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当方士那些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部分(第1页)

“爸,别添乱了,百家姓里有姓船的吗?”越千玲有气无力的说。

“霆哥这话也不是全错,舟就是船,什么人和舟船有关呢?”我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

“我爸是信口开河,你该不会和他一样钻牛角尖吧,或许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是影射其他的呢。”

“和船有关的人我知道。”

“呵呵。”我一脸苦笑,没抱什么希望的问。“那你说说,什么人和船有关。”

“宰相啊!你们没听过宰相肚里能撑船吗?”萧连山一本正经的说。

“宰相……宰相!”我一怔,狠狠一巴掌拍在萧连山肩膀上。“对的,连山说的对,就是宰相,这里的孤舟是指胡惟庸,明波是指朱元璋,明波荡荡覆孤舟指的是朱元璋杀胡惟庸!”

“胡惟庸算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早年追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任丞相,后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遭朱元璋处死。”越千玲点点头说。“可这个胡惟庸和数字有什么联系?”

第三十章 新月诗(五更奉上~~~~~~~)

“胡惟庸虽然贵人宰相,不过在朱元璋心里未必举足轻重,有没有关系我不知道,但历史对朱元璋的评价褒贬不一,很大一部分是和他屠杀开国元勋有关。”越千玲若有所思的说。

我想了想越千玲的话,刻在石壁上的文字,虽然都隐藏着九宫格正确的数字,但不难看出,每一句文字或多或少都是朱元璋一生所发生的大事。

如同越千玲说的那样,胡惟庸虽然是百官之首,但论功绩并不显赫,可以说在朱元璋心里真算不上什么,为什么会在文字里单独提起这事。

我慢慢抬起头意味深长的问。

“朱元璋少胡惟庸是哪一年?”

“洪武六年!从胡惟庸案以后,朱元璋就开始了对明朝的肃清。”越千玲回答。

“洪武六年……六年,是六!”我恍然大悟的说。“朱元璋留下的这句话真正的意思不是杀一个胡惟庸,而是在他心里,大明从洪武六年开始进入一个新纪元。”

结果和我推测的一样,踩到六的方格里安然无恙,我暗暗松了口气,还剩下最后两句,距离对面的石门越来越近。

奈何罪己惹天仇。

“罪己,在古代罪己是引咎自责的意思,而朱元璋是帝王,他下罪己也应该是罪己诏才对。”我很意外的说。

“问题是……如果我没记错,明史里朱元璋并没有下过罪己诏啊?”秋诺摇着头说。

“而且后一句惹天仇,从朱元璋在乎传国玉玺的程度就不难看出,他相信皇权天授是根深蒂固的,惹天仇,到底是什么在他心里,老天和他过不去?”我大为不解的说。

“按理说,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到帝王,一生顺顺利利,似乎老天爷对他不错啊,他还有什么好抱怨的?”萧连山不屑一顾的说。“他能得到的一切都得到了,还有啥不知足的地方?”

“对啊……连山这话还提醒了我,朱元璋这一生有什么地方不知足,可以让他肆无忌惮的抱怨上天的?”我皱着眉头喃喃自语。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真不好说了,一个人活一辈子多多少少都有不如意的地方,朱元璋就算是帝王也不能什么都心想事成吧,谁知道他纠结什么事?”顾安琪抱怨的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都在他手里,一般的事朱元璋又怎么会斤斤计较,一定是一件让他无能为力,也不能凭自己的权利解决的事。”秋诺若有所思的说。

一个帝王有什么是不能解决的事呢?我忽然想到了武则天,那个靠时间打败一切的女人,我眼睛一亮大声说。

“是时间!朱元璋唯一不能掌控的是时间,惹天仇,他是认为老天留给自己的时间太短,英雄迟暮……他想千秋万代,呵呵。”

“就算他嫌自己时间不多,可又和罪己诏有什么关系?”顾安琪问。

“英雄迟暮……说明朱元璋认为自己时日无多,这个时候下的罪己诏……。”越千玲猛然抬起头兴奋的说。“不是罪己诏,是遗诏!”

秋诺一听恍然大悟,连忙问。

“你还记得朱元璋遗诏的内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