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文心雕龙第四届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2部分(第1页)

子,大都不会去医院。要不你过两天就到郊区乡下一趟,打听哪里有接生员,然后去接触下,看有没有可能学到接生的技术。」

「好的。不过我们还得想出一个让别人肯教我、也同意我参与接生过程的理由。」

两人谋划了个把小时,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陶大壮住在偏远的山旮旯里,进出不便。老婆快临盆了,迫不得已出来学习接生。

()

工夫不负有心人。多次奔波于城乡之间,陶大壮终于在8月中旬找到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接生婆。

这个老妇被他的处境和真情打动,让他男扮女装跟了她4天。不仅让他见习了两次接生的全过程,还给了他一次亲自接生的机会。对此,陶大壮感激不尽,分别时送了不少礼物给她。

1964年10月22日,杨楠顺利地生了个女儿。陶大壮给她取名王娉,王大伟觉得挺好,就没有提出异议。

看着怀里的婴儿,陶大壮无比激动。才16岁,就做爸爸了,太幸福了。他哪里知道,5个多月前,刘娟就生下了陶龙,他早就当了父亲!

由于每日沉湎于儿女私情,天天享受着天伦之乐,陶大壮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考大学无望的他就想早点工作,挣钱养家,因为他不想吃软饭。

杨楠给王大伟提了这事不久,陶大壮就在1965年春节后辍学,到南林酒厂上班去了。

南林虽属丘陵地区,但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县城有多个酒厂,南林酒厂是其中规模最大、工人最多的一个。

由于经常上晚班,陶大壮与杨楠的欢爱次数明显减少。他虽然给厂方多次提出要上白班,但厂领导哪会把他这个刚进厂门的半大小子放在眼里?他只有乖乖地三班倒,不过心里的怨气与日俱增。

陶大壮很快就得到报仇雪恨的机会了。

1966年,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让陶大壮扬眉吐气了。

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他改名为陶卫东。

尽管这时杨楠的肚子里怀了他第二个孩子,但他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她。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心无旁骛,写大字报、批走资派、串联、武斗,忙得不亦乐乎,根本抽不出时间做其他的事。

9月16日,陶卫东回了家。

翌日,杨楠生了第二个女儿,取名王婷。

这时的陶卫东不得不两头跑。一方面,他不放心坐月子的杨楠。另一方面,他舍不得将酒厂由自己开创的大好局面拱手送给他人。

待杨楠坐完月子后,陶卫东就基本上不在家住了,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捍卫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事业中了。

陶卫东的心血终于没白费。1969年,他被结合进厂革委会,任副主任。

此后,陶卫东春风得意,呼风唤雨,着实风光了几年。

但好景不长,1976年10月,以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文化大革命正式结束。

鉴于陶卫东并未做出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况且在杨楠的劝说下,他的认罪态度较好,因此没有对他进行刑事处理。不过他再也不适合继续呆在酒厂了,教育一番之后,1977年初,他灰溜溜地卷铺盖回家了。

每天窝在家里的陶卫东消沉了很久。一天,他居然将魔爪伸向了不满13岁的王娉身上。

(6)女儿王娉1977年国庆节刚过没几天,10月5日,王大伟接到了老家生产队的电报,内容是他父亲病危,将不久于人世。

王大伟老家在东北的一个小山村里。母亲生他时难产,接生婆处置不当,导致王母失血过多,很快就撒手人寰。因家境贫寒,王父没有再娶,他又当爹又当妈,将独子抚养成|人,其中的艰辛、苦楚,王大伟非常清楚。

好在王大伟很争气,虽然因为家里穷没上过学,但他聪明、勤奋。解放后,1950年年底,18岁的他报名参了军。在部队这个大课堂,他不仅练好了作为一个军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还利用业余时间在夜校学习了文化知识。

经过12年的努力,1962年,王大伟已经是连级干部了。上级与战友都觉得他很有前途,是一块带兵的料。但不幸的是,这年9月,一次演习中出了意外,使他失去了做一个真正男人的资格。