有的援华军用物资全部退还美国,中、美、英三国也别再谈合作事宜。”

宋美龄见过大世面,何应钦的话无疑是最后通牒,在外交场合是不合时宜的。她没有好意思翻译何应钦的原话,转换了一个幽默的意思:“何将军说,英军在美国援华物资中睡够了大觉,哪有什么力气去抗击日军呢?”

“哈……哈……哈。”两位美国将军忍不住笑起来。

蒋介石依然沉住了气,表现出少有的涵养,对彼此的争吵视若不见。他缓缓举杯喝了一口白开水,斯文地说:“中英两国在目前这种时候可以说是患难之交了,理应彼此相互理解。我们正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抗击日军发动的各路进攻,全国军民在浴血奋战。中国有一句古话,人无信不立。美国运往中国的援助物资,就像前不久丢失的150辆卡车,如果贵国政府确实需要借用,不妨事先向中国政府通报一声。”

韦维尔挨了蒋介石的软刀子,顿时语塞,两颊涨红起来。

美国政府代表勃兰特将军看中英两国纠缠不休,一时半会儿没有一个准儿,心里不免着急。中国战场拖住了百分之七十的日本陆军,如果国民政府稍有懈怠,保存实力消极抗战,将会有更多的日军抽调到太平洋战场,那美军在太平洋的压力将是灾难性的。勃兰特耸了耸肩,充当了调停人。他友好地朝中英双方看了看,非常绅士地说:“先生们,我们今天对会谈的预期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确保滇缅公路畅通,联手防御日军可能发起的进攻。这是我们同盟国的大局,也是诸位在座将军的神圣使命,我认为我们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其他具体问题,就留给参谋人员去商量吧。”

第一章 缅甸危机(7)

据说,傲慢无礼的韦维尔碰上了比他谱大的美国人,在以后几天的会谈中收敛了许多。

中英两国政府基本上达成了在缅甸的共同军事计划。只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韦维尔爵士,最终依然没有明确中国远征军入缅的具体时间表。这是需要时间来磨合的事情,勃兰特将军拍着何应钦的肩膀,安慰说:“这仅仅是技术性问题了,已无大碍了。”

5

1942年元旦,重庆近郊蒋介石别墅。

为了孩子们的兴致,几棵圣诞树没有挪走,依然静静地摆放在二楼宽敞的客厅四周,节日氛围淡淡地在继续弥漫。蒋介石一个人在阳台上,坐着躺椅眯着双眼在晒阳光。宋美龄兴奋地上楼过来:“达令,有好消息呀。”她捏着几张电报纸,紧挨着蒋介石坐在一张藤椅上,“子文来电,二十六国签署华盛顿宣言,一致抗击德、意、日法西斯。”

蒋介石望了一眼宋美龄,似乎早知道一样:“是好消息,夫人。”

宋美龄眼睛发亮,掩不住高兴:“还有呢!”宋子文在国民政府里没有官职,以蒋介石私人代表的身份,携妻子和子女,出使美国两年多,许多情报是他第一时间搞到的。

“什么呀?”

“子文透露,罗斯福总统有一个意思,同盟国要单独开辟中国战区,成立中国战区盟军统帅部,请你担任最高统帅呀。”

“哦,”蒋介石喜形于色。戴笠曾经报告,美国对日宣战后,罗斯福的对华政策有了许多变化,主要一条就是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对待,指望战后站在美国一边,填补日本留下的真空并成为抵御苏联的广阔空间地带。蒋介石心里暗自佩服罗斯福总统高瞻远瞩的举措,他紧握宋美龄持电报的手说,“夫人,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总统先生够朋友,委员长准备怎么回应呢?”宋美龄轻声问。

蒋介石略作思索,郑重地说:“告诉子文,请罗斯福派遣一名得力将领来中国,给我当中国战区参谋长。”

第三天,罗斯福征得英国首相丘吉尔同意,在华盛顿对外宣布成立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作战区域包括中国、缅甸和印度地区。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上午九点,曾经参加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的军政部、外交部、参战各军的将军们云集军政部二楼会议室。

蒋介石一身军装,由商震陪同,神色端庄地走入会场。他笔直立正微微点着头,环视着恭恭敬敬欢迎自己的与会者,心情格外高兴,他似乎感觉到属下精神振奋的深层次原因了。何应钦见蒋介石款款而坐,立起身振振有辞地说:“诸位,同盟国决定成立中国战区,委座荣任最高统帅,这是我国跻身国际大国行列的标志性大事,我们要用行动证明中国抗战的决心。今天就是定夺中国远征军入缅的相关事宜,下面,请商震主任介绍情况。”

身材矮小的商震,精明能干。他走到大型军事地图前,拿起指挥棒直指缅甸:“诸位请看,缅甸地理形态是口小、肚子大、尾巴尖。英军驻缅部队有两个师两个旅,总兵力三万二千人,配备有一百五十辆坦克、两个炮兵营和少量空军。驻缅英军主要布防在缅甸仰光、曼德勒和缅泰边境的毛淡棉。”

商震把英军布防情况,向与会者详细介绍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端起茶杯喝口茶,润了润干燥的嗓子,接着说:“中英两国签订了共同防御中缅国际公路的协定以及军事同盟条约,双方共同防御缅甸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剩下的问题是我军何时入缅,中英双方如何付诸实施,早日构建对付日军进攻的战略防御。”

商震一口气把敌我态势分析讲完,昂首向蒋介石回了一个眼神。蒋介石放下手中的玻璃杯,半开玩笑地说:“小日本都打到家门口了,英国人依然拖延国军进入缅甸的时间,还在做日不落帝国的梦。殊不知风水轮流转,现在已经不是八国联军进北平的时候了。”

“哈哈哈。”与会者一阵阵会意的笑声。

第一章 缅甸危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