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法相仙途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部分(第1页)

说来之前的尸魔也走到霉,他来到此处想必是收阴气所吸引,想来此练法,不料却被阴魂围攻,到得此处时力竭身死。

至于当时此矿还未被重新发现。他是如何进入此地的也随着他的死亡已然不得而知了。

身死之后,受天尸的本能影响。他吸收了阴气在短时间内转化成了尸魔复生,而且不知是天尸无意间所为还是发生了什么意外,他居然没有失去意识,反而保留了生前的记忆。

奈何此时他已然身为尸魔之体。无法再练魂尊无量诀上的秘法,而且他是受天尸影响复生,无形中也受制于对方。

此时,一样魔诀在手的张凡。情况却比他有利得多。

在他的目视之下,天尸依然在不停地散发着浓郁的阴气,看上去魁,梧奇伟身长足有七尺,不着寸缕而且面相奇古,如刀削斧凿一般清晰,若非其下身处一片平整全无四凸,简直与常人无异。

按魔诀记载,天尸只要在阴穴中孕育满十万年之期,便会生出灵觉苏醒,且一经醒来便有元婴期的修为,成为纵横天下的大神通之士。

不过这样的好事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往往在其还未苏醒之际便会被发现,然后被人以魔道秘法祭炼,最终成一具上好的元婴分身,且不惧伤损灵力消耗,只要有阴气存在便永无力竭之时,无论受到什么伤害,只要吸收足够的阴气都能恢复如初。

可是要控制这样的天尸,本甚至少也要有同样的元婴修为,否则天尸反噬之下,谁是谁的分身就难说得很了。

现在放在张凡的面前,有两斤。选择。

则是将天尸小心地收好,只要远离阴穴的所在,它吸收不到足够的阴气,就永远不可能苏醒,可以一直保留到自己臻至元婴修为之后。再将其祭炼。到时,即便自己只是元婴初期的修为也必神通大涨。不惧任何人。

二则是施展魂尊无量诀中的另一秘法,直接将全无还手之力的天尸打散,利用其身体崩溃之际散逸出的九幽阴气,转而凝练出三个魔婴。收入体内修成三婴噬魂神通。

对这门神通,魂尊本身的评价只有四字:“暴玲天物!”

这三婴噬魂神通修成之后,短时间内并无任何威力,反而要将其收入体内不断的祭炼,再吸收阴灵之物使其进阶,但充其量,三个魔婴也只能攀至跟所有者相当的修为,之后便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主人的身后提升。

这门神通魂尊本身并不如何看重。也并非他所创;而是偶然得来且跟天尸有点关系,算是一种取巧之法。这才勉强收录到功诀之中的。

若没有这门神通,张凡自会老老实实地将天尸收起,等到元婴期之后再行按秘法修炼,自能修为大增。达到一加一却远大于二的效果,那样的话,在元婴宁期之下将是无敌的存在,即便是面对中期以上的大修士,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但是老天偏偏将另一种选择摆到了他的面前。

是要日后的强大?还是要眼前的利益?

张凡沉吟良久,终于面露苦笑之色,缓缓伸出了一只手,临空虚按到了夭尸的腹上。

“罢了,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有舍才有得!”

再次在心中下了决心,手掌骤然发力,灵力汹涌而出,直接冲入了天尸体内,“砰!”

灵力激荡之下,阴气巨柱顿时溃散,与此同时,一直宛若沉睡的天尸陡然一震,随即在由内而外爆发的灵力作用之下,轰然散开。

第108章 “竖子;安敢如此欺我!”

三婴噬魂神通,此秘法修炼起来简单凡极,只是天尸难得。再加上后续提升魔婴困难,因此张凡方才直接下手,并未多浪费时间揣摩。

在他繁杂玄奥的手势作用之下。分散开的九幽阴气并为四处乱窜或者稀释入周遭的阴气之中,反而逐渐凝聚成三个小团,在半空中上下起。

深吸一口气,张凡缓缓伸出手指。点向了第一斤,气团。

“个!”

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人生世间,诸般感觉生欲,由欲生染指垂诞之心,即为贪。

指点出,气团凝聚收缩,转瞬间,一个漆黑若墨,面目模糊的魔婴现世,环顾之间,似有无穷**,无尽渴求。

“嗔!”

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嗔者,贪而不着为嗔,帐恚之心,其咎最深,为恶行之所依。

第三个魔婴成形,甫一稳固。怒目圆睁,似欲择人而噬。

“痴!”

人生烦恼多,世事纷纷扰,均由痴中生,为不慧,为无明。贪而不得生执,嗔而未果生执,爱也执、恨也执,有执固有痴。

第三个魔婴凝聚,四顾之下,乍迷茫而执着,若百折不挠又似冥顽不灵。

三个魔婴,代表着人类的三大根性苦厄,若无戒、定、慧三心护持。势必难逃而只能硬接,若及肉身。则神魂被噬,永堕幽冥。

此时的三个魔婴,真真如初生之婴儿,无丝毫威能,哪怕是一凡人。也不能伤。

秘法施展过后,张凡稍稍平息了下气血,随后一招手,魔婴皆合身一扑,直接扑入他的胸膛之中,消失不见了。

魔婴入体,张凡的脸上顿时现出怪异之色,魔婴并非如他之前所想的。好似元婴修士的元婴一般盘坐在腹中,而是由实转虚齐齐地自胸中逆流而上,成三足鼎立之势围坐在他的脑海里,随后不动,感觉上就像三个小儿在坐而论道一般。

不过稍稍诧异了下,张凡随即收敛心绪打手;现在不是研究的时候,自土练通过同心虫向外发出消息时起。他的心中并有一种紧迫感一直催促着他,奈何尸魔不能不除、宝物不可不取,现在万事皆休正是离奔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