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当方士那些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部分(第1页)

的事又得从长计议了。”

魏雍一语双关,我听的明白,抬起头诧异的问。

“魏秘书很担心再也见不到我?”

“那当然。”魏雍笑了笑,看看手腕上的表。“我就想着,你要是这个点再不出来,恐怕我以后就再见不到你了,呵呵。”

“你……你知道密室下面有水银?!”我有些吃惊的问。

“大雁塔在康熙年间就开始倾斜,历经三百年,到现在大雁塔的倾斜跨度肉眼都能分别,因此国家曾经组织抢救性维修,开始专家一直认为元凶是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塔基下沉所致,不过在挖掘修复过程中,发现土层里有水银渗出,因此工程立刻停止,经过勘探,以地宫为中心,周围五十米的地基都埋有大量水银,大雁塔刚好在其中!”

“你既然知道地基层有水银,也知道我在下面挖掘,你难道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我有些气愤的问。

“当然知道!”魏雍轻描淡写的笑了笑。“首先会引起大慈恩寺大面积塌方,很多重要的文物古迹被毁,当然……你会长埋于此!”

“既然你知道这么危险,为什么不提前通知我?”

“我是需要一个能帮我找到明十四陵的聪明人,我为什么要通知一个愚笨和充满侥幸的人。”魏雍慢慢收起微笑冷冷的说。“你今天如果死在里面,对于我来说只不过这世上少了一个知道我秘密的人,同时也让我知道,你并不是我所期望的那样可以找到明十四陵的人,怎么看似乎对我来说都没任何损失。”

我后背有些发凉,虽然魏雍说的直白和冷酷,不过事实上整件事我的确太大意,如果不是发现水银,后果不堪设想。

我深吸一口气面无表情的问。

“既然我还活着出来,魏秘书大可再等等,下次给我收尸不迟。”

“呵呵,既然我还能见到你,说明你还是聪明人,所以我来告诉你一件事。”

“什么事。”

“如何进地宫密室的事!”

第十一章  鲜为人知的秘密

魏雍转身上车,大雨打湿了衣服心底的凉意远比身体要多,我擦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坐上车,魏雍的漫不经心的敲击着翘起的腿。

“大慈恩寺地宫我进去过,你既然想到从下面挖,说明你也发现在地宫里面还有密室,在后室的地板上有圣僧西行图,想必你也看到那块空白的凹槽。”

“我推测在凹槽里放入的应该是传国玉玺,不过这东西已经失传,看这个机关应该是十斤坠,必须重量刚好合适,现在虽然有技术,可没人知道传国玉玺有多重。”

“这是其一,机关的确是十斤坠,不过凹槽并非规整的四四方方型,在右下角有一处明显的残缺。”魏雍声音低沉的说。“就是因为这个残缺,你只是猜测,可我却可以很肯定,放在上面的东西的确应该是传过玉玺。”

“为什么魏秘书你能肯定?”我疑惑的问。

“这世上有几个人见过真正的传国玉玺?”魏雍意味深长的反问。“所有关于传国玉玺的消息,都是从文献上得知,只有耳闻,没人目染。”

“既然如此,魏秘书也不曾见过才对啊?”

“曾经沧海难为水……”

魏雍淡淡一笑,看了看窗外神情有些惆怅,不过很快在脸上消失,一本正经的问。

“对于传国玉玺你了解多少?”

“秦王政十九年,秦破赵,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统,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我对答如流的说。“珍贵的宝玉,高超的书法艺术和出神入化的雕刻工艺使这方玉玺成为旷世奇珍,这方玺就是后来的传国玉玺。”

“那你知不知道当时一共雕刻了几方玉玺?”

“七方!”我毫不含糊的回答。“秦始皇在制定玉玺制度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治国的需要,确立了七玺制,一大六小,一大指传国玺,六小是指皇帝三玺和天子三玺,大者用于安邦镇国封禅礼神,小者用于处理内外事务。”

我说到这里恍然大悟,抬起头试探的问。

“这七方玉玺虽说是一大六小,不过这里的大小并不是指形状,而是身份高低,难道……魏秘书的意思是说,传国玉玺虽然失传,但这六方小玺还有流传于世的?”

魏雍漫不经心的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口淡淡的说。

“其实……不是七方,一共有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