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虎出南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部分(第1页)

能骚扰的小股###人没有太在意。苏强命令扛步枪的士兵把刺刀上起来,顶着要掉队的英国兵背脊,催促他们赶快跑啊。一个叫爱迪的高个子英军眼看要脱气了,满嘴嘀嘀咕咕地坐在草堆里,他死活不起来了。苏强拉着汉斯少校,比划着要他劝一劝,少校耸了耸肩膀,意思是无能为力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苏强从腰间解下一颗手榴弹,把屁股帽拧开,将引线轻轻地掏出来,套在爱迪的食指上,然后做了一个“轰”炸响的样子,意思是等日本人追上来,与日军同归于尽吧,兄弟。爱迪吓得噌地跳起来,这种死法我才不干呢,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唰唰唰”几下子串到了队伍的最前面。遗憾的是,尾追的日军,这时候距离他们不到二百米了,日军的步枪和机枪扫来,打落了许多树梢,已经有人中弹挂了花。苏强看情形不对,已经脱不了身了。他拔出腰间的二十响,沉着地命令:“一班掩护英国兵赶快翻过山梁,继续向北追赶团长他们,其他弟兄留下来,就地阻击小日本。”

二十多个国军士兵,散成一线就便依靠树林作掩护,向从山沟里爬上来的鬼子开火。苏强指挥排里仅有的两挺捷克式轻机枪和几支冲锋枪,组成一道火力线,死死地封锁缓坡一线,绝不能让鬼子轻易地爬上来。日本鬼子也不含糊,在山梁一侧一个小山包上架起一挺重机枪,拼命压制苏强三排的火力,掩护山沟里的日军往山上冲击。

双方对射对打,彼此的呐喊声听得清清楚楚。苏强眼看默默地倒下了六七个弟兄,心想英军汽车兵应该跑出一二里地了,挥手带着十多名士兵边打边撤。这种敌我纠缠的场合,苏强经历过好几次,今天要想摆脱鬼子追击几乎是不可能了。他心里盘算着,如果能够掩护先走的人多走一段路,就是全部战死了,也算是完成了连长交代的任务。

三排一路跑,日军一路追,又有几个熟悉的身影从视野里消失了。苏强点头数了数,还有九名战士。他对一个班长说:“你带他们先走,把手榴弹都给我留下来。”

“不能啊,排长,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那班长坚决不干。

就在这时候,左前方箐沟一带传来了密集的枪声,夹杂着机枪声、冲锋枪声、手枪声。沿山坡追击的鬼子撤回了一部分,但仍有三十多个继续追赶过来。苏强搞不清楚是谁在支援自己,反正不会是敌人。生死之关就在眼前,他高喊道“弟兄们,杀呀”端起一挺轻机枪第一个蹿了出去。

一个中队的鬼子,两百多号人两面受到夹击,顿时像散了架的狮子,威力大减。原来,确实是黄汝刚带着人在日军屁股后面干起来,日军总数上比两拨特务连的人还多,只是被突然袭击打晕了头,漫山遍野地乱窜,各自为阵自扫门前雪,保命要紧啊。黄汝刚率领两个排战士,以密集交差的火力从山坡树丛中扫出一条血路来,直奔苏强他们与日军激战的地方而来。

“连长,连长,我们在这儿呢!”苏强兴奋地高声喊叫,奋不顾身地迎着不肯躲闪的鬼子冲去。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血溅日寇(1)

1

曼德勒是缅甸北部重镇,缅甸人习惯叫曼德勒,华人则习惯称之为瓦城。全城八十多条街道,居住着几十万人。这里店铺林立,商业兴旺,贸易发达。尤其是玉石业,自中国明朝末年,缅甸的翡翠玉石,以其品质优秀,水色迷人,享誉全球。曼德勒北靠大山,南临伊洛瓦底江,是滇缅公路的终点,也是曼德勒至仰光铁路的起点,军事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杜聿明为便于指挥入缅各部队作战,把第5军军部从腊戍前移到曼德勒,设在城东一幢欧式三层楼房。大楼威武地耸立着,门前是一条宽敞的大街,大门门牌上方挂着一条横幅,八个大字“统一意志 团结精神”格外醒目。

军部门前六个卫兵,身材魁梧,头戴钢盔,荷枪实弹分两行站岗。几个校尉级军官带领警卫连的士兵,正在大楼四周张贴战地捷报,庆贺中国远征军成功地营救英军主力部队。

杜聿明缓缓地取下军帽,挂在墙角落的衣帽架上,让勤务兵倒了一杯茶水,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一脸不悦沉默不语。

史迪威转告杜聿明,亚历山大所部已经全部脱险,正向曼德勒后方一带转进。他同时转达英军大本营对中国远征军的致意,感谢暂17师在危难之际伸出援助之手,营救了英军第R师和英国侨民。这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好事,可是杜聿###里就是高兴不起来,或者说想乐一乐的意愿也无影无踪。英军主力在自己的防区大撤退,战略要地仁安羌轻易地落入日寇之手,必将直接影响中路第200师在同古的作战。缅甸战事,杜聿明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了,一年前随军事考察团到缅甸、印度和马来西亚实地考察时,他对缅甸各地的战略地形作了充分的了解。入缅以来,杜聿明一直在琢磨北高南低、地域广阔的缅甸在战争状况下,怎么样进行大兵团运动作战。可惜了,英军在伊洛瓦底江一线的软弱表现,已经暴露了缅甸局势的危机了。

远在重庆的蒋介石,心里一直放不下缅甸的事情,随时关注着缅甸战局的变化。仁安羌不经意间陷落,他几乎在第一时间里发来电报,要杜聿明指挥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夺回仁安羌,策应中路戴安澜第200师,中国远征军必须担当起阻击日军北上的重任,以主角身份亮相缅甸战场。

钟进山在军部大门口下了吉普车,向抬手敬礼的卫兵们还了礼,急步上二楼。杜聿明打电话约他面谈,肯定事情不简单,否则用不着搞得这么慎重和严肃。他正了正军帽帽檐儿,面带惬意地走进杜聿明办公室,端端正正地朝杜聿明行军礼:“副总司令,我来了。”

“居远兄,一路辛苦!”杜聿明连忙起身,拉钟进山一起在一对柚木马鞍椅上落座。勤务兵端来一杯茶,轻轻地掩门而出。杜聿明示意钟进山喝茶,语气轻淡地问:“你的荣誉一团联系上没有?”

钟进山回答:“目前为止,暂时还没有联系上,皮尤河一役,团长阵亡。现在是我的副官范一林在代理团长。这小子刚刚当主官,可能是忘记了与师部及时联系,不过他们干得不错啊。”钟进山弄不明白,杜聿明这么关心荣誉一团,究竟是何缘故。

杜聿明苦苦一笑:“居远兄多虑了,荣誉一团拯救了亚历山大和英军第R师,功在党国,千秋永存。但它现在究竟在什么位置,对全军的行动干系重大呀。”杜聿明没有责怪的意思,就是想知道荣誉一团的具体位置。

“光亭兄有何见教,直说无妨。”钟进山发现杜聿明统领远征军后,说话办事不如当军长那样直来直去的,总是小心翼翼地三思而行。

杜聿明亮了嗓子,严肃地说:“委座来电,要我等主动接收英军放弃的防御区域,全力夺回仁安羌城,减轻日军55师团从侧翼给戴安澜第200师造成的战役压力。”

“光亭兄的意思是让暂17师去攻打仁安羌城了?”钟进山反问一句。

杜聿明没有吱声,他凝重地望了一眼钟进山,仅仅是颔首默认。钟进山把嗓音也提高了几度,脸色里渗透几分激动:“副总司令明鉴,我们师在国内参加了不少战役,从来没有当过孬种。现在到了缅甸,也不是钟某害怕打小日本。暂17师除人员比原来多了两三千,武器换了一茬儿美式外,依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步兵师啊,主动去攻打日军一个师团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

第四章 血溅日寇(2)

钟进山分析确实在理,杜聿明不得不点头。中国远征军入缅以来,以少抗多,以弱制强,已经发挥得不错了。钟进山继续自己的思路,振振有辞地说:“英缅军全线撤退,缅甸战局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全部落在远征军身上,如果后续部队不能及时地跟进,再这样打下去,可能会凶多吉少啊。”

“是啊。”杜聿明深深地叹口长气,“我已经向委座发电报建议,这次远征军的任务归根结底就是两个,一是阻击各路日军并寻机打一两个大的胜仗;二是尽最大可能争取时间,把腊戍堆积成山的战略物资抢运回国。”

桌子上的电话响了,杜聿明走过去拿起话筒:“我是杜聿明,请讲。”

是暂17师的来电:“副总司令,我是暂17师参谋长李聚全。荣誉一团联系上了,他们已经安排获救英军向曼德勒一线转进,全团目前在一个山区村镇附近休整,请转告钟师长,并请示下一步怎么办。”

杜聿明听罢,心里一阵子高兴,遂以坚定的口气说:“好的!命令部队原地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